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2018-12-27黄东亮吴健民冯妙仁徐大伟张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2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张力

黄东亮 吴健民 冯妙仁 徐大伟 张键

腹股沟疝是好发于男性群体中的一种外科常见病,且高发阶段多为婴幼儿、老年群体[1]。患者腹股沟区缺损后,腹腔内脏器从缺损部位突出于体表形成的疝,若是不及时进行诊治,极易诱发严重并发症。以往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常用手术方式,但随着近些年临床设备的发展与完善,在加上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因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中更受医师的青睐[2]。鉴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腹沟股疝患者治疗中分别应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经相关研究确诊为腹股沟疝;(2)患者年满18岁;(3)患者知情此次研究,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脏与肾脏等疾病患者;(2)治疗依从性差,不配合此研究者。所有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将选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而选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0.58±0.43)岁。腹股沟疝类型:23例斜疝,22例直疝。观察组中,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0.67±0.27)岁。腹股沟疝类型:25例斜疝,20例直疝。在年龄与腹股沟疝类型上对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呈平卧位,在患者腹股沟区斜行切开腹外肌腱膜,将疝囊充分暴露后,游离至腹环,在精索游离结束后将疝囊还纳入腹。根据腹壁缺损情况放置聚丙烯补片填充物,最后将规格≥12 cm×8 cm的聚丙烯补片放置于患者精索后方腹横筋膜处,通过可吸收线间接性缝合。

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患者全麻后呈头低脚高位,在患侧2 cm位置作大约10 cm长的横切口,并分离直至患者腹膜前,在腹膜前腹横筋膜的间隙中使用手指进行钝性分离,Trcar放置于患者脐与耻骨中下与中上方1/3处,将疝囊剥离至腹膜盆壁化,并在其中置入3DMAX补片,确保完全覆盖腹股沟区,并且平整放置补片,最后缝合固定,常规留置导尿管。

两组在术后1 d接受光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术后6 h予以患者流食,待手术超过24 h即可恢复患者正常饮食。出院后15天内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时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并叮嘱患者如有不适随时到医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进行评估,VAS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同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与阴囊血肿)发生情况。此外,还需记录两组疼痛持续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发生并发症,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6%)少于对照组(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疼痛持续时间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

术后,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具体发病原因有如下两种[3-4]:(1)患者筋膜组织或腹部肌肉逐渐变薄弱,若是腹内压力突然增大可诱发腹股沟疝;(2)若是患者合并慢性咳嗽,或是因潜力增生造成排便困难,进而增加腹内压,导致腹腔中较为薄弱的地方破损,使腹腔内脏器突出于腹股沟区,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以往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主要手段,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生理解剖结构,并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但治疗后普遍存在的术后疼痛、切口较大等现象仍是严重困扰临床与患者的难题[5]。

近些年来,微创手术的发展与普及,使人们对微创理念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6]。一般情况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以完全腹膜外修补术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即在腹腔镜直视作用下放置补片于患者覆膜前间隙,借助网塞作用避免腹股沟区发生其他疝,同时在腹腔镜下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无误的将补片放置于特定位置,避免对患者的神经血管造成伤害,进而达到切口小、出血少与疼痛轻的目的[7-8]。最重要的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无需进入患者腹腔操作,因而不会损伤患者内脏,并且可有效避免发生术后粘连的现象,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有助于尽快恢复患者术后的正常活动[9-10]。此外,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且疼痛程度较后者轻,患者更愿意接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结合此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同时,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艾万朝等[11]研究结果相似,进而证实了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现认为,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费用相对较高,但对切口小与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并不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条件与经济允许的患者可首选该手术作为治疗方案,而开放式无张力特点则体现在操作简单、费用低,对手术设备无高要求,适用于不耐受全麻与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的治疗,因此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进行治疗[12]。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x- ±s)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3 对比两组疼痛持续时间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x- ±s,d)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取得理想成效,术后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正常活动。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张力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论张力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