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从眼前展开(组诗)
2018-12-27顾伟
顾伟
红尘滚滚,你依旧年轻
1
离开催化裂化车间十多年了
时间也变得安静,静得无所适从
多少回,反复点醒自己,退休像蜡染的布
生活还有另外一种色调
出门右转
老伙计们爽朗的笑声来自十区退管站
2
腿脚不听招呼,牵着步子不知不觉
西行至炼油厂上大门。望见分馏塔
浑身轻松了不少,怅然若失的感受似乎正在消退
一会儿低头漫步,朝北抵近中大门
一会儿又南往,抬头张望。记忆老去
留住了些什么,还有谁能促膝倾谈
你与他相知相熟,熟知他的心理变化
他唠叨最多的仍然是催化那些事
3
打破常规,厉行改革,在腊月破土动工
当时的条件,要啥没啥。人无眼界就丢失方向
拔掉老釜式焦化轻而易举。绸缪另一个起点
技术、资金、原材料、设备来源难上加难
找米下锅是迫不得已的举措;“清、修
改、代、制、找”,变成没有办法的出路
4
钢筋数量跟不上,青工组成十来个突击队
一锤一锤砸碎废弃的混凝土构件
我知道,支撑他们继续下来的信念
或许是封存在冰天雪地里面的钢筋
5
厂里因焊条着急上火,发出谁能找到五百公斤
一律享受出公差的通知
徐州管道局答应两箱焊条的许诺传来
差一点让供应科员工汹涌的泪水
从眼角决口
寻找关键设备D800—32主风机转子毛坯
是制配车间技术人员犀利的目光
从上海一个军工厂材料堆里发现的
6
平日,为自己的事,从不肯低头求人说事
可为了进度,只能四处化缘,行一路
求人一路。使出浑身解数处处联络情感
那时候什么都缺,什么都要求人解决
我们打听到某家炼油厂存有一台蝶阀
电话联系,对方一口回绝。于是乎
就讲独山子悠久曲折的发展过程
述说出自独山子的女英雄杨拯陆的事迹
三天后,该厂供应科主动来电话
表示被诚意感动
設备已发出,请派人去乌鲁木齐货站接货
7
我所强调的是骨子里的气质:有条件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实干高于等待观望
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
属于那个年代国际最新、最先进工艺技术
连项目总设计负责人俞权平也只是听说过
炼油厂下此决心,就是提升
油品质量水准,取代褪色的双炉裂化
8
我很了解炼油工人内在的胆魄
说干就干,干就干一流业绩,出一流油品
任何事情不能取决幻想
身不由己如同一种惯性,捆绑了心智
我们像苦读之后,辛苦跋涉进城应试的学子
已经没有任何停顿下来的理由
9
思绪掠过心境,仿佛一群鸿鹄掠过云端
你能听见它们展翅的声响吗
自己设计,自筹资金,自己制造,自己安装
其中潜伏的风险,自己清楚
咬紧牙关,是一路走下来的耐力
等、靠、要,可能让你安乐其中而乐此不疲
按部就班是另一种懈怠,不是我们的行事风格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代表了一代炼油人自我勉励的标志
10
如果能够,我不想无节制地延续
扫描自己的诗,因为不能进一步准确表述
或言语生硬、缺少才情,深感忐忑、汗颜
转换是否自如,结局怎能自我心满意足
明白的只有一点,减少通讯稿件式的铺陈
唤醒缺乏深度的惰性,才能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解脱自己,自己扶起自己
扶着诗回归意境,回到眼高时的不屑一顾中去
11
滚滚红尘涌来,又退去。风雨雪的复制
不可能稀释你我追溯的压力
未能扩展的设想可以让头脑出现空白——
12
四十年了,新兴的胚芽与你迎面相逢
四十年前,杆子、滑轮、卡子、卷扬机
擦破戈壁的沉寂。高音喇叭响起
吹远了属于土拨鼠的戈壁荒郊
四十年前,根根卯杆,环绕你的愿望
理想需要手拉肩扛
一名吊装队起重工,穿梭于分馏塔
他伸出的手仿佛可以随时摘到果实
两个粗粮馒头、一些糠菜,撑起身躯
受伤的手臂没有机会得到爱人的轻抚
但把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给了工地
夜战从焊枪喷射出的光芒中变得灿烂
挖沟、搬砖、拎水泥,汗水如影相随
安装扒杆、卷扬机起吊,塔盘整体升空
一根根钢筋从塔底生出的藤蔓,有序地攀升
13
那个时候,他登高,振臂一呼
炼油人只用三天三夜竖起三座塔
14
一九七八年五月
炼油工艺第一次革命性的催化正式投产
之后,连续四年评为国家达标装置
获工程质量银质奖章
炼油厂顺利度过之后停产、关门的危机
15
一组数据或许可以美化挖潜的程度:
改造利用旧塔三座,容器四十九台
旧料改制的梯子、平台、栏杆、管架
金属构件四百八十吨
使用废料两千三百吨,闸、阀配件一万一千件
16
新门取代了旧门,我只能在高墙外走一走
看一看。很多往事无法从记忆淡出:
一百五十分钟吊装沉降器创造的全国新纪录
气焊工马秀兰切割法兰毛坯,割口光滑
垂直度好,从未出现咬边和马蹄形质量问题
还有八女用十八磅大锤将加热炉炉体钢板
砸成合乎规格圆筒的传奇
制配车间自主制造的主风机精度超乎想象……
17
许多努力都抵不上无声无息走失的时光
这辈子最远和最近的事,就是你
看着炼塔,就像找回了青春的片段
我有空闲,一次又一次默默走近
不是为了打搅
只是想在心里默默回味,眷恋
18
虽然有苦涩,时间埋没了苍茫
一切都还在深一脚浅一步地起承转合
十一月的流绪
眼前的工程建设现场
处在十一月的流绪中,有寒潮来回走动
有雪花飘扬,草木进入新一轮集体休假
此刻,你必须像磨砺诗情一样,细心感受
这座由钢铁水泥、高塔、球罐组合成的丛林
小雪时分,长势依然不减的灵动
十一月,北疆液态的水终止了旅程
厂区内,那些错综的管网被保温棉层层裹紧
无孔不入的寒意就要冻结天山以北
无边的辽阔。天南地北的弟兄
劳动者,说着方言,穿戴防寒套服
要到十一月的哈气中建一座理想的石化城
气温翻越零下十摄氏度,持续朝上盘升
玛依塔柯的热情,从零下十度的十一月出发
追赶着巨大时代飞速变迁的进度表
一九九四年的十一月,有一丝沧桑
一种磅礴,被谁一页一页轻轻掀起,阅读
你不悲不喜,在寂静中
1
你的沉默,环绕无声的油田遗址流连了多少遍
删除一两声鸟鸣,其余的都保持静态的姿势
一字岭,一截走失的梦,将梦幻呈现于正前方
朝阳耐心地,清晰了它沉默的轮廓、底色
如从你眼前逐步舒展起来的十四万吨乙烯工程
时间可以伴随日夜,一点一滴流逝的情怀
而那些竖立的装置群,在银光闪烁间
是否刻录着时光的留痕,和他们风干了的汗水
2
你若想伸手摘得石油化工工业皇冠顶上的明珠
跻身顶尖科技水平之列。缺乏顽强的耐力
作为信念的支撑,有可能会半途而废
三年半时间谋划、争取,花费四年进行筹备
设计、筹资、谈判、招标、订货、运输、铁路
三通一平、人员准备,在争分夺秒中上紧了发条
茫茫戈壁上建成的第二水源,仿佛给石油人
多年的梦想,输入了一股清新的体贴
第二电站顺利投用,则用心脏与神经比喻
更为恰当合适
3
又是三年,由一九九二年跨度到一九九五年
要完成九套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系统
四十八个单项工程,涉及十六家勘察设计单位
二十八家建设队伍
施工的复杂性不亚于一座核电站
4
一些关键词:“与时间赛跑,只能赢,不能输”
“当天工作当天完,工作不完不下班”
“吃三、睡五、干十六”……
5
七个主要装置经过二十四天十小时十八分钟
投料运行,工艺流程全部打通
产出聚丙烯、聚乙烯、乙二醇、顺丁橡胶
乙烯工程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老油田自此
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从炼油走向炼化的转身
6
你不悲不喜,将身心融入遗址之间
骆驼蓬盛开,春风拂过旧时光
你踩低的一片青草,旋即挺直腰杆
向远方轻流。万物有自身的修复功能
而你有时间回想与展望的事情也很多
一百年前的一口油井被后人焊上盲板
以教育基地和观光点的面貌留在原地
它是安静的,显得多少有点孤寂
管壁上凿刻着一些人名、年份
向南回首,新石化厂从二十多度的倾斜间
与地平线一道产生某种云蒸霞蔚的意味
你需要眯眼,才能逐一辨别曾参与过的装置
有些话欲言又止,你或许会埋进心底
不轻易示人。面对故土:“真好啊!”
是你简简单单表述心理的一句口头禅
构筑梦的地方
1997年10月,首批哈萨克斯坦原油抵达独山子。2009年10月,中哈原油管道全部建成投产,为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构筑起一个安全、畅通、稳定的通道,为“西油东送”格局奠定了基础。
1
就这样吧
让时光在仰视泥火山中经历磨损
除了完善自己一代的轨迹
规划日程,爱恨与情愁
再怀念一些如烟的插曲。之后
仍有俊朗的明天会从后面赶上来
2
钢管,串连起来
便升格成管道,液态的外衣
一条管道从里海北岸,阿特劳
经阿塔苏上路了。焊花,夜幕中閃亮的流星
一条爱恋着石油的管道
蚕丝般穿过丝绸之路
沿途散落的纹理,一路东行
一条管道卧在羊蹄之下、飞鸟之下
甚至蚂蚁轻灵的身体之下
如同黑管与横笛的联袂
一条管道,掘开大地表层
精钢的骨骼。奔腾三千公里,正午时赶到
准噶尔南缘——独山子
一把钥匙,中哈石油管道
能源命脉的阀门
3
祖国版图西北角的一条柏油路上
秋风携带冷空气,吹过十月末
此前,阳光吸走了戈壁所有的水分
用满目的枯萎诠释辽远
何人何时修筑了小路
从起点到终点没有一块标识牌
为它指引去向
在起伏的时代,可以将它比作弃儿
在偏僻的郊野,它是沉寂的
草籽简单、纯粹地爬上它的断纹
它醒着,睡去了
伤痕布满表皮的时候
注定了它要以
日新月异的速度迫近面目全非
各类施工机械碾碎日夜
滚滚红尘仿佛起舞的丝路之歌
从祖国西北角的独山子
一条柏油路东望
能深切地体会到
清洁的天然气正由脚下、枯黄间
朝珠江三角洲奔涌而去的力量
责任编缉: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