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校党建真正发挥实效
2018-12-26刘贵花
刘贵花
【关键词】高校党建 实效性 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在深化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是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2018年5月,教育部党组围绕党建工作印发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两份文件,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效指导。对于高校自身来说,应结合新时代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工作开展的关键点,通过科学的计划和规范的实施来丰富党建工作的成果,确保党建工作发挥实效。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高校建设目标、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党建工作的思想性愈加突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思想性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先进性和实效性两个层面。首先,从思想的先进性方面来说,新时代的高校党建工作主要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层次优秀人才,只有通过先进思想的洗涤和滋养,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先进思想的人才,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进行先進的科学研究与探索。其次,从思想的实效性方面来说,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更加注重思想向行为方面的转化,即党员除了要积极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质,最终外化为日常的行为方式,作为指导自己日常教学、科研等工作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展现出其思想的积极断口实效性。
党建工作的自觉性明显提升。自觉性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呈现出的鲜明特点和要求,即党员要自觉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并在实践中运用,切实提升自己的工作实效。在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环境日益开放的条件下,党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党建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表个人的见解,展示自身的才华,从而彰显自己的党建觉悟。同时,为了保证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与时俱进,党员应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与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经历,从而获得更多更有益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制约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升的主要因素
高校党建工作的积极意义在于培养大批优秀的党建人才,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的发展需要。就目前来看,制约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党员之间思想觉悟存在明显差异。思想觉悟是影响高校党员对党的先进思想、理论理解和应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党员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党员对党建思想的领悟、觉察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不同党员对思想的理解和转化结果出现较为显著的不同。虽然一些高校通过定期的思想汇报来了解党员对党建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并适当地组织党员就某些思想发表自身的见解,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但由于思想与能力的层次性差异,以及学习研究内容的不同,党员的思想觉悟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与新时代党建工作开展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
党性教育重思想轻实践。长期以来,高校党性教育主要以党课为主,即组织党员学习相关课程,然后以思想汇报、心得体会和学习总结的形式提交所掌握的思想理论内容。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为党员提供党建思想理论内容的系统化学习机会,其明显的不足在于重视思想教育,弱化实践能力培养,最终导致党员在思想与实践方面出现失衡。虽然一些学校在党员评选评优时会适当地纳入实践性的指标,但这些内容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思想理论的分值,导致一些党员重视思想内容学习,轻视实践活动,最终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实践性效果。
党建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党建作为高校常态化的工作内容,除了要注意工作内容的丰富和工作方法的创新以外,还要注重工作结果的考核,以结果导向来进行党建工作的优化。但就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党建工作更多地重视前期的计划、组织和开展,对于最终结果缺乏高度的关注。虽然一些高校会在工作结束后进行理论学习结果测试,考察党员知识掌握的情况,但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无法准确反映出党建工作对党员实践能力的影响。此外,高校在党建工作考核的实施标准及考核结果的使用等方面缺乏规范性的制度文件,导致考核结果难以得到有效的运用。
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针对制约新时代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升的因素,高校党组织要结合党建工作开展的新形势,以效果为导向进行工作内容、思路和方法的调整与创新,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增进党建思想的交流互动。高校党组织要通过多元化的思想交流来解决党员思想觉悟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首先,基层党组织要开展常态化的党建思想宣传教育活动,除了通过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书面思想汇报等形式来强化党员对党建思想的理解以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党支部BBS等方式向党员推送新的思想理论内容,使党员有机会、有平台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其次,党组织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思想交流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开放式的环境和互动式的交流为党员提供思想觉悟提升的条件,使党员能够彼此交流学习,掌握党建思想的深厚内涵,增进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党组织可以根据上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就相关思想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理论与实践讲解,使党员能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掌握党建思想,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
打造知行合一的党员培养模式。高校和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构建完善的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党组织要充分提升自身的组织力,除了注重思想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外,还要加大党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广大党员能够切实感受到党建工作对自己知识和能力提升所产生的明显效果,进而提升其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度,强化其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其次,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要根据相关部门印发的文件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理论学习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党员培养模式,通过党建工作先进标杆、样板支部的遴选来为党员确定学习的榜样,以先进的模式引领党建工作高效开展。
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考核体系。高校要根据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完善工作考核体系,及时掌握党建工作开展的结果,推动工作的优化开展。首先,党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党建工作考核方案,并通过制度化的规定来规范考核工作的开展,使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党员的表现情况能够客观、全面地展现出来,为党建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开展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其次,要注重动态化考核原则的应用,将党员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并对各项指标在考核方面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把握考核体系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完善。最后,党组织要注重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的科学使用,除了将结果作为党员干部选拔、培育和任用的依据以外,还要将其作为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评判依据,以此来不断优化党组织在党建工作方面的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①陈荣武:《改革开放40年高校党建的历史衍变和重要启示》,《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10期。
责编/潘丽莉 胡秀文(见习) 美编/史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