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校园暴力的法律防范研究

2018-12-26赵煜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4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新时期

摘 要 校园暴力是指不符合正常规律的、违反基本修养的,对人身和精神造成攻击的行为,一般发生在校园,或是发生对象为校园人员。以往的校园暴力,多为人身伤害,后期精神伤害更为严重,无论哪一种,都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本文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和特点出发,介绍对校园暴力的法律防范,希望能够尽微薄之力,早日消除校园暴力,给学生一片蔚蓝成长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

关键词 新时期 校园暴力 法律防范

作者简介:赵煜,山东省沂南县第二中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075

校园暴力的问题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校园暴力的形式发生着变化。其实相对而言,校园暴力的人身伤害形式,是容易发现的,也是容易制止的。但是新时期的校园暴力更严重在对人的精神伤害,是不自觉的,“施暴者”更可能是无意识的,甚至不是个人,而是群体的“无意识”。这样的伤害其实更为恐怖,是无形的,往往只有爆发出来才能意识到,但通常情况下无法弥补。基于此,新时期的校园暴力有不同的定义,从肉体、物理的伤害行为拓展到对学生“强制控制导致的伤害”以及语言伤害等等。校园是学生成长、学习、实现自我理想的地方,不应该存在如此现象。应引起社会、校方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纳入日常工作监管项目之中,并灵活手段,对其进行更好的监督和管理。

一、新时期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为何会产生校园暴力,它会在怎样的土壤中“滋养、生息”,明确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校园暴力是普遍的,须正视。有人说校园暴力是某教育体制下滋养出的,其实并不正确。在世界范围内,多样化的教育体制下,校园暴力依然存在。例如据美国校园暴力的相关数据统计,虽然当下有下降趋势,但是依然存在,从2005年的2.8 %上升到1992年的4.8%,而后出现下降,到2010年时,有100多万的学生受到过校园暴力的伤害;同样,在日本,2004年,有1900起校园暴力的事件发生;在法国,校园暴力中也有使用枪支的事件。因此教育体制并不是其滋生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放在最前面,以作为原因分析的前提。同时也能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校园暴力层出不穷,形式也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对学生正常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威胁生命安全。本来是一片学习的净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令人惋惜和痛心。但也只有冷静、正确地分析原因,才能做到真正的解决。

(一)社会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动荡、变革的关键时期,学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传统教育中的以家庭伦理教育为主,到“取得好成绩为主”,到目前正在逐渐改善的“以人为主”。“取得好成绩”的教育,过分重视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也只停留在学习成绩层面,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管理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学生和教师、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相对而言有深刻的转变。

社会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今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风气盛行,人们在生活中以暴力解决问题习以为常。很多青少年在家庭中遭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会实施到同学身上。另外,社会上一些小混混和不良青年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性、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社会原因还包括报刊、网络、广播等造成的影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些电影中的暴力行为,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特别假借“正义”的名头,做一些错误的事情,还以为非常有成就感。

(二)家庭原因

家庭原因在社会原因中也有所提及,就是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宝贝的,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甚至是不合理的。造成他们顽劣、不懂得尊重、任性、自负,甚至是暴力的行为。还有的家长采用的是“暴力教育”方式,对自己的孩子实行“打骂式”教育,对孩子身心的影响更是恶劣。他们也学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就会成为施暴者。同时若孩子性格孤僻,也很可能成为“被施暴者”,同时遭受两方面的伤害,甚为严重。也有的家长是放任式的教育,这样的部负责人向行为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家庭是学生个性成长,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不科学、不自由、溺爱等环境都不利于孩子成长,亦会滋生校园暴力行为。

(三)校园原因

学校的教学理念同样关键,如果错誤或是偏离,也会出现不良的教育后果。校园暴力发生在校园,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地方,若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水平,甚至有“成绩好”三个字来原谅一切行为,或是给予特殊待遇,会伤害其他同学的心,导致校园暴力。或是因为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忽视了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也会因为法制观念淡薄、人情淡薄等,造成不良后果。

(四)法律原因

其实认真分析以上三种原因,都可以和法律原因相关联,社会中无相关法律约束,生活中无相关法律指导,校园中无相关法律督促等等,或是法律实施不到位。因此真正从法律层面分析,其它方面辅助,是有助于校园暴力问题解决的。立法方面缺位,校园暴力方面的法律规定并不健全,虽然在《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均有所提及,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数只是对校园暴力进行了概念划分,但是实操性弱;执法方面缺乏力度,校园周边的网吧、游戏厅等火爆,虽然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出入,但实际并未完全做到,在这些场所也是最为容易引发校园暴力、打架斗殴等事件。而且网络资源的监控也未做到位,如今社会网络发达,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各色各样的事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校园暴力,而这方面的执法力度较弱。

二、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

新时期校园暴力有哪些特点和形式,只有准确分析,才能够找出潜在的因素,将一些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使其不会发生,或是大大降低伤害。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发生了许多变化:低龄化,随着社会发展,网络资源和信息的发达,学生的心智成熟较快。原本应该发生在年级稍长的学生之间,但是近年来,发生年龄降低。目前占52.99%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高中阶段”,38.44%的学生认为多发生在“初中阶段”,初中阶段的发生比例明显增加;侵财性,社会经济越是发达,对金钱的欲望也越多,现代社会的“拜金”气息浓厚程度有增无减,特别是一些奢侈品在校园内的充斥,导致学生之间攀比心过于严重,而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就会想一些“歪门邪道”,从而去侵夺别人财产,成为校园暴力中非常常见的形式;随意性,未成年人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实施校园暴力也通常是冲动,特别容易因为看别人不顺眼,而对其拳脚相加,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暴力习惯。另外实施时间也比较短,通常没有计划性,最为常见的可能也就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难以察觉。所以这种随意性很难控制,但同时也必须更好地监控,不然会酿成大祸;团伙性,校园暴力,通常是团伙性质的,因为学生本身就容易形成小团体,团体内部也更容易受到影响,这都导致目前校园暴力“团伙作案”屡见不鲜;冷暴力:这一特点的校园暴力也是近年来出现的,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严重程度不亚于身体伤害,而且是无形的,是渗透式的,其攻击往往无法察觉,更能管控。

三、新时期校園暴力的法律防范措施

(一)完善校园暴力的相关立法

校园暴力事件能够反映出,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问题,而只有建立完善防范体系,明确责任,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校园暴力这一现象。让大家一触碰就能感觉到疼,就会“缩回手”。目前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让一部分实施校园暴力者“有恃无恐”。因此要针对这一年龄段做一些法律上的修改和规定,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必须要负责任。如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在固定场所内进行观察、监督和改造,同时必须有父母的参与,弥补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不能推卸的责任。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仿照美国,先制定一些专门的法律,经过实施、修改后再制定专门的法律,最快速解决问题,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法律实施的严谨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增加“冷暴力”条款,去约束心理暴力。当然这方面更需要日常教育者的关注,法律上的约束力还是比较弱。

(二)加强教育的普法防范

无知不代表无罪,反而反映出更大的教育问题。普法应该从娃娃抓起,大量开展法制教育。特别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对法律知识进行形式的改变。如对小学生来说,可以辅助一些动画形象,从简单的对与错开始教育。再如初中生,可以辅助插图解说、漫画等形式。高中生除此之外,还可以阅读一些简单易懂的法律读物。而作为大学生来讲,可以实际分析一些案例,学习法律教材内容,真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马加爵的校园暴力事件令人惋惜,也在告诉每一个人,校园暴力的严重性和悄无声息性,而且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道德的教育是永不能停止的,而且必须高效、有作用。普法教育更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减少社会不良青年的数量。以小区为单位,开展普法教育,重点关注一些对象。可以将其作为社区指标,由社区工作人员完成,更加便利、直接、高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体验法庭,在课堂或社区开设模拟法庭,组织法律讲座、知识竞赛,和演讲等等。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法律、记住法律不是根本,而是要懂得正确地应用法律、法规,能够用做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三)加强校园暴力的执法力度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往往也是同龄人,对其严厉惩罚总是令人心疼。但是必须要忍痛去做这样的事情,才能逐渐减少校园暴力的数量,才能给孩子们一片成长的净土。因此执法部门要对学生周边进行整治,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要及时制止,严谨未成年人随意进入此类娱乐场所,一旦被发现,要严厉惩治。对于未成年人的错误行为要给出适当的法律惩罚,必须让他们意识到错误,才能够将伤害降至最低。

总之,新时期校园暴力的形式多样,发生原因也多样。法律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从法律立法、执法、普法等多方面入手,实现预防和惩治相结合,共同作用,清洁校园和学生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金一斌、贺武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0(9).

[2]史锦程.新形势下我国校园暴力预防与惩治机制探微.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1).

[3]张运萍.校园暴力法律防范机制构建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2).

[4]申寅子.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的特征及其防控路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7(11).

[5]郝博.校园暴力的成因及法律防控.法制与社会.2016(33).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新时期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