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殷切期望 坚实担牢责任奋力开创新时代江苏工会工作新局面
2018-12-27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魏国强
文/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魏国强
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重要讲话,集中阐述了新时代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大政方针,是指导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我们坚决遵循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结合江苏工会实际,主动对标对表,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江苏工会工作新局面。
坚实担牢政治责任,把准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有没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工会要永远保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一优良传统。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殷切期望,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把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作做深做实。
旗帜鲜明讲政治。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守政治规矩,自觉把工会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自觉服从服务党政工作大局,自觉在大局中思考和谋划工会工作,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确保中央和省委、全总决策部署在江苏工会落地生根。要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中。
理论武装保方向。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根本和重要政治任务,不断完善学习制度,深化学习培训,力求学懂弄通做实。要增强学习的持续性,坚持不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得更深入、理解更全面、心中更信服,做到在思想认识上紧跟党中央步伐,在理论修养上紧贴党中央要求。要拓展学习的多样性,通过制度化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班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分专题学习,往深里学、往实里学,真正入脑入心。要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率先学习,分层分类抓好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学习,把“大学习”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引导广大职工拥护核心听党话、高举旗帜跟党走,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全面从严抓党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不断提高工会系统党的建设质量。要深入落实全面从严要求,严格履行管党治党的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带好作风。要深入落实持之以恒要求,贯彻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省委《具体办法》精神,持续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并强化执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要深入落实充满活力要求,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深化工会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使工会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坚实担牢时代责任,把准工人运动时代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职工要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华章,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这是向广大职工发出的建功新时代的动员令。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关于把握工运时代主题的殷切期望,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工作做深做实。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把职工群众团结引导好,关键是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政治引领,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引导广大职工坚守理想信念,发扬紧跟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的光荣传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工人阶级政治本色。要加强思想引领,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引导广大职工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要加强精神引领,广泛宣传劳模和工匠人才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用工人阶级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强化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责,大力实施赋能成长工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技能职工队伍。要深入推进知识型职工队伍建设,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促进职工及时掌握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成为知识型劳动者。要深入推进技能型职工队伍建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化全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帮助职工掌握新技能、提升新本领,成为技能型劳动者。要深入推进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引导广大职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劳动者。
强化职工奋斗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实现中国梦根本上靠劳动创造,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火热实践,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要激发职工奋斗热情,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实施劳模党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培养造就更多新的劳动模范、工匠人才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广大职工将奋斗作为一种信仰,以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要搭建职工奋斗舞台,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点战略为主攻方向,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开展省十大重点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实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深化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舞台。要凝聚职工奋斗伟力,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身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为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实担牢为民责任,把准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殷切期望,顺应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聚焦主责主业,把维权服务工作做深做实。
聚焦就业创业。就业权利是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创业是就业之源。要积极做好职工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工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阳光就业行动等活动,多渠道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再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要积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转岗安置、再就业培训等工作,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稳定就业。要积极做好职工创业扶持工作,深入实施促进职工创新创业富民增收行动,推广工会小额贷(借)款工作,发挥工会创新创业基地作用,为职工创业提供融资、技术、信息等方面扶持和服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聚焦依法维权。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要切实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深化集体协商工作,推动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完善社会保障水平,加强职工医疗互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职工群众。要切实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健全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并向乡镇延伸,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并向非公企业拓展,推动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完善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切实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平安江苏建设,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聚焦帮困解困。困难职工是工会帮扶服务的重点。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帮扶政策制度,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与政府救助、公益慈善力量有机结合,推动建立低保与扶贫有序衔接机制,为困难职工争取更多政策红利。要进一步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分类做好解困脱困工作,突出大病救助,加大因患重病职工家庭的帮扶力度;突出助学帮扶,减轻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负担;突出应急帮扶,保障遭遇特殊困难的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要进一步深化帮扶攻坚行动,完善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法律援助,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实担牢改革责任,把准增强工会工作动力活力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工会改革创新也踏上了新征程。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的殷切期望,把加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工作做深做实,不断增强工会工作动力活力。
聚焦增强“三性”主线。保持和增强“三性”,是衡量工会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灵魂,先进性是由工人阶级的天然属性决定的,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根本特点。要把增强政治性放在首位,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把党的领导、党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党对群团改革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把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自觉成为在职工群众中、在基层一线凝聚人心、坚守前哨、冲锋陷阵的战斗队、工作队,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建功立业。要把增强群众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围绕职工群众转、依靠职工群众干、成效由职工群众判,切实提高职工群众对工会改革的获得感、认可度。
着力完善三个体系。工会全部工作要靠坚强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去实现。要坚持在织密建强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工会组织体系,加快建设开发区(园区)工会工作高地,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加强县以下行业工会、楼宇工会、商圈工会、市场工会等基层工会联合会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要坚持在联系广泛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工会工作体系,坚持党建带工建,密切上下级工会关系,与政府部门积极协商协调,同行业协会和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联系,融入“最后一公里”,形成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要坚持在精准有效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建强工会组织,打造服务平台,完善制度政策,形成线上线下、协同高效的服务系统,为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
强化优化三项功能。立足工会职能定位,加强与政府机构改革衔接协调,不断增强工会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要增强团结教育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使广大职工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增强维护权益功能,对职工的问题和诉求,能解决的尽心竭力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积极推动解决。要增强服务职工功能,通过项目合作、购买服务等社会化、市场化方式,承接那些政府包办不了、市场不能满足、适合工会做的服务项目,不断满足职工多方面的需求。
坚实担牢强基责任,把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使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的殷切期望,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把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工作做深做实。
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要大抓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创新企业建会和职工入会新方式,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做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要有工会组织,不断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要大抓基层队伍建设,完善工会干部培养、交流和使用制度,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中培养工会干部,以基层工会干部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学习培训,深化“送教到基层”活动,提高培训质量,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不断提升基层工会组织战斗力。要大抓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指导和推动基层工会抓好帮扶解困、提高职代会建制率、推进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工作,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凝聚力。
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工会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特别要针对基层工会经费、力量、阵地不足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工会资源向基层倾斜、往基层集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投入,推进对市、县级工会项目化补助工作,加大对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工会工作经费补助力度,并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督审计,确保把更多的工会经费投向基层工会、用于服务职工。配强基层工会力量,进一步壮大基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充实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工会力量,大力发展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确保基层工会有人办事,实现群众工作群众做。建强基层工会阵地,在加强和改进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安康爱心驿站、爱心母婴室等传统服务职工阵地建设的同时,注重网上工会建设,搭建网上工作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服务职工新通道。
坚持分类推进、上下联动。基层工会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工作基础、不同组织形式的基层工会,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加强分类指导、逐步推进。要发挥省市工会指导服务作用,把着重点放在加强源头参与、推动政策配套、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上,有针对性提供指导服务。要发挥县级工会推动落实作用,加强具体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帮助基层工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形成更多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要发挥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工会承上启下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同时,抓好村(社区)、企业工会建设,齐心协力把基层工会建好建强。
坚持政策倾斜、巩固基础。注重用制度巩固基层工会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工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深化党工共建机制,推动将基层工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要强化激励机制,推动落实基层工会主席享受同级党政副职待遇,表彰基层工会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岗位津贴制度,增强基层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要健全联系基层、服务职工长效机制,推动工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职工常态化、制度化,帮助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排忧解难,把基层工会建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