新媒体新技术撑起了鲜活的语文课堂
2018-12-27雷李莺
雷李莺
【摘要】新媒体新技术助力语文课堂教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美化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环境,撑起鲜活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但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好新媒体新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助力作用,仍然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新技术 助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028-02
新时代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模式,伴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悄然变化着。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媒体新技术功能的助力盎然生趣不再是传说。教师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新媒体新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教育手段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教学常规的一种需要。
互联网环境下支持混合式“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应用、 “云教学”模式应用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活动、大数据的教与学应用、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应用模式、音视频、动画、希沃教学助手、AR技术应用、微课、慕课等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新技术。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给学生上课,将互联网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不再局限于一根粉笔和黑板,教学方式更多样更现代化。
一、新媒体新技术活化了课堂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要充分意识到学习语文内在意义时,就会形成学习内驱力,这最大动力是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收发自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功能,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空前高涨,学生自然就热情主动地投入学习。不得不说,新媒体新技术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助上一臂之力。
通常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录音机,教师为了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生动直观和形象,做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再现生活情景。新媒体新技术巧妙运用让学生更快地走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又可以向学生完美地展示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深层次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文本之外的知识,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知识的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对于文字以外的动画动漫效果的新媒体新技术功能助力于教学时得心应手。
例如: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将白板的常规技术进行了非常规的应用,实现了不同寻常的教学效果。“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教师引导学生先联系上下文理解隐隐约约,再利用备课模式下的“调节透明度”功能,让学生对比调节前后的画面,形象理解“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通过画面,学生自然明白了“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意境。紧接着,用授课宝“视频”功能巧录音,还原了课堂前后两次不同的朗读,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对朗读效果又有了真切体验。
二、 新媒体新技术突破了难点
由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思维程度、知识结构各自差异。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费尽心思旁征博引,可是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尽人意,教师对于教学难点难以恰时突破。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耗时最多的通常是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备课中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投入大部分精力去设计教学内容。新媒体新技术助力功能差强人意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展现新媒体新技术地辅助教学功能来突破难点,这样学生既快捷又直观地高效的理解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授《“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课时,课前利用远教资源提供的有关吕伟瞬间惊艳全世界的事迹材料,加深对吕伟的印象。导入新课时,播放远教资源提供的情景剧,慢镜头回放了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孩子们满怀自豪,泪水夺眶而出,如置身于比赛现场,受到了感染和教育。这样,既深刻地体会到当时千万名中国人的心情,又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新媒体新技术营造了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上,触动学生心灵的东西就是营造氛围。教师创设温馨美好的学习情境,就是使学生尽早融入课文文本学习。当学生深受感染时,自然就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无形中就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新媒体新技术可以使文字、图片神奇的复活起来,还可以通过AR技术、QQ班级群、微信群、微课、慕课来营造氛围设置情境。在当今新环境大背景下,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媒体取代传统教学媒体,成为新型的在线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
如:执教《蝉》一课,通过先进的AR技术,立体的3D效果,让蝉复活,还原成鲜活的生命。这种神奇美妙的效果惊艳了学生,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期待。
同时,也可以应用希沃软件“班优化沃相大师”给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加上“表现优异”、“答题踊跃”等各种星,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可以应用“希沃授课助手”,将手机秒变“移动投影仪”,拍照上传,将学生写字、答题等情况放到一体机上展示,起到了提醒、检查、反馈的作用。可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希沃相关软件“班级优化大师”的运用,足可让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有效达成和谐课堂氛围的快速营造。
另外,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學,可以把学生带到久远的年代,带到遥远的空间,学生可以来回穿梭穿越时空界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伴驾护航,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文本的情景和场景。
像爱国题材的课文《黄河颂》、《开国大典》、《太空一日游》等,通过观看相关电影片段,培养爱国情感。学生一边观看,一边用笔在书上勾点圈画关键语句做批注。在语文教学课堂观看影片过程中,逼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去当时当下的情景,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进而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自己深度的理解。
四、新媒体新技术拓展了思维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一本教参一根粉笔站在讲台被动传授知识,那样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锻炼。而且这种教师一言堂注入式教学,学生是懵懵懂懂地被动接受学习,学生的创新想象思维能力都得不到培养。
而今,师生能在课堂上走个来回,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媒体新技术助力功能功不可没。它生动活泼有趣、灵动有声有色,能够形象直观的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在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师生携手走出语文课堂的内涵,学生依靠想象思维感知感悟新知识,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思维,真正让学生走进语文课堂的外延,语文课堂随机鲜活起来。
如:执教《母亲》一课,在课堂上通过希沃白板5“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知识点罗列清晰,逻辑架构轻松梳理,进而完成启发式讲授,让学生跟上教学思路,强化理解重难点。(注:备课端右侧栏可展开思维导图,还可以插入图片、视频。)
其中,希沃白板“学科工具”中语文学科的“古诗词”应用,可以拓展与文本相关的诗词联系,起到触类旁通、丰富课外知识的作用。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和交流平台,将固定的课堂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语文课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平台用 BBS、电子邮件、QQ语音视频、微信语音视频等,学生在网络上建立兴趣小组,教师通过邮件列表、BBS、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级群。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感兴趣的主题,对主题材料进行收集分类整合并进一步作出深入的分析、交流心得体会,收集自己作品,尽情享受资源和成功体验,从中达到分析交流、资源共享和放射性思维的进一步拓展。
总而言之 , 语文课堂教学上深度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学生及时捕捉知识的灵感,拓展想象思维水平,触发学生心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新媒体新技术创新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着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特殊效果,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美化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环境,有效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助力功能,足可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加鲜活!
参考文献:
[1]吴玛佳.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 数字化用户,2013(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