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天津地区栽培适应性分析

2018-12-27李淑芳刘建华陈晓明杨士春张志军

天津农林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羊肚出菇含水量

李淑芳,刘建华,陈晓明,杨士春,张志军

(1.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 300384;2.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羊肚菌(Morchella app.)又称麻子菌、狼肚、羊肚菜、羊肚蘑、牛肚菌、阳雀菌、羊蜂窝蛾子等。它在分类上隶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羊肚菌属,因其外表凹陷状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自古被誉为上等佳肴,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顾可飞等人对野生羊肚菌和牛肝菌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略高于牛肝菌,整体上牛肝菌评分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标准模式蛋白,而羊肚菌略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标准模式蛋白,更接近鸡蛋蛋白[3]。羊肚菌在欧洲被认为是仅次于块菌(Tuber app.)的美味食用菌。

羊肚菌子囊果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常食羊肚菌具有益肠胃、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脑提神等功效。日本科学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质的形成,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治疗目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如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等。此外羊肚菌对于消除焦虑、增强睡眠质量等效果也较明显。

羊肚菌是食用菌界可以人工栽培成功的又一子囊菌,标志着人类对食用菌的进一步认识与应用。2012年是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元年,自此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栽培面积在200 hm2左右,2013年为300 hm2,2014年迅速增长到533 hm2左右,2015年达到历年来最高1 617 hm2,2016年略低为1 560 hm2。据相关行业预计2017年—2018年全国羊肚菌种植面积激增至4 667 hm2。

目前,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与市场方兴未艾,蒸蒸日上。主栽区域由川渝地区向邻近周边地区蔓延,分布四川、重庆、湖北、云南、贵州、河南等地,并在河北、山西、甘肃、新疆、广东、湖南、福建、江苏、安徽、山东、北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陆续试栽成功[5]。但在天津尚未有人工栽培成功的案例。因此,本文通过介绍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天津地区气候特点,天津大棚设施等情况,使广大热衷于羊肚菌栽培的爱好者充分了解羊肚菌在天津地区进行设施化栽培可行性,进一步认识羊肚菌的栽培特点,快速实践。

1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

野生羊肚菌在全球都有分布,生长的海拔高度为0~4 500 m,自然出菇的季节为2—11月。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出菇季节为2—4月份,高海拔、北方地区的出菇季节在4—7月份,如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辽宁等省。但今年北方也有提前出菇的案例。

羊肚菌属的大部分物种属于腐生菌,对土壤类型无选择性,在森林土壤、耕地土壤、沙地、沙滩、沙漠边缘上都会出菇。部分物种可能与植物形成外生菌根菌的关系。

羊肚菌是低温型菌。菌丝体最适温度在22~25 ℃,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可以达到10~20 mm·d-1。低于5 ℃生长速度缓慢,高于35 ℃菌丝稀疏,高于40 ℃菌丝容易死亡。子实体最适在15±3 ℃出菇,在温度稳定超过8 ℃的时间达到3 d以上,就很容易形成子实体原基。气温高于18 ℃不再形成原基,超过25 ℃,子实体全部倒伏死亡,出菇的后期要特别注意防止高温。

羊肚菌是喜湿型菌。菌丝生长培养料的含水量与一般食用菌要求的含水量相似,最适含水量为60%~65%,不低于55%,不超过70%。子实体发生时土壤含水量为20%~23%,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土壤含水量低,子实体不容易发生,形成的子实体也容易死亡。但土壤含水量不能超过25%,容易使菌丝体缺氧死亡。

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最适pH值在6.5~7.5之间,培养料pH值不能超过8.0,也不宜低于5.0。羊肚菌的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与一般食用菌相同,光会抑制菌丝体生长。子实体原基形成时需要弱光刺激,强度为10~ 100 Lx。

羊肚菌属好气型菌。通气良好,生长速度较快,通气不良,老化速度慢。子实体形成时氧需求强烈,要求CO2浓度不超过0.3%。

2 天津地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通过整理网上(www.tianqi.com)天津地区全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图1和图2)。可以初步判断羊肚菌在天津地区的最适种植时间在10月底到来年4月初。这一时间段天津经历了秋季、冬季、春季等3个季节,需要防风、防寒、防高温。因此,在天津地区种植羊肚菌建议采用设施化大棚栽培。

图1 天津地区10月—次年4月平均最高气温

图2 天津地区10月—次年4月平均最低气温

3 羊肚菌在天津地区栽培适应性分析

根据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笔者判断羊肚菌在天津地区的最适栽培时间在10月底到次年4月初。为了防止特殊天气变化对羊肚菌种植造成较大损失,最好采用设施化栽培方式,如对温室大棚、冷棚等适当增加遮阳网或棉被改造,或辅助小拱棚简易设施,就可以满足羊肚菌生长所需条件。设施宜拱棚,不宜采用平棚。

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去除石块等杂物。天津地区土壤大都偏碱性,若偏酸可施用少量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对于日光温室大棚,设施较为齐全,温度较好控制。冬季最冷时,土壤温度也在0 ℃以上;春秋两季气温最高25 ℃,且多风,棚外可加遮阳网,棚内温度应控制低于20 ℃。控制温度的同时,注意观察棚内和土壤的湿度变化。如果湿度较高,适当通风降湿;如果湿度较低,可通过行间沟内浇水增加土壤湿度或通过雾化器适度增加棚内空间湿度。因此,在天津地区较适宜采用温室大棚等设施化方式栽培羊肚菌。通过适当控制温度、湿度、光照、CO2等条件,可以提高羊肚菌在天津地区的栽培适应性。

4 思 考

从以上羊肚菌特性和天津情况了解到,羊肚菌是适合在天津地区进行设施化栽培的。但是需要注意几点:

4.1 羊肚菌属于食用菌栽培中的新品种,大都处于试验阶段,比如菌种、管理技术等是只限于区域性相对成熟情况。因此,在天津地区只可适量试栽,切不可大面积栽培,以免造成较大损失。

4.2 栽培菌种一定要慎重选择。食药用菌的菌种大都是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孢子分离得到的,并且大都可以出菇。然而羊肚菌是一个例外,很多分离物常有大面积不出菇的案例。

4.3 羊肚菌属于低温型食用菌,在设施化大棚内种植,应避直射光照、防止高温,棚内温度控制不超过25 ℃。这一点是羊肚菌栽培管理与其他食用菌品种的不同之处。

4.4 除了菌种,栽培管理技术是种植羊肚菌能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否能协调管理好温度、湿度、光照、CO2等条件决定了出菇时间早晚、菇品质好坏、产量高低等。

总之,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之路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实践摸索,相关理论还需要深入研究。笔者正在天津地区的西青、武清、静海等多地进行羊肚菌的栽培试验。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相信羊肚菌在天津地区栽培一定会早日取得成功,填补天津空白。

猜你喜欢

羊肚出菇含水量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压力、含水量和温度对生活垃圾在模拟填埋过程中降解的影响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成熟期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成熟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土壤pH值和含水量对土壤硝化抑制剂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