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26刘秀彩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后遗症康复护理脑卒中

刘秀彩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整体护理,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整体护理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中医整体护理;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a)-0210-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apoplexy

LIU Xiu-cai

First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ongchua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Longchuan 51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stroke. Methods Altogether 60 cases of apoplexy sequela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whole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29/3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70% (21/3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CM holistic nurs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apoplexy sequelae is of high clinical value. 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t is worth applying and popularizing.

[Key words] Holistic nursing care of Chinese Medicine; Stroke; Sequelae; Rehabilitation care

腦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若不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持续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疏通经络、醒脑通窍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主要原则,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肌力,但实施康复治疗时由于疾病本身的刺激易促使患者诱发一系列负面情绪,继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为此临床上建议实施心理疏导方法,以达到改善负面情绪,且提升治疗依从性的目的[1],本研究为了探究中医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2~88岁,平均(74.18±0.16)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5例,出血性脑卒中15例;疾病类型:肢体功能障碍15例,失语伴有吞咽功能障碍1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2~89岁,平均(74.20±0.19)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4例,出血性脑卒中16例;疾病类型:肢体功能障碍16例,失语伴有吞咽功能障碍14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脑卒中后遗症的诊断标准;②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③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疾病;②处于昏迷阶段;③认知功能严重受损;④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日常生活照料等。观察组给予中医整体护理,具体做法如下。①饮食护理: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加上年龄的增加导致身体机能发生退行性改变,护理需为其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以高蛋白、高纤维、低糖、低盐、易消化、粗纤维为主,坚持少量多餐原则,且根据辨证施膳,肝火旺者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葱、辣椒、咖啡等;阴虚者给予温凉食物,如小米、绿豆、墨鱼等;痰多者禁食生冷、油腻等食物;头晕目眩者给予红枣、阿胶、黑木耳等食物;长期卧床者给予高纤维食物,且适当行肢体运动,有利于预防便秘及深静脉血栓形成。②情志护理:患者经治疗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等,影响日常生活,且诱发一系列不良情绪,如自暴自弃、悲伤、抑郁等,护理人员针对以上现象需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以达到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的目的;可通过讲解康复成功案例为患者树立信心,必要时可邀请治疗成功患者现身说法,从而积极配合护理工作。③语言护理:若患者存在语言障碍,则需指导其练习卷舌及左右摆动,有利于恢复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除此之外,指导患者练习简单音节,且逐渐增加语言难度及数量,有利于增加大脑皮层对语言的敏感性。④中医理疗护理:a.耳穴埋豆。取神门、皮质下心、肝、交感、脑等穴位,贴王不留行籽,且在穴位上自行按压4~5次,5 min/次,3 d更换1次。b.艾灸护理。主要通过局部轻微刺激改善血液循环,尤其是对长期卧床患者,艾灸时嘱患者勿随意移动,以免灼伤皮肤,由专门护理人员进行操作,以轻微烧灼感为宜。c.按摩护理。主要作用于人体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活血通络之功效;指导患者每天被动及主动运动,如大小关节内收、外展、屈伸、旋转等,以达到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的目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总满意度。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2]。护理总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3个等级,十分满意、部分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部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脑卒中后遗症在临床上主要是指患者有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及吞咽功能等障碍,若不实施有效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日常生活能力,且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遗症治疗原则在于舒筋通络、醒脑通窍,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肌力,但由于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可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故在实施治疗的同时加入心理疏导方法,如情志护理等,有利于引导患者管理好自身情绪,从而达到增强康复信心的目的,因为患者只有保持平稳情绪、良好心态,才能提高护理依从性[4-7]。相关文献报道,情绪变化可对机体器官产生两种影响,即积极与消极,若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情绪发生波动,且反射于器官内,引起脏腑功能失衡,为此中医认为喜悦之情伤心、怒火之情伤肝、恐惧之情伤肾、忧虑之情伤肺、思虑之情伤脾,所以对该类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十分必要[8-9]。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存在身体屡弱等特点,极其容易受季节、昼夜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内阳气具有一定抵抗邪气能力,但阳气可受早晚时间的影响,继而出现差异性,如白天症状不明显,晚上持续加重,为此需对该类患者加强夜间巡视次数,且实施生活护理,如春季指导患者以补肝为主,夏季以补心为主,秋季以补肺为主,冬季以补肾为主;除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早睡早起[10-12]。

实施康复护理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四肢运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且配合医生操作;同时鼓励患者接受被动运动,尤其是半身不遂患者,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待其进入康复训练阶段后可指导患者自主锻炼,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训练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必要时可加入语言鼓励、支持等,有利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13-14];除此之外,可通过针灸、中药熏洗等方式治疗护理,以达到促进阴阳协调的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且进一步发挥康复训练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冯娜[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中医整体护理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红.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3):174.

[2]郭威威,王利,魏盼.中风病患者中医整体护理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6,48(8):72-74.

[3]陈淑艳.整体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作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150-153.

[4]王雪,洪利.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8):1352-1355.

[5]蓝彩红.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康复护理效果评价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119-120.

[6]扬勇萍.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178-179.

[7]黎杰,何振雄,伍忠荣.腹针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遺症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18(5):102-104.

[8]范学科,郭林.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32(5):428-430.

[9]王继刚.生半夏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1):79-81.

[10]刘道龙,姜德友,褚雪菲.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8):1068-1069.

[11]刘艳阳,刘佩军,郑艳华,等.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研究概述[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6):569-572.

[12]胡小军,余长江,沈玉杰,等.针刺回阳九针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19(1):78-80.

[13]金煜.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113-114.

[14]代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后遗症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2):1511-1513.

[15]冯娜.中医整体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9):197-198.

(收稿日期:2018-05-25 本文编辑:崔建中)

猜你喜欢

后遗症康复护理脑卒中
这就是搞机达人的后遗症?
春天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创卫不应“要了面子伤了里子”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