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电厂隧道清淤作业安全管理浅析

2018-12-26何壮才曹新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核电厂安全管理

何壮才 曹新星

摘要核电厂隧道清淤作业可能存在六类事故风险,通过对事故风险的分析,梳理出可能造成事故危害的主要因素。根据事故风险的因素特点,从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两方面总结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保障核电厂隧道清淤作业过程管控安全,降低隧道清淤作业群死群伤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核电厂 隧道清淤 安全管理

近几年,随着气候及海洋、河流环境的变化,各类海生物异常爆发,取水口堵塞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核电厂安全相关系统,甚至导致机组降功率、跳机乃至停机停堆。为保证隧道清淤作业安全可控,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管理措施,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保证隧道清淤作业安全顺利完成。

一、隧道清淤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隧道清淤作业主要工序为:关闭隧道两侧钢闸门——隧道内积水抽排——采取通风措施一人员、设备进场——淤泥、海生物清理及倒运—一人员、设备退场。

通过对作业工序分析,隧道清淤作业主要存在六类事故风险:中毒窒息、火灾爆炸、淹溺、触电、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等。据统计2017年,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53起,死亡62人。其中,高处坠落造成21起29人死亡,触电造成12起12人死亡,淹溺造成1起2人死亡,窒息造成1起1人死亡。高处坠落和触电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事故总起数的40%和23%,死亡人数分别占到死亡总人数的47%和19%。由此可见,隧道清淤作业不但安全风险类型复杂,而且危险程度高,是大修项目管控难度较大的作业项目。

(一)人员中毒、窒息风险

清淤作业的作业面位于距离地面较深的隧道内部,主要工作内容是清理隧道内侧墙壁上的贝类及底部的淤泥、杂物等。

根据气体仪表检测得知,在未采取强制通风的情况下,隧道内空气状况非常恶劣。氧气含量不足,空气中含有毒有害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随着隧道内的海水不断被抽排,附着在墙壁上和地面淤泥中的海生物逐渐死亡,动物的尸体腐烂分解出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清理过程中,被掩埋在淤泥里、贝壳里的有毒有害气体将被不断释放出来,进一步恶化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

(二)火灾爆炸风险

隧道中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瓦斯),来源于动物尸体腐烂和粪便分解。甲烷爆炸极限为5%-15%,作业过程中遇到点火源,在满足火灾爆炸的条件下,极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从而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可能产生火源的因素主要有:铁质类的铲子在作业过程中与墙壁碰撞、摩擦产生的火星;使用的照明、抽水设备因线路故障产生火星。

(三)淹溺风险

作业期间,为隔离隧道两侧海水,创造清淤作业条件,隧道两端的钢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的整个隧道被两侧海水包围状态。若海水将涌入隧道,造成人员淹溺。可能造成隔离失效,造成海水倒灌风险的因素主要有:闸门长期处于单侧受力状态,海水压力造成钢闸门倒塌;由于闸门密封胶自身质量或破损问题,在两侧压力巨大压差作用下下,将迅速涌入大量海水;因地表水、闸门密封不严密等原因,海水渗漏,隧道底部处于积水状态。

(四)人员触电风险

因地表水、闸门密封不严密等原因,海水渗漏,隧道底部处于积水状态,为保证积水不上涨,作业过程,需长期在隧道检查井底部放置潜污泵进行排水。抽水设备使用的是380V电源,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因设备漏电,可能造成触电风险。可能造成人员触电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潜污泵电源线破损漏电;潜污泵外壳带电,保护接地失效,人员触碰到机械外壳。

(五)起重伤害风险

隧道内所清理的垃圾通过吊车或行车吊出,此项吊装作业持续整个清淤周期。吊装过程,可能造成人员起重伤害事故。可能造成起重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为及时清淤淤泥,超负荷吊运;指挥人员位于隧道底部,与地面吊车司机距离较远,且现场环境吵杂,可能出现信号不明情况;吊物捆扎不牢固,造成吊物散落伤人;起重指挥失误;人员误人吊装隔离区域。

二、隧道清淤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核电厂隧道清淤作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很多,针对隧道清淤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结果,从技术、管理两方面着手,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养,完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防范隧道清淤作业伤亡事故。

(一)技术措施

1.强制通风,保证空气质量达标。

为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达标,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布置矿用隔爆型压人式对旋轴流风机,从隧道两侧分别进行强制送风和排风。

2.建立安全可靠的安全通道。

隧道底部距离地面较高,人员上下通道和逃生通道是清淤面临的又一个问题。作业过程中人員乘坐吊篮上下和直爬梯作为逃生通道,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要求。攀爬的危险胜大,攀爬过程人员需经过闸板漏点,海水既会淋到梯子上造成钢管湿滑,又会淋到攀爬人员身上影响人员攀爬,增加攀爬的危险性。

为创造可靠的安全通道,应预制旋转斜爬梯,并安装在检查井口,作业人员通过旋转爬悌安全、便捷出入隧道。

3.合理布置管线。

隧道内管线主要有排水管、电缆,为保证管线布置不对固定设施和作业造成影响,布置采取以下措施:污水泵排水管不得接触或靠近安全通道,避免因管线震动对爬梯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避免排水管漏水造成通道踏步湿滑;污水泵的电缆减少于周边物体的触碰,与墙面棱角、护栏钢管触碰处应设置绝缘垫片,避免划破漏电。

4.配备足量应急救援设备。

隧道清淤作业安全风险极高,应充分考虑人员出现危险情况下可能用到的应急救援设备,采取以下措施:作业现场常驻应急救护车、消防车,以备第一时间采取救援行动;建立应急救援器材存放点及清单,并每日清点、检查器材的状态。应急救援器材包括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氧表、正压式呼吸器、救生衣、防毒面罩、担架、强光手电、雨靴、对讲机、安全带等。

(二)管理措施

1.方案审查论证。

施工方案是指导隧道清淤作业的指导性文件,作为施工作业过程存在可能存在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查论证是保障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方案正式生效前,参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查论证,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提升方案的权威胜、可执行性。

2.作业前认真进行危害辨识。

作业前组织专业人员对隧道清淤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根据辨识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采用LEC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该评价方法为半定性半定量法,是施工作业危险源评价常用的方法。即风险分值(D)由事故发生的可能胜(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及可能造成的后果(C)三个因素乘积决定。辨识评价结果如下表

3.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

根据隧道内潮湿、照明不佳、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作业人员进入隧道标准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一体水裤、过滤式防毒口罩,、照明头灯、反光背心。

4.作业许可管理。

严格实施高风险作业许可管理,作业前提交高风险作业许可申请,经归口处室审核、安全监督部门安全审查、主管生产副总批准后许可证生效。根据高风险作业许可要求,作业单位应在作业前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的要求逐项核查每项措施落实情况,经作业负责人核查满足要求后具备作业条件。

5.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人员。

在安排作业时间及作业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劳动强度、作业环境等因素,采取下列措施:不得夜间作业;每班次作业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班次进入隧道人员不得超过9人。

猜你喜欢

核电厂安全管理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管嘴堵板研发和应用
PHM技术在核电厂电气系统中的探索与实践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我国运行核电厂WANO 业绩指标
我国运行核电厂WANO 业绩指标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