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利时“尊严照顾”的全人精神

2018-12-27整理离咲

至爱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同理比利时

整理|离咲

比利时圣伊丽莎白居民照顾中心

如果你看过《一呼一吸》这部电影,不知是否和我一样对其中这一幕印象深刻─众多身障人士被整齐地排列在纯白洁净的“照护单元”中,只有一颗头露出来;穿着制服、看起来十分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在一旁认真纪录每个人的状况,而带领参观的医生则骄傲地展示着这样“既符合卫生规范又有效率的照护方式”;然而一旁坐在轮椅上、靠呼吸器维持生命的男主角看了这情景,从心底感到“不寒而栗”。

“这些人是活着吗?他们这样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男主角罗宾·卡文迪什忍不住想着,他决定以自身的故事戳破这看起来是最佳照顾后面的谎言。

被照顾者:“生而为人”的尊严与权利

《一呼一吸》改编自真人实事,罗宾·卡文迪什28岁时因小儿麻痹导致全身脖子以下瘫痪,他被医生宣判不但只能靠呼吸器才能存活,而且仅存3个月的生 命。

原本就是优秀运动员,又具有冒险性格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就算只剩3个月,我也要过我想要的生活!”因为爱妻的支持和朋友帮忙设计的特制轮椅,他不顾医生反对,坚持出院回家。之后,他甚至走出家门,游历各国,到处为身障者发声。上面提到的那一幕就是他到德国参加身障者照顾大会,被安排去当时最先进的照顾机构参观的情节。

他在国际研讨会上对着当时所谓“最懂得照顾的一群专家学者”,用亲身故事大声疾呼并勇敢捍卫“生而为人”的尊严与权利,努力彰显身障者的价值和被照顾者的尊严!

那是20世纪70年代,不过是40多年前,当时号称最先进的照顾单位的样貌,完全是以医疗专业为导向所设计出来的照顾机 构。

因为卡文迪什的努力,社会大众开始意识到,原来完全以医疗院所为中心、从照顾提供者角度所发展出来的照顾方式,看起来有正当性,但真正执行起来有多么荒谬,对于被照顾者有多么不人道!

“同理心”:反思照顾定义的“尊严照顾实验室”

进入高龄社会的欧洲国家,近年照顾的手法和理念,已经从原来的身体照顾,延伸出更多关于身心灵全人照顾的做法,其中关于“尊严照顾”议题,更是许多跨欧盟的计划探讨的重点,希望可以通过研究找到更具人性和尊严的照顾方式。

但概念抽象的“尊严照顾”如何体现和落实?

2012年,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通过跨国的创新计划,共同创设“尊严照顾实验室”,希望借“同理心”这个重要元素,让参与者重新反思照顾的定义与价值通过新的服务设计,让一线照顾提供者和学生更深切了解“被照顾”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玛蒂·范登堡是比利时圣伊丽莎白居民照顾中心主任,是率先参与“尊严照顾实验室”计划的负责人之一。

这个位于安特沃普区的居民照顾中心的母单位为河地照顾公司,提供居家、日照、短期住宿等多元服务给当地老人。玛蒂在担任照顾中心职能治疗师的过程中,看到了机构管理上的一些限制并希望有所作为,因此靠着在职进修念了更高的学位,担任机构管理职位。

“我担任中心主任已经19年,从一开始我就希望照顾文化可以更加人性化,但一直到最近才看到契机。这几年我们看到政府开始正视病人的尊严照顾问题并用政策支持,我们才有机会推展新的实验方案。”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机构照顾一直都在营运需求和病人需求中努力取得平衡,如果没有外在政策的支持,要向员工、病人和家属等不同人群沟通新的照顾观念,甚至推动新的做法并不容易。

“照顾不仅仅是技巧,也不是对人好就好。”尤其是针对已经无法用一般方式(言语、肢体)进行沟通和表达思想的人,要怎么提供有尊严而适切的照顾?如何同理他们的想法?尤其是在机构里,当法规繁复、照顾人员有限时,受照顾者的尊严、快乐、希望,真的有机会被摆在经营效率之前吗?

比利时长照新标准“23+1”:23小时生活+1小时照顾

玛蒂积极推动从尊严照顾衍生出来的“23+1”照顾理念,代表着“1天24小时,23小时是生活,只有1小时是照顾”。这也是比利时的长照标准。但要翻转以往的照顾观念,落实“23+1”,所有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也要跟着翻转,“这其实是最困难 的”。

有政策的支持是天时,但地利和人和也很重要。

“面对过于落伍的空间规划,就算你有再好的照顾思维也无法实践。过往的空间是一所医疗院所改建的,无论再怎么改装和设计还是很难有家的氛围。今年年底我们即将迁入一个全新的空间,在这个新的空间,我们完全以居家的角度去设计,让我们有机会充分落实‘23+1’的照顾理念。”玛蒂开心地说,这是地利。

人和呢,则是从重新调整团队编制做 起。

玛蒂强调,传统的人员编制方式是每一个职种(护理师、物理治疗师、照顾服务员等)分属不同部门,各自报告给各自的上司,就算有跨团队的讨论也无法做到照顾的无缝接轨和有效沟通,“因此我认为要能进行照顾转化,第一步是团队的重组。”

因此她打破原来的部门概念,把所有人揉合在一起,根据专长和能力分成几个跨专业的自主团队,每个团队负责照顾 16名客户,“由他们自己根据客户的需求订出照顾目标、排工作时间表,因此做到照顾内容高度客制化”。她补充说,其实更好的照顾人数是8人,但目前还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

同理心训练:易地而处、换位思考,更注重与被照顾者的沟通

为了让92位住民能真正享有被照顾的尊严,玛蒂带领团队,从一线照顾服务员、护理师到营养师、清洁人员,都参与到“尊严照顾实验室”所推动的同理心体验式照顾课程和训练中,通过易地而处、换位思考,让他们更注重与被照顾者的沟通,并从被照顾者的正向反馈中,清楚看到从事照顾服务的目的与价值。

“体验过程设计得十分细致和精密。我们的人员在参与过后,无论是已经有多年经验的工作人员,还是尚未踏出学校的学生,都得到了新的认知与学习,回来后反映在了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态度上。”

“最大的改变就是他们的态度变得比较开放。”她强调,“彼此更像一个团队,更愿意设身处地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更愿意去取得共识、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像过往一样,用习以为常的方式提供照顾,如果别人提出不同看法,通常都会护卫性地进行辩护,而不是问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和初衷何在、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等。”

猜你喜欢

同理比利时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逃不掉的澡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老来更明同理心
基于同理心和多重体验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变化的量》教学设计为例
噩 梦
他骗我!
避免同理心耗竭
比利时炸薯条也要申遗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