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广电的构建及发展

2018-12-27陈雪

声屏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陈雪

摘要:智慧广电是中国广电行业为振兴与促进广电事业布局的一项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在广电领域的最新注脚。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广电在以云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引领下,勇于探索、大胆革新,重塑了广电传媒新生态。智慧广电发展至今,在网络系统和设备终端等方面已取得建设性成效。接下来,智慧广电将朝着继续牢筑意识形态主动权,坚持科技创新与融合发展,兼顾受众体验与媒介服务等方面阔步前进,这既是对智慧广电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智慧广电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智慧广电 传媒生态 互联网+

“互联网+”意指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即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助力推动社会各领域技术进步,继而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传统广电行业对接“互联网+”,有效加大了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极大推进了广电媒体的高清化、数字化、智能化、云存储建设,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信息需求。这既是“互联网+”背景下广电发展的新思路,也是智慧广电这一构想提出的题中应有之义。

智慧广电:技术引领广电走进新时代

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动人类社会迈向新的征程,科技的力量引领着时代产生巨大变革。随着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广电在历经凤凰涅槃之后,又一次迎来全新的复苏,智慧广电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一、云技术赋予广电业态新动能。云技术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技术,早在互联网发展之初,网络搜索引擎、网络电子信箱等功能的呈现就已经是云技术在互联网领域里的实际应用。其核心要义是将广域网或局域网内的软硬件以及网络资源进行统筹,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储存、计算、运行、处理,最终实现全网资源信息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只不过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指数级发展,对于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云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云技术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其又被业界重视起来。云技术之于智慧广电,主要提供云存储、云计算等方面的作用,云存储海量影视资源满足受众要求迥异的需求,云计算的高速效能实现了广电智慧功能的有效运转,可以说云技术赋予了广电业态新动能。

二、物联网助力广电拓展新领域。物联网即是建构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要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依然是物联网的技术基础与关键核心;二是物与物相连借助的是信息的资讯共享。智慧广电与物联网的助力,主要体现在车联网、智慧家庭、智慧城市三个方面。

智慧广电+车联网: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分支,目前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进行1.0版本的试验。车联网主要利用无线技术、移动互联、传感器技术,对车辆数据信息进行捕捉、搜集、传递、处理,从而实現车与车主的互联,目前该项目主要用于汽车防盗、汽车故障、汽车意外碰撞等方面的初级预警功能。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广电行业依托自身丰富媒介资源,深度参与到车联网技术平台中,提供车载即时电视、城市即时广电讯息、城市应急电视广播等系列服务,在节目内容、节目时效、节目互动、节目要素等多个层面实现智慧广电与车联网功能的深度融合。此外,还可以将智慧广电与智能红绿灯控制系统进行有机串联,帮助车辆提供优化城市道路交通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数据,智慧广电进而实现帮助汽车自动寻找城市停车位等功能。

智慧广电+智能家庭:传统广电在中国凭借半个多世纪的深耕与发展,已然走入千家万户,占据着绝大多数的用户群,是智慧广电发展的受众基础。近年来以电视宽带为代表的广电互联网络铺设突飞猛进;以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为代表的智能广电硬件覆盖进一步普及,这都为智慧广电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只需建设完备物联网的接入段、智能设备核心控制单元、智能设备硬件铺设,即可实现智能家庭功能的实现。

智慧广电+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即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地理空间网络系统等系列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运用信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城市讯息进行感知测试、数据分析,进而归纳整合出城市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核心数据,并将该数据智能应用于包括城市服务、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多种需求上。目前,智慧广电在智慧城市的初步构建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电视政务平台通过智慧电视及移动终端向市民进行政策法规、信息资讯等内容的传播等。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日臻成熟,基于智慧广电网络环保数据信息的采集,可以通过广电实时监测并发布城市空气、水质质量信息;基于智慧广电网络医疗信息的采集,加之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城市医院、社区诊所可以通过智慧广电系统实时监控居民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高效提供相应诊疗救助服务;基于智慧广电网络教育信息的采集,可以实现课程资源云存储、课程在线教学,甚至可以提供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体验式教学等。

三、人工智能满足对广电新期待。人工智能(AI)是一门新兴科学技术,该技术旨在研究、开发一种能够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技术,以及探究相关理论、方法在人的智能技术层面上的应用。目前来看,以阿尔法狗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是商业层面基于人工智能方面的典型应用,此外人工智能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人脸识别、智能医疗机器人等方面也有深入性的探索。就广电领域来看,2015年12月22日上海东方卫视在《看东方》栏目中借助“微软小冰”进行天气节目播报,可以看做是国内广电系统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进行节目主持。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会有更多人工智能终端走进广电节目中,无论是节目主持、新闻报道,甚至节目策划、节目拍摄,乃至节目表演、节目编排等方面,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元素融入其中。人工智能在广电中的出现与运用,能直接改变固有节目表现形态,能有效打破广电受众的审美疲劳,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电受众的积极性,满足了受众对广电节目的新期待。

基础构建:智慧广电建设的现状分析

智慧广电发展战略是广电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电业自觉担负时代发展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广电把握新契机、重塑新生态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随着智慧广电战略的提出与推进,近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2017年,基本上已经完成智慧广电雏形的基础构建。

一、智慧广电网络系统有序搭建。智慧广电的构想,是基于云技术、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发展而提出的广电行业发展战略。智慧广电的大力推进与顺利运行,与网络系统的建设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智慧广电网络系统的有序搭建对于整体战略的实施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初,重庆有线为重庆社保局打造的电视社保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智慧广电与智慧城市的甜蜜联姻;3月,歌华有线为北京市政府进行城市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网络系统和电子政务专网系统的网络搭建;9月,广东为其下辖星子镇打造了集“富农、惠农、便农、乐农”于一体的“智慧·星子”智慧广电网络平台,为农村“互联网+”注入新鲜活力。此外,湖南有线、河南有线、江苏有线、陕西广电等也纷纷开设“智慧社区”广电网络平台,这些都为智慧广电的稳步推动奠定了基础。

二、智慧广电终端设备持续研发。如果说网络铺设是道路建设,那么设备终端就是行驶在道路上的机车。为了让智慧广电战略得到切实推进,在智慧广电网大力建设的基础上,对接网络系统的智慧广电设备终端也如火如荼地研发着。2017年3月,华数4K酒店智能终端综合解决方案在杭州成功举行发布会,酒店所采用的基于DVB+OTT技术的智能电视终端系统将有效满足智慧酒店的多元化需求;4月,由重庆有线领衔打造的电梯安全智能监控终端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出在应急中心系统平台涵盖下的大数据平台、媒体运营平台、广电信息发布平台、管理维护及安监系统的综合应用终端;5月,贵广网络发布“广电精灵”智能终端,定位为纯IP智能4K机顶盒,其目标主要设定为城市新建小区铺设广电智能终端,该设备除具备传统广电功能外,还具备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远程问诊、智能管家等多种功能;9月,广西启动“智慧广电升级工程”,旨在到2019年12月,实现全区机顶盒终端从现有版本向三网融合智能终端全面换代。

三、智慧广电合作项目落地签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我国各地智慧广電签约筹建项目,就已达几十余项。这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2月,湖北广电与仙桃市政府签署的“智慧仙桃”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5年打造仙桃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农业等系列工程。此外,1月,广东广电在网络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未来3至5年时间里,投资400亿元进行网络建设和终端升级,通过智慧广电战略的推进与智慧家庭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可以看做是省级智慧广电项目整体建设的标杆。9月歌华有线与北京市大兴区签订了数字化精细管理体系项目;10月,贵广传媒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多彩贵州·广电云”项目协议,拟通过智慧广电实现网络平台与养老服务的协作互助;11月,华数传媒与南昌广电签订“智慧城市云平台及智能终端业务”项目协议,针对以“智慧云平台”和“智能4K终端”为核心的智慧广电五位一体运营模式进行战略布局。12月湖北广电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了总金额达1.68亿元标的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方案;该月四川广电与广安市政府签订了“高清四川·智慧广电示范市”暨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项目,旨在政务、教育、医疗、城管、交通、旅游等领域与智慧广电开展有序合作;还有广西广电联合数家商业机构开展的“广电乐维宝”智慧广电升级工程项目,纷纷为城市智慧型发展全面助力。

稳步发展:智慧广电建设的若干思考

智慧广电战略发展至今,可以明显感受到智慧广电不仅仅是广电技术层面的一次革新,更是“互联网+”背景下广电业态的一次重大变革,乘着新兴信息技术的春风,智慧广电必将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度融合,也必将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质的提升。

一、务必牢筑意识形态主动权。中国广电自创办伊始就担负着党的喉舌的政治使命,因此无论广电发展到何种阶段,都必须牢固树立并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问题。智慧广电是在科技进步与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广电发展战略,其仍然没有并永远不会改变广电的大众传媒属性,基于此其党的喉舌的定位也不会改变。且随着智慧广电不断前进发展,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新的历史起点,仍应继续运用更新型的技术手段、更优质的传播方式、更高效的传播效果,坚定不移、持续不断地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助力。

二、推动塑造传媒生态新格局。早在本世纪之初,就有人指出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随着近20年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传媒对传统传媒生态造成巨大冲击与影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广电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虽仍占据主流传播媒介之位,但其霸主地位却在网络媒体的一次次冲锋号中,被一点点地削弱,以PC端、手机端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介颠覆了传统传媒生态格局。然而智慧广电战略构想与实践,恰将网络与广电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拥抱云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形成新型广电业态。这无疑是对传媒生态系统的又一次解构,广电重整旗鼓华丽转身,广电升级换代后的最新产品智慧广电一举登上传媒生态之巅,重塑了广电在传媒生态中的新格局,奠定了智慧广电在传媒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三、坚持科技创新与融合发展。智慧广电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与技术的创新发展紧密相连的,新时代仍应坚持广电技术多方位的创新发展。当前以云存储、云计算为代表的云技术,以机器识别、智能运算和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物物相连而形成的物联网,以AR、VR为体验形态的虚拟技术,乃至于基于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而定义的区块链技术,都将对智慧广电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推动作用。另外,智慧广电作为网络建设和终端服务产品,其与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与以智能机器人、智能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与大数据、云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存储终端都可以且应当进行深度融合,与多种网络系统、硬件终端进行高效互融,才是实现智慧广电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

四、兼顾受众体验与媒介服务。智慧广电秉承传统广电大众传播媒介的一贯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扎实开展媒介服务工作。智慧广电作为广电发展最新阶段,在技术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新时代,应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水平增强广电受众良好体验。例如利用智慧广电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切实为受众带来便利性、智能化的生活体验;通过智慧广电的云技术运用,为受众带来海量视音频资源,增加受众影视节目选择范围;通过智慧广电与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结合,为受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感受等,都是通过提升受众良好体验,增强智慧广电满意度的有益举措。此外,智慧广电作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兼顾网络系统与终端系统的特殊产品,其媒体本质并无改变,因此必须坚持媒体定位,全力提升为受众服务水平,需知媒体产品的服务功能是决定其是否能良好运营、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智慧广电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传媒生态的全新布局,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切实提升广电受众高质量、高规格的体验感与获得感。智慧广电将受众满意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动力源,这也是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广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1.倪 闻:《物联网助力广电拓展新领域》,《新媒体研究》,2017(7)。

2.吴 君,章 玲:《2017年各地智慧广电建设情况大盘点》,《有线电视技术》,2018(1)。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