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拓印技术与存在的问题

2018-12-27梁亚男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12期
关键词:拓片拓印纸张

□梁亚男

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经常会发现石刻、陶器、青铜器等文物。为了便于研究,需要将其表面上的文字、纹饰通过拓片的形式清晰、真实地呈现出来。如何制作出一张高质量的拓片,便成为研究该类实物的一个关键。

近年,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幸参与了制作拓片的全过程,对制作拓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这项古老的技艺有了全面的认知,同时也看到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现以对拓印技术的认识及查阅相关资料为基础,以拓印技术的概念源流、制作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为重点,撰小文一篇,不当之处,请诸君指正。

一、概念及源流

(一)概念

拓印技术也叫传拓技法,是研究金石学的重要手段。然而,关于拓印技术的概念却不尽相同。拓印技术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种,即拓印和拓片。拓印,概括的是拓印技术的使用范围及所使用的原材料,突出表现的是制作拓片的过程。如董自海在《简易传拓法介绍》一文中说:“传拓是一种专门的技术,是用纸将物体上如碑石、雕砖、铜器等上的花纹或字迹照原样摹印下来,在博物馆和考古发掘工作中是经常需用的技术。”[1]王晓鸣在《金石学重要技艺之传拓》一文中说:“传拓技术是以湿纸紧覆于金石器物之上,用墨拓手法,使器物铭文、纹饰、图形等特征真实复制到纸上的技法。”[2]拓片,则注重被认知的形式和成品,突出表现的是结果。宋立刚在《书法金石拓片论考》一文中说:“为了保存文字和书法艺术类影像,从铜质、石质、木质或其他质地的镌刻物上,用纸墨捶拓下来的所谓平面复制品,称为拓片。”[3]窦淑梅在《浅谈拓片技术及其制作方法》一文中说:“把某些器物上的文字和花纹拓印俗称为‘拓片’。”[4]上述两种说法,均可以理解为狭义拓印技术的概念。

拓印技术是包含制作过程及结果的,拥有完整的操作体系。综合上述两种说法,可知拓印技术是以纸和墨为材料,使用特制工具,通过器物表面的起伏,以色差的形式表现器物表面的内容,把铸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图像、纹饰等复制出来。这个复制的过程叫作拓印,用这种技术方法形成的纸本称为拓片或拓本。

(二)源流

关于拓印技术的记载,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虞和《论书表》曰:“由是搨书悉用薄纸。”《书小史》载:“北魏时崔潜,善草书……将以遗黄门郎崔季舒,人多摹榻之。 ”[5]关于“摹”,宋代的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专门谈到了摹的定义:“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搨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 ”[6]“搨”,通“拓”,而拓的本质即在于紧密接触原物,所以摹属于“拓”,只是施“拓”的工具殊别,作品的形式也迥乎不同罢了[7]。由于相关文献记录较少,也没有实物资料能证实这个时期制作拓片的水平,所以只能视为拓印技术萌发的时期。现存最早的拓本,为唐太宗李世民撰并书的《温泉铭》(图1)。此拓本墨色均匀,字迹清晰,这说明唐代的拓印技术已经相当娴熟。到了宋代,金石专著诞生,拓印技术水平日益精良,涉及的范围也较前期愈加广泛。元明清时期,拓印技术呈平稳发展,涉及的拓印物种类更为宽泛,除传统的青铜器、石刻外,造像、画像石、题名、墓志、度量衡、钱币、玉器、玺印、砖、瓦也成为拓印目标[8]。

二、拓印技术

拓印技术,按操作顺序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准备工作和制作过程及方法。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拓印目标的认知、宣纸的选择、拓印工具的准备。制作过程及方法,主要包括:贴纸、加固、上墨、揭取。准备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对顺序没有固定的要求,制作过程的步骤则需要按顺序操作,且不能互换。

准备工作

(一)对拓印目标的认知

应在拓印工作开展之前对拓印目标有初步的了解,需要注意其材质、尺寸、硬度及相关资料等方面。

1.材质。拓印工作,现较为常见的操作目标材质有石质、陶瓷质、金属。石质材料,以青石及砂岩最为常见,其主要特征为软硬适中,取材较方便。石质材料的拓印目标,按石刻内容分为文字、画像两种,按刻石手法可分为阴刻、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石质也是拓印最为常见的材质。陶瓷质材料,以烧制的器物为主,比如空心砖、有纹饰图案的方砖,以及陶瓷器物,它在拓印中的可见度仅次于石质材料。金属材质,以铜制品为主,有较大型的青铜器,也有较小型的铜镜、铜钱。

图1 温泉铭

2.尺寸。主要是拓印面部分,需测量出精准的数据,该环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比如:拓印面较小的目标,就可在拓印工作开始前将纸张裁剪至合适的尺寸;需要大面积拼接的拓印目标,测量好尺寸后可以参照宣纸的规格,选择最合理的纸张组合方式。

3.硬度。也就是坚固程度。不同材质的拓印目标、软硬程度不同,可以根据拓印目标的材质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比如说,制作陶瓷质拓片时,选择贴纸方法及上墨,要尽量避免对拓印目标的大力捶打及震动,防止在制作拓片过程中拓印目标损坏。要留心观察拓印目标是否有裂纹、残损,在实际操作中对该区域予以特别注意,尽可能降低拓印过程中对拓印面的损伤。

4.相关资料。在拓印工作之前,可以收集与拓印目标相关的资料,要对拓印目标的拓印面的内容有所了解,这样能加强对拓印面内容的理解,提高拓片质量。以拓印画像石为例,由于拓印目标年代久远,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及残缺,在拓印工作开始之前若能找到与拓印面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弄清楚拓印面表现的内容及主次关系,制作出的拓片就会更加形象,主题也更明确。

(二)宣纸种类和特征

1.种类

拓印工作所使用的纸张均为宣纸,宣纸又可按照加工方法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拓印所使用的宣纸为生宣。生宣,又可按照制作原料比例,基本分为棉料、净皮、特净皮;按厚度,基本分为单宣、夹宣(二层)、三层;按规格,基本分为四尺、六尺、八尺。

2.特征

(1)按制作原料:由于宣纸制作原料的不同,其适用的拓印目标也不同。棉料宣纸,孔隙分布均匀,吸水性好,是制作“乌金拓”的首选;净皮与特净皮,含有大量的青檀皮纤维,润墨性好,比较适合制作需要表现画面层次的画像石及浮雕[9]。

(2)按厚度:在选择宣纸的厚薄时,要依据拓印面起伏程度进行筛选。拓印面起伏较大时,厚纸较为合适;拓印面起伏较小时,则应尽量选用薄纸。比如:在制作画像石拓片时,就可以选择夹宣;在制作减地平雕线刻(图2)的拓片时,就要选择最薄的单宣。

(3)按规格:根据测量好的尺寸,选择规格最合适的宣纸。拓印面较小时,要提前裁纸,裁出的宣纸一般要比拓印面周边大出3~4厘米;若拓印面较大,要进行纸张拼接,拼接时则要注意拼接方法的合理性,秉持接缝少且规整的理念。

图2 减地平雕线刻壁画及拓印效果(打虎亭汉墓 收租图)

图3 主要的拓印工具

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宣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制作出的拓片质量较差,还有可能破坏拓印物的原貌。

(三)拓印工具

根据拓印工具的用途,需要准备的工具可分为:清理拓印目标工具、贴纸工具、上色工具、辅助材料(图3)。

1.清理拓印目标工具

清理拓印目标的工具,指的是清理拓印目标附属物所使用的工具,基本工具有湿毛巾、竹签、稀释材料。湿毛巾,其用途为是清理拓印面的尘土,主要用于较容易清理的部分。竹签,主要用于清理拓印面凹陷部分。稀释材料,主要用于稀释拓印目标表面的钙结核,尽量使拓印面接近原貌,需要注意的是,在清理时不仅要清理拓印面,还要清理拓印面周围影响拓印工作的附属物。

2.贴纸工具

较为常见的贴纸工具,有棕刷 (也叫鬃刷)、砸刷、木槌。鬃刷、砸刷,都具有加固纸张的作用,其区别在于鬃刷是将宣纸平展地附在拓印面上,砸刷则是在此基础上对纸张进行加固。木槌,是对局部未能涉及的位置进行加固,在使用时要夹垫软质材料,避免其与纸张直接接触,尽量减少对拓印面的损伤。

3.上色工具

上色工具俗称“扑子”,也叫“拓包”。扑子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拓印目标的平整度及尺寸规格确定。按拓印目标的平整度,扑子基本可分为软扑子、硬扑子两种,软扑子主要是针对工作面相对不平整的拓印目标,硬扑子则针对工作面相对平整的拓印目标。在选择扑子的规格时,可根据单个拓印目标的大小,选择扑子的大小。有时,一张拓片需要准备多个扑子,对拓印面的不同区域上色。墨板的主要作用是向扑子上加墨,采用拍、揉等方法使扑子工作面墨汁均匀。

4.辅助工具

以上为拓印过程中常规的准备工具,另外,还有特殊用处的辅助工具。如:在制作铜钱等小件物品拓片时,则要先对拓印物进行固定,可以准备些橡皮泥作为支架,用于加固;在制作大幅拼接的拓片时,则要准备黏合剂防止接口处断开;在天气不好时,可以准备吹风机或电风扇加快宣纸干燥;在外界环境过于干燥时,局部可能会绷起,这时需要准备喷水壶,对该区域重新打湿加固。

制作过程及方法

(一)贴纸

贴纸方法,按纸的干湿程度可分为干上法、湿上法。在选择贴纸方法时,要结合拓印目标的规格及工作环境作灵活选择。在使用这两种方法前,还要先叠纸,就是将选择好的纸张折叠成方便携带的小块,折叠方法可根据贴纸方法选择。湿上法,第一个步骤是洇纸,将准备好的宣纸浸入水中,待充分吸水后,将纸张中多余的水分挤出。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宣纸的湿度至关重要,若过干,则很难完全贴合拓印面;若过湿,则加大贴纸难度,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干上法,则较为适合室外,直接将干纸附在工作面上,然后用水打湿。打湿时,要注意控制湿度和尽量使纸张湿度均匀,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最后制作出的拓片效果。湿上法的优势,在于贴纸速度快,湿度适中,较容易晾干,提高工作效率;劣势在于实际操作困难,它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合室内操作。干上法的优势,在于对环境的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其劣势是纸张的干湿度不好把握,且易褶皱,影响拓片质量。

(二)加固

要将宣纸与拓印面完全贴合,使拓印面的内容通过凹凸的形式透过宣纸显现出来。现在,主流的加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纸张上附一层布,直接用砸刷捶打加固;另一种,则是用鬃刷直接在纸面上来回刷,使宣纸与拓印面完全贴合。前者,加固过程时间较短,工作效率相对较高,但捶打只适用于质地较好的石质材料,并且对拓印面有损伤。后者,加固过程时间相对较长,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其适用面更广一些,同时对拓印面的损伤也更小一些。二者相比,笔者更推荐后者。加固时也可以采用辅助工具,如白芨、糨糊,用于加大宣纸与拓印面的贴合度,还可以用软质的木槌对局部进行加固。

以上两种贴纸方法,仅适用于平面碑刻、浅浮雕等拓印面起伏不大的拓印目标。制作起伏较大的高浮雕拓片,由于纸张需要要完全贴合拓印面,高浮雕的表面积要大于纸张的面积,在贴纸时要先将宣纸断开,将其贴在需要上色的位置,然后用湿毛巾直接按压。制作较小的拓片,也可以选用湿毛巾直接按压的方法进行。比如,在制作铜钱及铜镜拓片时,可直接用大小合适的干纸,贴纸后用湿毛巾直接按压即可。

(三)上墨

上墨,也叫“扑墨”,墨汁通过扑子,将拓印面的内容显现在附在其表面的宣纸上。待纸张八成干时,即可上墨。在上色过程中,要注意由上至下、由左到右逐层上色,上完一层确认晾干后方可继续,上墨时需注意的是墨色必须均匀。平面碑刻,按拓印目标的墨色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即蝉翼拓、乌金拓。蝉翼拓,上墨色淡,适用于平面线刻,能表现出拓印面的纹路即可。乌金拓则相反,其拓片色浓,有光泽为最佳,此法主要针对的是平面阴刻。浮雕,是通过墨色的浓淡,表现其层次感。特别要注意的是,人物裸露在外的皮肤部分,墨色要比身体墨色淡,如脸、手等,眼睛墨色则要比脸的墨色重[10]。(图4)

(四)揭取、存放及注意事项

1.揭取、存放

待整体上墨结束后,要对拓片进行最后的审查,确定各处没有遗漏就可以将制作好的拓片揭下。从拓印面上把拓片完整地揭下来,是拓印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揭取过程中,必须保证拓片的完整性。不同的拓印目标,其揭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平面阴刻,从窄的一侧揭向另一侧即可。多张拼接的大幅拓片,要注意拼接缝的叠压关系,尽量从压在下面的纸张处开始揭取,若遇到揭取不下时,要耐心处理,切不可心急,一定要把每一片都收集回去,以方便后期的整理工作。揭取后,要做好记录工作,放置于干燥处,不能挤压,防止拓印内容由于过分拉伸,挤压变形。拓片如果长期保存,最应注意的是防潮、防霉、防蛀和防鼠等,要保持房间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湿度,定期检查拓片并杀虫,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注意事项

拓片揭取后,要保持拓印面的整洁。总而言之可用一句话概括:“不留黑白损器物。”[11]黑,指墨。白,指纸张纤维。要避免墨迹、宣纸纤维遗留在拓印面上。墨里含有大量的体积很小的碳分子,渗透力很强,可逆性差。若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文物表面的污染,且难以去除,破坏干涉外表感官,有碍观瞻。另外,其易吸潮并使含有的成分分解产生霉变等,对文物可能造成更大更严重的破坏。

三、存在的问题

拓印技术,拥有一套完整的操作链,环环相扣,由于其操作对象的特殊性,任何一环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对拓印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4 三尊佛造像

然而,拓印技术诸多方面现今并未尽如人意,都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传承的方式。虽然拓印技术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但由于从事拓印工作的人员在传承过程中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并没有将该技术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即便是到了今天,拓印技术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这样的传承方法也局限了拓印技术的发展进程。其次,是传承人员年龄梯队结构的问题。拓印技术属于较冷门的技艺,相较于其他技术门类,人力资源偏少,且整个制作过程为全手工操作,繁琐枯燥、费时费力,工作环境恶劣,再加上其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拓印人员的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并没有形成科学的传承梯队。近年,笔者所见到的技术娴熟的拓印人员,年龄基本都在50到60岁之间,不科学的年龄梯队,也阻碍了拓印技术的创新与自我完善。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拓印技术在本该发扬光大的时代里萎靡了。

猜你喜欢

拓片拓印纸张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让“拓印”走进美术课堂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夺簋铭文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1月)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魅力拓印,拓印美丽
纸张黑白变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撕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