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
2018-12-26肖振涛
肖振涛
【关键词】乡村振兴 治安防控 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在“大智移云”时代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亟需构建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打造平安乡村。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明确了新时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建设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是平安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与多样,对安全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平安乡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推行的一项长期性重点工作,而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工具以及手段,最大限良地克服自然、社会因素的限制,具有震慑和预警作用,能够减少乡村治安事件的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建设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乡村治理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此外,“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乡村振兴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乡村治理必须要适应与解决现实问题。而建设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乡村治安问题,对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当前我国乡村治安防控为何薄弱
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以家族聚集形成的村落为主,各类安全隐患较多,且防范困难。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乡村治安防控工作相应地也存在管区面积大、风险隐患多、排查和预警困难、防控成本较高等问题。
相关部门重视度不足,治安防控观念落后。构建现代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净化乡村治安环境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一些地区重视度不足。比如,有的地区的治安防控观念落后,以预防为主的常规性治理方式经常被忽视,导致乡村地区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率较高。加之宣传教育的不充分,村民自防意识薄弱,参与治安防控工作的热情不高。
乡村治安防控的主体力量被削弱。乡村治安防控体系是一个多元参与的复合体,一般可分为官方防控主体和非官方防控主体。官方防控主体包括公安机关、司法机关、专业防控部门等。非官方防控主体包括村委会、乡村巡防组织、家庭等。长期以来,非官方防控主体在处理和化解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乡村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些年,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乡村“空心化”问题出现,治安防控的主体力量被削弱。当前乡村的常住人口以老弱妇孺为主,受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限制,这部分群体的警惕性不强、自防能力较弱。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乡村地区逐渐普及,其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引发诈骗、盗窃等问题。可以说,犯罪路径的虚拟性和危机爆发的突然性,增加了乡村治安防控的难度。
乡村技防、物防落后,难以应对新问题、新挑战。从犯罪形式来看,近年来我国通过网络实施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犯罪传播途径与犯罪方式呈现出新特征,而乡村在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乡村治安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夜间照明设施覆盖面窄、网络及宽带覆盖范围有限等。其次,乡村治安防控技术手段落后。传统的乡村治安防控技术手段主要是在乡村主干道、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安装监控设施,以达到预防和震慑作用。但农村地区的技防设施普遍缺乏维护且质量较差,没有统一的规划,导致监控布点覆盖率较低,难以形成统一的治安防控网。可以说,当前我国的乡村治安防控技术手段仍停留在原始技术设施层面,缺乏对现代新技术的应用。
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障机制不完善。首先,缺乏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制度,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标准难以统一。其次,基层警力的不足以及社会性防控力量的减弱,使得乡村治安防控主体力量薄弱,难以形成治安防控网,预警效果不佳。再次,经费保障有待加强。最后,相关配套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较为困难。比如,缺乏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等。
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安防控体系
第一,完善乡村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设施。乡村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硬件层、信息数据层以及网络层。硬件层是构建乡村治安防控体系最基本的要素,基本硬件设施包括电网、宽带、交换机、智能终端、传感器、路由器、同轴电缆等。这些基础设备的有效链接与运行,构成了乡村治安防控体系的物质基础。信息数据层是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将监控探头、音频视频采集器、治安管理信息采集终端、各种信息采集仪等末梢化数据采集设备接入互联网,能够把信息传入数据库,进行实时监控。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基础网络设施对相关信息进行输入和输出,包括移动警务网、信息采集网、视频物联网、移动应用等。应综合智能手机的特性,借助现代技术进行乡村治安防控知识宣传、末梢化信息采集,提高乡村治安防控能力。
第二,构建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应用平台。应用平台应根据乡村治安状况和需求合理设计,一般由智能指挥、办公、监控三个运行环节、多个运行平台和运行系统构成。智能指挥是治安防控的中枢,其通过各个工作平台获取所需信息,进行精确研判,形成高效智能的值班体系。智能办公平台能够集工作信息流转、加工、使用于一体,使各个应用子系统有效连接,实现日常工作的高效处理。智能监控是智能指挥和智能办公有效运转的保障。运行平台主要包括智能基础管理平台、智能情报分析平台、智能影像应用平台、智能轨迹管控平台、智能手段应用平台等。通过对各个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够实现乡村治安的高效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治安防控体系相關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建设是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环境因素与建设条件。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内外诸多因素。因此,建设现代化的乡村治安防控体系不仅需要现代技术,也需要法律制度、人才供应、财政支撑、配套机制等方面的保障。
第四,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公安机关作为平安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准确把握乡村的现实情况以及犯罪的新特点,加大乡村治安防控力度,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聚焦资源整合共享、源头基础管控、整体合成作战等关键环节,努力推动乡村治安防控体系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乡村治安能力以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