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2018-12-27杨玉慧
杨玉慧
摘 要: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步伐,已远远超出了学校的预期,唯有培养学生信息获取意识,教会学生信息技术职能,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之道,而这一过程就是信息素养的提升过程。职业学校作为社会生产力输入的主力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任务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做好信息素养教育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使学生不致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
关键词:中职生 信息素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b)-0151-02
1 中职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学校中职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为97.4%。问卷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修养以及中职学校信息教育情况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中职学校信息教育情况涉及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学校信息设备、教师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信息手段的使用与效果等方面的看法。
在最终我们回收的问卷调查中,大部分非专业的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无论是从相关意识、专业知识还是技能等等还说,都是显得較为薄弱的。40%的学生甚至只是对信息技术有较为浅层的了解,其对信息化的概念之模糊,功能了解之单一,可谓不在少数。在学生们对于教师教学资源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也是充满了不满意的现象,对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普遍希望得到改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听取了各个学科的部分教师的建议,他们也认为信息技术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确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效果,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只是学生们对此了解甚少。
2 原因分析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在反复思考和与学生教师间的交流中得出如下几点原因。
2.1 缺乏专业的信息素养课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信息素养课程与计算机课程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不能将二者归为一种课程来实施。无论是相关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信息素养课程教材的编订,包括教师在课堂中的具体教学过程等,都需要专业地对待。而当今的职校,真正系统安排信息素养课程学习的是少之又少,更别谈专业对待。在问及学生是否安排信息素养课程时,他们的回答不是一脸茫然就是“安排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就和信息素养课程差不多吧”之类的话语。这样的局面导致了信息素养这一词汇对许多职校生来说还是陌生的,积极培养更无从谈起。
2.2 缺乏对信息素养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科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职校教师认为素养的提升不是课程能教出来的,加之许多教师自身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甚少,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浅显,因此,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仅仅当成了一种口号,或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任务。少数难得的信息教育课堂上,也变成了学生默默的打字课。
2.3 缺乏系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
很多职校在不安排信息素养课程的情况下,信息素养的培养只能贯穿于其他学科中进行,这就给系统的培养带来了难题:每个教师专注于讲本学科知识技能,根本无睱顾及信息素养这个新新词汇,或者也只是在需要学生用到信息技术时,才让他们零散地去捡拾,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还只停留在会上网找素材上。其实,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离不开专业课程系统的训练。合理安排由简入难的项目进行教学,从明确任务,到资源库检索、网络搜索,再到信息过滤、处理并整合,到最终形成报告,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专业地引导和认真地评价,也需要学生敏锐地分析和潜心地总结。
2.4 缺乏对信息技术时效性的认识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更新极快的课程,而由于学校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其发展速度常常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同时,课程教育由于大纲、教材等的相对固定,这就更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时效性产生矛盾。这样的矛盾常常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滞后的信息技术到了社会上无用武之地。
2.5 缺乏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
网络是一个综合体,在带给人类各种便利、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折射出人类道德的负面阴影,如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职校学生是一个相对自制力更弱的群体,更易受到干扰,职校中屡屡出现学生因为沉溺网络性格迥异、不闻学习甚至彻夜不归的现象。另一个方面,学生由于缺乏信息道德意识,侵犯他人权益和隐私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培养职校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抵抗诱惑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3 中职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经过上述分析,明确了当前职业学校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所在,那么如何提升信息素养,则是当前职教领域面临的一个新命题,解决这个新命题,对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学科教育必须将信息教育深入融合其中,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与学的新坐标,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3.1 学校重视信息技术的推广,建立信息化校园
信息素养不同于其他素养,它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学校层面上来,首先,它需要学校领导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将提升信息素养作为学校教学的大事来抓,学校重视了,就可以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价值引领和实际督促作用,形成自上而下的有序发展;同时,学校增加重视程度后,就可以根据需要为其投入资金并打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建立信息化校园,使师生能在真正智慧化的教室中进行教与学。同时,学校还要投入人力与财力为师生提供可靠的软件支持和技术保障,建立和维护好校园数字化平台,实现真正的智慧教学。这对于接下来具体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开设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
真正系统全面的信息素养课程,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信息技术课,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如何打字,如何制表,如何处理素材等,而是应该教给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是对学生的从观念到技能的全副武装。学生应从零散地操作转变为全面的思考,接到一项任务时,应有一个清晰的思考和操作流程:明确任务后将任务进行细化,根据细化的条目进行信息的搜索,删除关联度低的信息,确定可用信息后,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再将信息进行最后的整合,整个过程需要学生有敏锐的信息意识、细致的分析能力、娴熟的信息技术、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及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习得,离不开教师专业的指导、及时地跟踪与客观的评价。这对学校及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能否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中,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尤其是年长教师及农村教师在这一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因此学校首先应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为教师多创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及信息技术能力,使每位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自己设计、制作网络课件及微课视频等,并根据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高信息素养的教师的课堂一定更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将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3.4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只有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是教育领域一直研究的话题。具体到每所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组织每个学科组就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进行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详尽的研究报告,不断总结整合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以期达到整合的最佳效果,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当中职生的信息素养真正能得到全面提升时,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他们就业竞争力的加强。期待师生共同努力,为职校教育谱写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柯平.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概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