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量发展阶段的大学校园建设

2018-12-26宋金萍

智能城市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学城大学校园导向

宋金萍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6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欧美教育理念的导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中国开始了新一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大学城”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大学城建设、大学校园规划一度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历经20余年规划建设,广州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南京仙林大学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等一大批大学城在中国拔地而起,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人口素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制于建设初期的区位选择、目标定位、管控背景等局限,大学城建设也陷入了数量多、规模大、投资高、共享难、服务管理滞后等各种困局。

近年来,大学城热潮渐已褪去,已建设的大学城仍要继续,大学城里的高等院校需要谋求进一步发展,已经发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各界对于大学城建设、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总结和反思也日渐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校园建设早已迈入“后大学城时代”的存量发展阶段。

1 存量发展阶段大学校园建设的转型和规划思路的转变

大学城建设初期是与城市扩张、新区建设的背景相契合的,校园选址多位于城市近郊区,差不多是在一张白纸上做规划,限制因素较少,更偏重于目标导向。存量发展时期,校园建设更多是在既有校园的基础上进行后期建设、扩建或是局部更新改建,既要满足学校总体发展的目标,更要解决前期遗留的现实问题,同时应对校园周边条件和资源的变化,应对新时期、新理念的落实诉求。因此,应从问题导向、特色导向、目标导向多重视角来综合考量。

1.1 问题导向视角下校园功能的紧凑复合

相较于“大学城时代”校园规划的宏大叙事——大目标、大结构、大分区,存量发展阶段的大学校园更关注小微空间的营造和人本尺度的日常诉求,因此,规划设计应首先摸清校园前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求在后续建设或更新中解决问题。

传统的校园规划和建设多追求结构清晰、分区明确的设计模式,加之规模大、尺度大,实际建成使用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功能分区机械化,师生日常出行流线过长,校园内居然也出现了“钟摆式”交通、“睡城”现象等“城市病”。因此,现阶段大学校园规划应针对校园自身的空间规模,合理把握功能分区的度,兼顾大分区与小混合。

一方面,不片面追求几大功能“一刀切式”的单一划分,而是化整为零,促进校园功能组团的“多细胞”共生、紧凑发展,有助于降低分区的规模和尺度,就近完善服务和管理;另一方面,弱化实体分区划定,转向空间氛围和场所精神的营造,关注空间意象的隐性分区,更有助于提升师生的心理归属和场所认同。

1.2 特色导向视角下校园空间的有机生长和精致营造

“大学城时代”快规划、急建设的情况比较普遍,校园建设往往缺乏“量体裁衣”的时间和耐心,多陷入“千校一面”的趋同模式,成功的规划设计会迅速沦为处处拷贝的产品,忽略了人对空间类型和品质的具体需求,从而导致了校园空间环境的单一、粗放、无特色、无内涵。

现阶段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更需要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沉下心来,秉承工匠精神去锻造作品而不是将其作为产品来生产。

规划应进一步关注校园自身特色的塑造,总体层面而言,既要在外形上加强空间形态与景观风貌的导控,也要在内涵上注重校园文化的挖掘和相关主题要素的植入,内外兼修,双效促进校园新旧空间的融合和整体品质提升,从而实现有特色、可持续的有机生长。同时,在细节上关注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的自然织补和精致营造,着眼于“人与自然”,不求一定“高大上”,但求实现“小、特、精”。

1.3 目标导向视角下校园规划支撑要素的全面构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育树人的空间载体,校园建设更应追求长久的、健康的发展,既要有贯穿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始终的先进理念,也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交通、市政、安全设施等基础支撑,虚实结合,全面保障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跟随规划行业的动态发展,校园规划也探索了“人本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等一系列层出不穷的设计理念,但反思下来,并非所有的行业新理念都能套用到校园规划中去。笔者认为,大学校园的设计理念和建设策略是与学校的发展目标息息相关的,尤其在已显现一些弊病的情况下,更应重新审视目标,既不忘初心,也要修身前行,以目标为导向合理制定、适时修正理念与策略,才能实现校园的良性、安全成长。

2 案例——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2.1 项目背景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南京,有幕府、白下、江宁3个校区,江宁校区为主校区,占地约80hm2,位于江宁大学城中西部,北邻江宁体育中心,西隔弘景大道与方山风景区相望,周边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区位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区位示意图

江宁校区一期工程已先期建成,包括校园北部的教学、生活、运动3个组团,实际建设与校园原规划有较大出入,且原规划对斜穿校园中部的泄洪沟——东方沟未能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此外,校园南侧的外部交通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基于这3方面原因,校方认为原规划已不能满足学校进一步发展需求,须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方能科学指导后续建设。校园既有规划和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图如图2所示。

图2 校园既有规划和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图

2.2 规划思路与特色

规划趋利避害,以问题导向、特色导向、目标导向为切入点,重点解决泄洪沟阻隔造成南北之分、校园空间缺乏辨识性等问题,化不利为有利,化资源为特色。为充分体现有机生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规划制定从功能布局、空间景观架构、交通组织等方面实现基地与周边、已建与未建、人工与自然的全方位融合策略,传译 “紧凑复合、有机生长、安全便捷” 的规划思想。规划总平面如图3所示。

图3 规划总平面图

2.2.1 功能紧凑复合,力求学宿平衡

在北片已建三角形结构的基础上,规划在南片再次构建一个“教学-生活-运动”基本结构,延续小组团式功能布局而不追求校园整体的功能大分区,由此形成功能相对混合的南北两片,两片之间通过图书馆这一校园核心加以凝聚、轴向伸展。紧凑而集约的功能布局,既可应对基地南北长、东西短的问题,实践“学宿平衡”理念,为学生日常出行的迅捷提供可能,也为近期建设节约了时间,为远景发展预留了空间。

同时,自然形成了自东向西“私密-公共-开放”的平行带状动静过渡。东侧学生生活带与东边的公共服务中心有效对接;中间为共享教学带,南北两端靠近出入口布置运动区,有利于对社会共享;西侧沿弘景大道为外联交流带,布置学术交流中心、留学生楼、行政楼、实训楼等,有利于开展礼仪接待、社会培训等活动,彰显学院注重实训技能的学科特色。功能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功能结构示意图

2.2.2 构建特色水绿网络,空间有机生长

规划充分考虑限定因素,顺应东方沟走势和现状水塘分布情况梳理校园水系,化不利为优势,铸就一衣带水的校园特色;延续北片既有主路,完善校园主环并打造为林荫道,以此为骨架构建校园绿色网络。水脉与绿网交汇的中心,结合主体建筑——图书馆,将水系扩大成湖,塑造水绿萦绕、生态开阔的“校园起居室”,并以此为景观核心衍生出主景观带,纵向串联南北两片,带动各组团有机生长。

规划强调空间景观的横向渗透,控制若干东西向的景观视廊,并在建筑设计中提出“通”“透”的引导要求,或底层局部架空,或设置轻透连廊,或在关键节点留出多层通高的“开口”,促进校园内外借景、融景。景观渗透实施实景图如图5所示。

图5 景观渗透实施实景图

2.2.3 兼顾安全与舒适,奠定健康发展

交通系统方面力求稳、静与安全。校路主路或延续现状线形,或根据东方沟走向顺势弯折,有效降低直线段长度并限制了车行速度,同时也为行进中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觉体验;校园次路主要为偶发性车行交通,通过设置减速装置降低车速;车行道路交叉均为丁字路口,也有利于降低车速,保障校园通行安全。

校园主环路内以慢行空间为主,构筑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减少人车冲突。结合林荫道加强人行道的人性化、趣味化设计;结合景观核心、水绿网络灵活设置不同尺度、形态丰富的步行小径和广场;结合教学楼、宿舍楼间的院落塑造静谧温馨的学园空间;从而为学生创造优美舒适、安全便捷的“五分钟步行校园”,交叉口引导与实施实景图如图6所示。

图6 交叉口引导与实施实景图

此外,市政规划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环保要求和安全使用为前提,合理预测规模,集约布局管线与设施,满足功能和环境双重需要。尤其是河道整治工程,在保障东方沟承担泄洪功能的同时,采用建造蓄水围堰分段跌水的方式保持水位,在校园内形成流动的水景。

2.3 规划实施与反馈

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建设,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二期、三期已基本完善,规划对于功能紧凑、空间生长、支撑健全等“大理念”的贯彻,对于节约资源、节约建设与维护成本、节约师生时间等种种“小细节”的思考,都在建设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实践。校园建设时序与影像图以及校园建设实景图分别如图7、图8所示。

图7 校园建设时序与影像图

图8 校园建设实景照片

建成的校园与地形地貌和周边山水自然衔接,与一期建成环境浑然一体,东方沟也不再是障碍,而是实现校园与周边生态大系统有效链接的活脉。校园里没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硬质驳岸,而是自然原生态的水生植物,吸引野生鸟禽栖息;不追求宏大的广场、雄伟的气势,取而代之的是低缓而自然起伏的草坪,一直延伸到水边、建筑旁,与水岸、院落浑然一体;结合河边自然蜿蜒的木栈道等景观小品,处处体现亲切宜人、自然质朴的特色。

不过,据该校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校园建设在外部空间营造方面还是遗留了些许问题,例如:校园中部一期教学楼南侧留作弹性用地的大片草坪由于建设时序延后,近期未能得到积极利用,客观上造成了空间的空旷;户外学习、交流、运动、游憩等场所的数量、形式和内容与师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仍有差距。

该问卷反馈提醒笔者进一步反思:其一,动态规划的思维有待拓展,建设时序和弹性用地的选址应更加缜密,合理预判并引导远景建设用地在近、中期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利用;其二,“以人为本”的理念永不过时,规划设计应继续加强对场所空间与师生行为模式的耦合性研究;其三,规划的管控地位日渐突出,校园规划应对外部空间、建筑设计、绿化配置等下层次设计进行更有效、更精细地引导。

3 结语

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和空间,突破校园既有建成环境的局限,解决学校后继发展的“大诉求”和师生日常教学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是新时期校园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城市规划的新理念层出不穷,规划的实施有成功也有遗憾,但笔者相信,立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特色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绿色生态、坚持人与自然的有机共生,是提升功能和空间的品质,建设有生命力、有吸引力的大学校园的不变路径。

猜你喜欢

大学城大学校园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