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对纵隔子宫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8-12-26李利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纵膈扫查冠状

胡 谢,王 丹,李利琼,李 萍

(乐山市人民医院 超声影像科,四川 乐山614000)

纵膈子宫是子宫畸形的常见类型,是导致不孕、早产、流产等不良生殖结局的重要原因,而对部分存在生殖问题的患者而言,手术可有效提高生育率,改善生殖结局,因此术前准确诊断纵膈子宫尤为重要[1,2]。超声是子宫畸形的重要检查手段,常规二维超声由于无法显示宫腔冠状切面而易致误诊。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技术的推广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为临床诊断子宫畸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其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volume contrast imaging c plane,VIC-C)可弥补二维超声不足,冠状面图像可获取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二维超声、三维超声VIC-C技术诊断纵膈子宫的病例,进而探讨三维超声VIC-C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经检查提示或临床可疑纵膈子宫畸形的患者84例,年龄20-44岁,平均(29.74±4.62) 岁,临床症状主要为不孕、早产、流产、月经紊乱等。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并经宫腔镜、输卵管造影或手术证实。

1.2 方法

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超声诊断仪,RIC5-9-D腔内容积探头(5-9 MHz),兼具二维及三维扫查功能。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结石位,先行常规二维超声扫查,全面观察子宫外形、宫腔形态和双侧附件区,及是否存在宫旁包块,获取子宫矢状位及内膜回声二维图像。然后置入三维容积探头行三维数据采集,启动4D功能,选取VIC-C模式,对不同位置子宫选择Line、Curve或Polyline方式,调整取样线到内膜中央,并与内膜线保持平行,容积框扫描角度为80°,启动自动容积扫查,获取子宫三维冠状切面图像,调整图像质量满意后储存。

1.3 分型标准

参照美国生殖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制定的子宫畸形分型标准[5]。超声诊断参照《妇产科超声诊断学》[6]中制定的子宫畸形诊断标准。正常子宫:宫底肌层轻微外凸或凹陷,内膜形状为倒置三角形,单宫颈管,未见分隔(图1)。

A:二维超声声像图(矢状面) B:三维超声声像图(冠状面)

2 结果

2.1 纵膈子宫患者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

纵膈子宫外形正常,宫底部较宽,平坦或存在切迹,子宫内膜有程度不一两侧分离。(1)完全型纵膈子宫:二维超声显示两个互不相连的左右宫腔,两者之间可见纵膈低回声,并延伸至宫颈内口,未融合;(2)不完全型纵膈子宫:左右两侧宫腔在子宫下段是融合相通的;(3)弓形子宫:分离的两侧子宫由中段开始向下融合;(4)不典型完全纵膈:显示有两个宫颈,纵膈延伸至宫颈外口。

2.2 纵膈子宫患者三维VCI-C声像图特征

子宫外形基本正常,宫底部较宽,宫体中央显示有一清晰隔膜回声带,类似于宫壁回声,由宫底延伸至宫颈部,抵达或未抵达宫颈,分子宫内膜为两个部分,对称或不对称,各部分均存在呈柳叶状的内膜回声。(1)完全纵膈:两部分内膜由宫体延伸至宫颈,互不融合,在子宫下段接近平行,呈“V”字形(图2A);(2)不完全纵膈:两内膜于子宫下段开始相互融合,内膜夹角<90°(图2B),呈“Y”字形;(3)弓形子宫:宫底内膜内凹,内膜夹角>90°,呈弧形(图2C)。(4)不典型完全纵膈:纵膈延伸至宫颈外口(图2D,单角子宫)。(5)双角子宫:宫底有凹陷,子宫双侧可见角状突出,内膜夹角较大。

A:完全纵膈子宫 B:不完全纵膈子宫 C:弓形子宫 D:单角子宫 E:双角子宫

2.3 二维超声与三维VCI-C诊断对比

二维超声与三维VCI-C诊断子宫畸形与金标准对照见表1。三维超声VCI-C诊断与金标准(宫腔镜、输卵管造影或手术结果)完全相符,诊断准确度为100%,对各型子宫畸形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二维超声对无法诊断出弓形子宫与双角子宫,对完全纵膈、不典型完全纵膈、不完全纵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3.33%、66.67%和100%、100%和72.73%。

表1 二维超声与三维VCI-C诊断子宫畸形与金标准对照

3 讨论

纵膈子宫是常见的子宫畸形类型,是在胚胎期由于某些外在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双侧副肾管完成融合后,纵膈吸收受阻,使得宫腔纵膈永久存在,而子宫外形正常。相比于正常子宫,纵膈子宫肌层血管数目较少,纤维组织较多,可引起受精卵着床障碍;此外,被纵膈覆盖着的内膜组织发育不良,对激素应答反应差,影响胎盘正常发育,因此,大部分子宫纵膈患者存在月经异常、不孕、流产等症状,即便少数成功妊娠者,也易出现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等,胎儿功能死亡发现也较高[7]。手术是改善患者生殖结局的重要手段。而子宫纵膈具体状况与手术方式选择息息相关,且为宫腔操作之关键。因此,术前准确诊断子宫纵膈有重要意义。

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是子宫畸形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操作,且费用昂贵,不适合用于临床筛查。核磁共振检查时间长,且费用昂贵,亦难以取得推广。超声以其安全、简便、快速、费用低的特点,更受患者及医师青睐。近年来,二维超声对纵膈子宫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受限于盆腔解剖结构,不能获取子宫冠状切面图像,只能够初步评测纵膈厚度,无法定量评估宫腔畸形程度,尤其对于纵膈子宫的特殊类型诊断较为困难。且往往需进行多切面连续扫查,对医师操作技术要求高,且诊断经验性强,若缺乏经验,易出现漏诊或误诊[8]。

随着三维影像技术的发展,三维超声在临床应用亦日益广泛。三维超声可快速获取大量数字信息,多方位,多平面进行图像分析,不仅能够更清晰呈现子宫横切面、矢状面,还能够获取冠状面图像,直观呈现子宫立体结构、空间关系,有效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三维超声VCI-C成像可实时提取子宫冠状面声像图,既可清楚呈现子宫外形轮廓,又可显示子宫内膜形态,获取子宫外形及内膜发育状况的全面信息,从而为子宫畸形诊断分型提供指导。此外,其还便于对纵膈子宫的纵膈长度及深度进行测量,为纵膈子宫分型诊断提供重要诊断信息,而这正是二维超声的局限所在[9]。梁娜等[10]及顾小宁等[11]将三维超声应用于子宫畸形诊断中,均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显示,三维超声VCI-C诊断与金标准完全相符,诊断准确度为100%,对各型子宫畸形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本组有6例特殊类型子宫纵膈,而超声仅诊断出其中2例。值得一提的是,5例误诊为完全纵膈者在即将手术之前行三维超声扫查显示,2例子宫隔膜宽度>50 mm,2例属于双宫颈管(即不典型完全纵膈),余下1例为双角子宫,这些患者若贸然接受手术,或许难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三维超声VCI-C技术能够获取清晰子宫冠状面图像,直观显示子宫外形及内膜形态,对纵膈子宫诊断优于二维超声,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纵膈扫查冠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如何看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锆合金薄板材的兰姆波自动检测
海洋工程结构焊缝手动超声波检验扫查面的选择分析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纵隔子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