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不同路径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对比
2018-12-27林小平
林小平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不限制输液液体渗透压等特点,可减少静脉穿刺对皮肤及静脉的刺激,也能减少感染发生。早产儿因存在经口喂养困难、治疗需求等,经常需要经静脉通路给予营养液及药物,但是静脉营养液渗透压高、刺激较大,极易产生输液渗漏,进而发生静脉炎[1]。因此,PICC置管用于早产儿救治中安全性高,可最大程度保护患儿静脉及皮肤,也能减少静脉炎、感染等多种不良事件发生。但是对于早产儿的PICC置管入路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为探讨早产儿PICC置管的最佳路径,分别对上肢静脉与头部静脉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PICC置管早产儿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穿刺路径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A组:男14例,女11例,胎龄28~35周,平均胎龄(33.14±1.02)周。体质量0.86~2.41 kg,平均体质量(1.51±0.21)kg。B组:男15例,女10例,胎龄28~34周,平均胎龄(32.81±1.11)周。体质量0.85~2.40 kg,平均体质量(1.56±0.23)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PICC操作都是由具备PICC专科资质证护士进行,均取得患儿家属同意后进行操作。置管前,将PICC置管的方案告知家属,家属同意实施此方案后进行PICC置管。所有患儿均采用madCOMP新生儿专用1.9FPICC导管。患儿置于预热好的远红外线辐射台,穿刺主要选择粗直静脉。
A组经上肢静脉穿刺置管:上肢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与腋静脉、头静脉与桡静脉。患儿上肢保持外展,与躯干呈90°。测量长度是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有胸锁关节再折向下1 cm左右。置管操作时严格按照PICC置管流程进行操作,导管尖端至肩部时,将患儿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贴肩部,将导管送至预测长度。
B组经头部静脉穿刺,首选颞浅静脉,其次为耳后静脉,测量是从预穿刺点沿血管走向经耳到颈部,再到右胸锁关节,再折向下0.5~1.0 cm,置管操作时严格按照PICC置管流程进行操作,将导管送至所需长度,固定封管。
两组穿刺后第1 d去掉按压止血纱布,更换敷贴,密切关注穿刺点是否渗液、渗血或红肿,测量两侧肢体围长,比较是否有增粗或静脉炎。每周更换正压接头与敷贴,敷贴潮湿或卷边立即更换。输液时及时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持续24 h输液时,需8 h以生理盐水冲管1次,停止输液时以5 U/ml肝素盐水封管。
表2 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及留置时间比较 ( x- ±s)
表3 两组患儿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2)记录两组患儿发生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情况,包括导管异位、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经χ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经t 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00%,与B组80.00%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及留置时间比较
A组置管操作时间较B组短,导管留置时间较B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A组患儿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低于B组2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PICC置管为临床常用有创性操作,随着导管材料及大小的不断改进,早产儿使用PICC置管逐渐普及,为临床治疗及肠外营养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也能减少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2]。目前,PICC置管的路径较多,包括肘部静脉、大隐静脉、腋静脉、颞浅静脉等,由于早产儿较为特殊,选择最佳置管路径减少置管不良事件发生,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3]。
本研究分别选择上肢静脉穿刺置管与头部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上肢静脉略高于头部静脉,可能与头部静脉解剖结构相关。上肢静脉相对较直、较粗,便于定位与穿刺,长度测量较简单[4]。在进行置管操作时,无需对患儿体位进行交换,且深入置管时几乎为直线置入,无曲折[5]。而头部静脉的定位较差,且静脉暴露不够清晰,易导致导管异位,也增加穿刺时间及重复穿刺率[6]。
有学者研究表明,四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安全性较头部静脉高[7]。本研究显示,A组患儿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表明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可减少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在进行头部静脉置管时,若未及时将患儿头部转向穿刺侧,或转体不到位,早产儿不配合操作等,都可能导致导管异位发生[8-9]。由于头部静脉因体位问题易导致管道偏离、受压,患儿翻身时会压迫导管,导管压力上升或导管回缩,都可能出现药物外渗,若未及时更换敷贴,可能导致导管脱出或导管堵塞[10]。由于头部的皮肤薄,血管较细,导管会对血管内壁具有一定刺激性,引发静脉炎;同时,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便于固定,减少与外界触碰的机会,可满足早产儿自然仰卧时肘部自然弯曲的生理需求[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置管时间较B组短,导管留置时间较B组长,也进一步表明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便于操作,具有较高安全性,有助于减少非计划性拔管。
综合上述,早产儿经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较上肢静脉有一定优势,可减少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也能缩短操作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