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传志反思联想还能重回“PC之王”吗?

2018-12-26水中玉

中外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杨元庆柳传志联想集团

水中玉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输了。”

前不久,柳传志在联想集团内部的讲话中首度表达了反思之意。他坦承:联想的确面临着严峻、尖锐的挑战。“从内部来讲,联想的工作有失误。”

前諾基亚CEO奥利拉说过一句经典的反思之语:“我们没有敝错什么,但我们输了。”很坦诚,但很遗憾:直到输了,还没有看清输在什么地方——众所周知的是,当年诺基亚因为习惯了坐享传统手机红利,而错失了智能手机引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相比于诺基亚CEO的“执迷不悟”,柳传志如今面对联想的困局,已然五味杂陈,但他的认识是清醒的:“面对失误,联想一定要有一个非常虚心的态度,要直面现实,要认真的、反复的复盘,去寻找自己的问题。”

一代IT巨头联想,在柳传志的“运筹帷幄”中,凭借早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崛起,迅速壮大,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但在2000年之后进入“多事之秋”,一度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起伏伏。幸好,姜还是老的辣,联想后来在柳传志的“幕后操盘”中依然活着;不幸的是,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科技公司群雄并起,驰骋江湖,而身为传统PC的联想,却没落了……

联想犯了什么致命错误?

联想取得的江湖地位,以及今天的衰落,均与创始人柳传志脱不了干系。

1984年,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进入不惑之年的柳传志,怀揣着20万元,带领十余位科研人员,在北京创立了一家公司,这就是日后的联想集团。“当时实在是不知道干什么好,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和很多“下海”的人一样,柳传志在初创期就面临选择的茫然。那时候,“投机主义”占多数。不过,后来由计算机专家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做成“联想汉卡”以后,联想算是找到了生存的法宝。

然而,到了1990年代初,面对IBM、康柏等这样的外国庞然大物的涌入,联想如一个“小舢板”,根本拼不过他们。“有高科技产品,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只有卖出去,才有钱。”当时的柳传志,开始主张进行贸易营销驱动策略,而倪光南坚持技术导向。联想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这就是著名的“倪柳之争”。其结果,当然是柳传志说了算,主导联想走上了“贸工技”道路。这个转折点,也成为联想日后备受争议的“原罪”。

业界经常有人拿华为和联想作比较,一个“技工贸”,一个“贸工技”,成就了两家战略路径不同的公司,也注定了联想在后来与华为拉开巨大差距的命运。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崛起的企业,在中国不在少数。可以说,包括联想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成功靠的是机会主义,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成功以后的梦想,无不是“做大做强”。公开资料中,很多年前,还在长江商学院教书的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问柳传志:“未来联想想做大还是做强?”柳传志犹豫了一阵儿,回答:“还是做大吧。”

联想是越做越大了,数年前,联想打败戴尔、惠普等一众国际PC巨头,坐到了全球PC老大的宝座。然而,大的背后却没有真正的技术实力。特别是在研发投人方面,10年间不及华为1/10。

身为企业的领军人,在给企业定调上,他的战略决策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在联想取得引以为豪的商业成功以后,柳传志的选择却仍然彰显着“投机主义”的痕迹。要知道,大而不强是中国企业的通病,而缺乏技术支撑的“庞大”体量无法比肩世界巨头。

联想为什么会走下坡路?

以柳传志的创业初心,联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第一批高科技企业,理应扛起振兴民族工业的大旗。如果发展方向对路,到今天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的惠普,中国的松下,中国的大众,中国的三星,甚至和华为并驾齐驱。但现在显然不是。

干不过巨头怎么办?

联想的策略是买买买!众所周知的是,被推上CEO位置的杨元庆,在2004年12月成功主导了联想与IBM PC业务的合并,史称“蛇吞象”式跨国并购。

在少帅杨元庆的操盘下,联想买了“大象”,总算为民族品牌争了一口气。尽管在当时很多人不看好。但是,在此后的几年中,联想对收入囊中的IBM PC业务的消化几经曲折,文化不适,外资高管撤换,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联想全球业务大幅亏损,以至于退居幕后的柳传志不得不重新出山,重拳出击,执掌下滑的联想。好在2011年联想开始恢复元气,柳传志再度将联想的未来交于杨元庆手中。此后几年,稳健的杨元庆_直让联想集团保持着比较好的利润增长,到了2013年,联想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跃居全球PC第一。

也许是有了成功拿下IBM PC的壮举,此时的杨元庆,志在必得,在联想手机业务毫无起色之际,再度出手“买买买”策略。于是就有了2014年联想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战略性举措——显然,联想迫不及待地要拓展移动业务。因为PC电脑已经江河日下,联想面临空前的利润增长瓶颈。

但事实是,杨元庆失策了。移动互联网领域早已是浪潮翻滚,智能手机也已变成了竞争的红海,刀刀见血。而收购一个没落品牌——摩托罗拉都拯救不了的,你联想还能指望借助它搅动手机江湖吗?

无论是创始人还是CEO,都是掌控企业方向的领导人,战略眼光、远见卓识无疑是决定企业未来走向的关键要素。收购IBM甩掉的PC(没落产业),买下摩托罗拉不要的手机品牌(鸡肋产品),先不说做的好不好,就战略决策而言也已经是败笔。

被柳传志委以重任的杨元庆,真的是合格的CEO吗?这个质疑声似乎一直存在。如今年事已高的柳传志想必心有余而力不足吧。设想一下,假如当年被选中的CEO不是杨元庆,而是郭为,今天的联想会怎样?

联想还能打翻身仗吗?

2018年2月1日,联想发布2017/2018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数据显示:联想集团营收规模129.3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同比增长6%,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10%。财报终于好看了点,这个成绩可以让杨元庆透一口气。

这是2014年以来,联想收获的一个较为理想的丰收季。但从外部环境来看,如柳传志所认识到的:“联想仍然面临挑战,挑战来自于这个时代是个多维不确定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崛起的时代。”连BAT座席都变了,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也要展翅高飞了,而身为巨无霸的联想却明显落伍了,柳传志当然不甘心!

事实的确是,这几年,作为联想目前最核心的业务,PC却一路呈现颓势,尤其在2017年上半年被惠普反超,联想失去全球PC老大位置。话说联想几经折腾(包括内部组织频繁调整,高管离职动荡),全球IT厂商历经几次洗牌,联想始终没能拿得出“新业务”来应对时代的更迭。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就是致命的挑战!

“大象”垂垂老矣,联想还能打翻身仗吗?想想都难!

再次借用德国媒体在评价柯达倒下时的那句经典评语:“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为什么会落伍?

同样身为企业的掌舵人,任正非—直高喊“奋斗”,结果华为一骑绝尘,冲到了6000亿元营收大关;张瑞敏不停地“折腾”海尔,自我变革让海尔成为时代的企业。反观联想,做了些什么?而作为联想集团创始人,且一直“退而不休”的老将,柳传志带领联想过关斩将,一路走来究竟犯了多少错?

每个企业都会犯错。柳传志说:“很正常,没失误才不正常。”好饭不怕晚。当下,联想是该一边直面现实,一边厉兵秣马了。

责任编辑:史亚娟

猜你喜欢

杨元庆柳传志联想集团
周光召的大气度
中国“IT教父”功成身退75岁柳传志告别联想
柳传志也曾脾气大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联想集团内部控制效果
杨元庆兼百度董事
从一个业务员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