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统筹下的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

2018-12-26

智能城市 2018年23期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公共服务

孙 苏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2

所谓的城乡统筹,通俗来说,就是农村和城市在生产以及资源上流通自由,实现两者的优势互惠,劣势互补。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城市和乡村,唯有相互依赖,结为一体,才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上实现彼此协调发展进步。而小城镇,是乡村和城市结合的综合体,属于镇域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在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

1 我国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小城镇与农村的经济联系较弱

小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有着一定联系,如我国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既是小城镇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地区,也是农村经济质量最好的地区。因此,小城镇经济要想又快又好发展必然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支持。但遗憾的是,我国总体上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经济之间的联系非常薄弱,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拖缓了我国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方面,许多小城镇没有把发展重心投入到经济建设,反而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将招商引资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这一现象,在部分试点小城镇格外明显。以这种手段来发展经济,就造成了开发区泛滥的局面,进而造成资金和土地的浪费。

另一方面,部分小城镇自身的工业结构中,轻工业,即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仅仅占了不到1/3,与农业的关联太少。这也就意味着,小城镇的工业结构以城市工业中原料、人才、市场和资金以及其他非农领域为重,这也是绝大部分农民全然陌生的领域。

1.2 小城镇的带动作用有很大局限性

我国的小城镇数量众多,但是绝大多数的小城镇规模过小,以至于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过于狭小。因此,绝大多数的小城镇无法吸引周边资源,也就难以发挥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根据相关方面的经验,只有当小城镇中的人口数量达到1万人,该镇区才能相对发挥聚集和扩散镇域经济的作用,当镇区人口达到2万人时,带动作用较为明显。而若要对周边小镇得到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镇区人口必须超过5万人。

2 城乡统筹下小城镇发展规划需要坚守的几个原则

2.1 重视空间集约集聚发展

城乡统筹时,需要遵循城市化集聚集约发展的规律,鼓励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人群转移至城镇社区,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促进要素流动,进而提高城乡发展的效益和效率。

2.2 重视城乡特色的差异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必须注重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深入探索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的模式,力求凸显乡村和城市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格局,实现城乡之间的主动协作互补。典型的“三区联动”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农业产业园,充分利用小城镇自身产业优势与大城市经济基础,实现就地城镇化发展,逐渐形成中心城、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体系。

图1 “三区联动”模式示意图

2.3 重视基础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城乡统筹发展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分关键。小城镇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城乡交通、能源、水利等,逐步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构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让公共服务惠及城乡居民,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

3 小城镇发展规划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机遇

城乡统筹,即城市带动辐射乡村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达到互惠双赢的效果。2016年下半年,特色小镇成为风口,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2020年前,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7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论坛暨“千企千镇工程”启动仪式,对2016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进行了总结回顾,对2017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提出了新设想,并强调指出,小城镇承载着大梦想,抓特色小镇、小城镇经济大有可为。

目前,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机遇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1)落户条件放宽。凡是有稳定收入的从业农民及其子女均可拥有城镇户口,享受住房保障、城镇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拥有和先前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2)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发展集约集聚产业,也为农民能够就近改变就业,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发展。(3)对小城镇的投资、融资、财税等相关政策尽快完善,推动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3.2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挑战

尽管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重点,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城镇都能拥有种种机遇。重点是针对性地发展有条件的部分小城镇,如,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小城镇,具备相关资源的小城镇等。无论如何,为了在城乡统筹中得到重视,这个小城镇一定具有较强的人口聚集能力。这一点对许多小城镇来说就是一个挑战。

4 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建议

4.1 镇域总体协调发展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城镇,而应该扩大到整个镇域,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在整个镇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小城镇要与其他城镇共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交通条件、资源拥有量和经济结构,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带动周边一般城镇快速发展,互补共进,实现经济建设的联动发展。同时,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区域特色,创新发展方法。

4.2 延伸配套设施

小城镇规划必须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追求城乡联网、城乡技术设施共建共享。为了这一目标,线性设施网络的建立必不可少,应构建城乡交通、水域、绿色廊道等线性空间,建设交错纵横的设施网络布局,达到城市与乡村基础设施的有益结合。

4.3 改善区域文化和生态环境

小城镇的发展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因此,在城镇规划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开发过程中,要以保护地域文化和自然风貌为前提,注重景观风貌规划和镇区环境的优化。

我国古代在建设小城镇时就提倡“营城必须治野”的思想,即在建设小城镇时,同步治理镇区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采用“引绿入镇”的理念,这是人们在建设理想城市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

4.4 鼓励村民加入联合经营

在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参与,重视村民提出的建设意见,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小城镇。本地居民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到城镇建设及项目开发中,倡导共同发展,同时,企业给村民提供充分就业机会,村民积极参与到经营中,从事相关行业,企业也为农民提高多元化的收益机会。

5 结语

小城镇的规划发展是不可逆的,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城乡统筹的发展功效,进而增强对人口的吸引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应将特色小城镇作为示范,将重点小城镇作为基础,将中心城镇作为核心,进行分类指导,实现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镇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人口与就业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