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对噪声聋患者的效果

2018-12-26何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1期

何丹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噪声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噪声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测听、心理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SAS评分为(32.16±2.47)分、SDS评分为(30.22±1.54)分、PSQI评分为(6.20±1.24)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佳(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测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噪声聋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应用。

[关键词]噪声聋;综合康复治疗;干預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a)-0038-03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HE Dan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Medical Examination, Anshan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Anshan 1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drawing lots method, and each group had 45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pure tone auditory threshol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s), sleep quality (PSQI score) before and afer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AS, SDS, and PSQI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32.16±2.47) points, (30.22±1.54) points, and (6.20±1.24) point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was better in the experimental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ure tone auditory threshol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tervention effect

对于劳动者而言,若其长期处于噪声纷扰的环境中,可发生一种以耳蜗病变为主的渐进性感音性听觉障碍,即职业性噪声聋[1]。若患者长时间处于患病的状态,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对于耳鸣严重的患者,不仅损害身体健康,同时对其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等方面造成影响,阻碍患者的正常交际。受以上因素影响,噪声聋患者应激反应较强,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沮丧、自卑等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影响睡眠质量,造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衰退等后果。以上各症状,均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为止,对于该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更加重视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疾病归转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噪声聋的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抽取90例进行观察,主要研究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旨在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抽签的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90例噪声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39~55岁,平均(46.35±5.26)岁;病情:轻度患者24例,中度患者13例,重度患者8例。实验组:年龄35~54岁,平均(45.67±4.86)岁;病情:轻度患者23例,中度患者15例,重度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其患者均知情,且均为男性,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学习认知能力障碍者、存在精神疾病史者、治疗不配合者、具有耳病变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血管扩张剂、多种维生素配合高压氧以及神经营养剂等治疗[2]。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康复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的初期康复情况,为其制定具有系统性的康复训练计划[3]。主要内容包括音乐噪声掩蔽、耳区穴位按摩、健康教育以及放松治疗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具体内容如下。

1.2.1音乐噪声掩蔽 可借助随身听,通过播放音乐,将噪声掩蔽。音乐声大小以刚好可听到噪声为准,减少噪声加重或者产生其他损害。根据工作时间,每天至少掩蔽噪声1 h以上,中途可休息10~20 min,随后再进入下一次掩蔽[4]。

1.2.2耳区穴位按摩 按摩穴位以听宫、耳门、听会、中诸、翳风、太溪以及三阴交等,每天按摩1次,每次每穴的时间为10 s左右。连续按摩6 d为1个疗程,共按摩4个疗程。休息1周后,再进行4个疗程的按摩[5]。

1.2.3健康教育 噪声聋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缺陷,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而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心理治疗师应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其传授噪声聋的知识,将该疾病的生理机制进行解释。进而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疑惑解除,同时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6]。

1.2.4放松治疗 指导患者每日闭目养神或者静坐等训练,使用意念,进行控制神经或者肌肉的紧张性。主要从肉皮、额部以及面部肌肉依次开始放松,随后逐渐向上下肢、胸部直至全身肌肉开始放松。每次持续10~20 min,每天1次[7]。

1.2.5注意力转移 对于受耳鸣干扰的患者,应嘱咐其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事物上,如听音乐、看报、读书或者看电视等,减轻其对耳鸣的集中注意力。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觀察指标 ①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测听、心理症状[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情况。②纯音听阈测听:选择德国麦科听力仪器公司生产的听力计(MA53),经过计量测试中心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在符合国家标本的隔音室内使用,测试采用“升5降10”法进行,共6个倍频程的气、骨导纯音听阈。

1.3.2评价标准 ①心理症状:采用SAS、SDS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50分为临界点,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②PSQI评分范围为0~21分,7分为划界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③生活质量:采用GQOL-74量表评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各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听、心理症状、睡眠质量的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讨论

临床上,噪声聋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其听神经长期受到造成刺激,对耳蜗造成严重损害。患者耳蜗受到伤害后,可进一步使得其听力发生损伤[8]。噪声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以及听力下降,对于严重者,其备受干扰,生活、工作以及社交方面受到严重影响[9]。因此,大部分噪声聋患者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下降等原因,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0-11]。

目前为止,临床常以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以及多种维生素配合高压氧等对症治疗[12]。尽管不会对患者造成器质性危害,然而效果并不显著,可影响患者的心理感受,进而难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13]。耳鸣、听力下降属于噪声聋的主要临床表现,尽管耳鸣并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长时间受到耳鸣影响,属于一种难以摆脱却极其烦恼的感受。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睡眠,使得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根据临床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显示[14],患者中,可能存在神经症倾向。患者受文化水平影响,对耳鸣等症状存在错误认知。认为耳鸣属于一个不良事件,极易存在不理解、担心甚至恐惧等情绪。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发现噪声聋患者大多伴有焦虑情绪,其原因大多来源于对耳聋症状缺乏正确的了解以及过度关心其是否好转等[15]。不仅如此,对于存在强迫观念的患者,其很难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专注于耳鸣症状之上。尽管医生对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噪声聋并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患者仍旧会担心耳鸣可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以上心理影响下,患者由于无望、消极等情绪,而陷入至一种慢性的精神抑郁状态。

本研究中,我院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发现患者的心理、睡眠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2.16±2.47)分、SDS评分为(30.22±1.54)分、PSQI评分为(6.20±1.24)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给予患者、耳穴按摩、放松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治疗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充分放松全身肌肉,改善睡眠质量。本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可充分证明以上观点,肯定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耳鸣症状,增强其自信心,消除心理疑虑和担忧,进而改善患者的情绪。

综上所述,在常规对症治疗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噪声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雪春,曹建霞,陈新,等.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职业性噪声聋的鉴别诊断[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27(5):396-397.

[2]张正华,任慧英,宗丽,等.综合康复治疗对噪声聋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4,30(16):2300-2302.

[3]王雪玲,马娟,张红香.声频共振电疗法辅助治疗职业性噪声聋的疗效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6,29(1):50-52.

[4]陈智灵,陈馥,吴健聪.83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35(4):334-335.

[5]朱海林,尹海蓉.2015年株洲市噪声作业人员体检及诊断情况浅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6,22(5):449.

[6]李艳华,刘移民.抗氧化药物防治噪声聋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2015,42(5):579-581.

[7]劉洋,蔡悦.小柴胡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职业性噪声聋40例[J].河南中医,2015,35(2):236-238.

[8]冀飞.职业听力保护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分级[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7,15(5):386-389.

[9]苏俊,严志刚.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的实践探索[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14(6):436-439.

[10]姚峰,陈鸿,江健敏,等.某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情况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35(2):134-135.

[11]张璟,杨爱初,郑倩玲,等.职业性噪声聋2014与2007版诊断标准对比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7,44(1):55-59.

[12]孙力艳.高压氧治疗40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95-96.

[13]姚峰,匡兴亚,陈鸿,等.2014版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临床应用[J].中国职业医学,2017,44(3):276-280.

[14]王欣,曾强,唐慧晶,等.2006-2015年天津市职业性噪声聋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 28(2):38-41.

[15]郭美琼,罗孝文,郭翔,等.新旧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听力评定结果比较[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 34(8):595-597.

(收稿日期:2018-05-16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