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农要“嘴上多”更要“手上多”
2018-12-26朱江
朱 江
中央连续多个一号文件“支农忙”,各种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推出,各行各业支农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态势,其中,金融支农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同时,笔者在基层调研也发现,一些金融单位支农政策只是“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一些单位严重缺少金融“多面手”,更是制约了金融支农效能的发挥。
调查发现,金融支农的“多项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给力”和完善。
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培育农村微小金融机构服务的机制,特别是应该强化小企业金融服务,确保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实现近距离地服务农户、微小企业。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应该将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征信系统快速扩展到农村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出现额度大额化、时间长期化、多元化等特征,一些特色金融产品,如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十保险”产品和“惠农卡”等金融产品应该大力推进,迅速扩大覆盖面。
优化信贷管理模式。一是在农业小额信贷管理上有新突破,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合审贷委员会,提高乡村干部贷款审批上的话语权,增强贷款地缘性,实现贷款调查、审批、发放全程公开透明,减少银行贷款盲目性。并落实贷款责任制,增强乡村干部贷款审查责任感。二是实行贷款动态发放模式。即在农户信用评级基础上,按信用等级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经审贷委员会同意,简化手续,可随时贷款,减免一切收费;实行利率激励政策,对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民实行优惠利率、定期提高贷款额度,对不讲信用农户实行浮动利率,削减直至取消贷款额度;对遭受天灾人祸的农民贷款减免利率并延迟还贷时间。三是加大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的信贷扶持力度,支持优质特色农业、农产品改良,对农业专业生产公司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农业信贷规模化效益,疏通农民信贷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产业屏障。
建立“三农”融资担保机制。一是建议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农村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推动省市县三级担保体系整合,扩大担保范围;二是各家金融机构积极尝试农用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突破贷款担保方式约束;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联保贷款业务和存货、林权、土地经营权抵押业务等权利质押业务;四是规范辖区内资产评估和抵押登记行为,降低农民贷款的抵押成本。
建立“三农”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一是地方政府拿出专项基金,对信用担保中心为“三农”担保产生的信贷风险,按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二是财政部门制订统一的“三农”贷款会计科目核算和拨各计提制度,大幅度提高计提标准;三是银监部门增加“三农”不良贷款容忍心度,督促各家銀行机构,有步骤建立“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促进稳健经营。
建立“三农”融资激励机制。一是政府部门在对金融机构年度工作考评时,加大对“三农”融资比重的考核分值,并与奖励资金直接挂钩;二是税务部门对银行发放“三农”贷款产生的收益部分实行单项减税优惠;三是上级部门出台专门的考核和奖励办法,确保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不因投放“三农”贷款而利益受损或收益低于其它行业。
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去完成,金融支农人员,特别是信贷支农人员,需要个个是“多面手”。
一、争当金融知识的宣传员:信贷人员长期奔跑于乡村之间,与农民朋友面对面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与农民交谈中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宣传普及银行产品业务和金融政策法规知识。
二、勇当风险把关的管控员:银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始终伴随着经营的始终,而贷款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风险关口的把控。因此信贷人员在每发放一笔贷款过程前要确确实实认真做好贷款调查和风险管控的分析。
三、当好致富的参谋员:农民致富愿望强烈,可不少农民找不到致富的方向,“投资随大流”,“有钱就盖房”,“重建祖坟显风光”,“先投资后学技术”等等,存在不少投资误区,没能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而是使财富缩水,甚至血汗打了水漂。信贷人员要当好“军师”,让农民的财富“鸡繁蛋,蛋繁鸡”,滚雪球般增长。
四、善当农民的理财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的“口味”也丰富了起来,除了传统的储蓄存款外,股票、债券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信贷人员应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为农民投资出谋划策,帮助农民理财,实现风险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五、甘当化解不良的协调员:由于种种原因,银行每年都会形成一些不良贷款,信贷人员长期在乡下跑对不良贷款户的实时情况十分熟悉,这就要求作好贷款户的协调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化解风险,盘活不良贷款。
六、当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科技是农业增收的第一动力,信贷人员不但要懂金融还要懂农业科技,做推广农业科技的行家里手,帮助农民选择经营项目,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架设沟通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桥梁,运用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加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循环,疏通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帮农户经营、助农民增收,促农村“脱胎换骨”变化,顺理成章地现金融与“三农”实体经济的良性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