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设非整合思路

2018-12-26周爽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精神压力复杂性痛苦

周爽

摘要由于客观世界复杂性和自身认知能力的欠缺,我们会出现“认知失调”,导致焦虑,不安和情绪化的症状出现。而“非整合能力”——即忍受情绪,认知复杂性的能力,就会帮助我们消除这种不适,同时接受生命和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围绕“非整合能力”,探讨这种能力的优势,具备的条件,以及如何建设以及的“非整合思路”。

关键词非整合思路 不一致

一、认知失调

(一)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这样一种精神压力/精神不适:个体可能由于同时有着两种或多种互相矛盾的信念、想法、价值观产生这样的精神压力;也可能由于同时采取了两种或多种包含了矛盾理念的行动产生这样的精神压力;也可能由于面对了一些新的信息,而这些新信息与既有的信念、想法、价值观冲突。”

(二)认知失调的起因

1.生命本身的复杂性:理性和逻辑不能解释一切问题。当我们在面对充满了未知和混乱的世界时,习惯用理性去认识这一切。我们渴望能够通过逻辑,努力将各种现象归纳进一种清晰明确的因果关系之中。如此感到安全,感到更舒服、平静。然而生命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理性和逻辑不能解释一切问题。这自然会引发我们的困惑和不解。

2.对安全感和平静感的渴求:渴望克服不一致性的冲动。认知一致性会产生平静感和安全感,而认知失调会造成紧张感。个体会由于这种状态产生不适,同时渴望立刻消除这种不适。个体会通过改变行为或改变认知的方式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自身的一致性。

3.简单的是非观:复杂认知能力的建立是漫长的。因为思考和成长都是纠结的,痛苦的,充满怀疑和矛盾的。简单的是非观是一种捷径,而复杂的认知能力经过痛苦的蜕变才能斩获。而很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经历经历这些痛苦。

(三)认知失调的影响

认知失调有它的副作用,这和前面提到的,它包含了一种“立刻调整行为或认知、以消除不适的冲动”有关。因为急于摆脱认知失调的焦虑和不安,人很容易变得情绪化。或者为了满足认知上的因果关联,做出@快速而绝对的结论。

二、非整合能力——承受不一致的能力

(一)非整合能力

2015年,心理學家雅各布·拉姆兰兹和雅艾尔·本雅米妮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非整合,他们补充解释道,这个概念的意思是“维持着的不一致”。“非整合”指的是一种“人类忍受认知/情绪上的复杂胜的能力”,表现在“维持不一致,承受矛盾、不连续(断断续续)、以及悖论,同时不感到紧张不适”。

(二)影响非整合能力的因素

1.拥有更多生命经验和广泛知识态度的人。拥有更多生命经验与广泛的知识和态度的个人,更频繁地置身于矛盾与不确定之中,因此他们会更好地掌握非整合化能力。就像在我们的印象中,年龄时常与智慧、宽容紧密相关。受更高等的教育的人往往会面对更为艰深的概念或更为复杂的体系,因此为人提供了运用非整合化能力的额外机会。

2.与创伤事件无关,与对待生活的态度有关。非整合化能力强的人更愿表达他们所经历的积极的生活事件,而且谈论到消极的生活事件时也是采用“有利有弊”的态度。

三、如何建设非整合思路——提升自我承受“不一致”的能力

(一)接纳事物及生命复杂性

当我们对发生的事感到困惑和不适时,无需急于动用原有的认知方式去寻找潜在原因,而是冷静地去认识矛盾本身。若这矛盾难以解决,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人性和世界的无法完全被解释的复杂性,接受它们,允许它们存在。

(二)保持整体性眼光和全面评估方法

当陷入痛苦的处境中,人很难看到其他的事。不要执拗于当前的冲突,回忆那些共享的美好时光,一起克服的艰难时刻。同时要谨慎于过分乐观和不现实的评估。

(三)保持灵活而开放的生活态度

不要过分依赖于一套固定而刻板的认知体系去生活,努力获取更为灵活和开放的生活态度,能够包容事物的矛盾与冲突。

以上,面对人生和人性,我们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得出结论是极其不负责的。然而复杂的认知能力是需要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斩获。在我们形成这种能力之前,我们显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体验过程。然而,当我们能意识到,高尚与卑鄙,善良与邪恶,爱与伤害都存在于一个人的体内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去接纳世界复杂,去接纳矛盾的人性并且感到舒适,这个时候就具备了非整合能力。非整合能力强的人能包容万千并拥有良好自愈能力。这种人比较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了解生活后仍然热爱生活的勇士。

猜你喜欢

精神压力复杂性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分担痛苦
一张图就能自测精神压力?
痛苦力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怎样控制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