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生命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人才为园区发展添瓦助力

2018-12-26生命园留创园供稿

中关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园留学人员中关村

文 生命园留创园供稿

截至2017年底,累计吸引了500余名留学人员入园创新创业,培养和引进北京“海聚工程”、北京市特聘专家88人,中关村“高聚工程”专家15人。

中关村生命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生命园留创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第十一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园区形成了科研资源集中、顶尖人才汇聚、高科技企业集聚、科研与产业服务平台丰富、科研成果突出的发展态势,建成了集生命科学研究、企业孵化、中试与生产、成果评价鉴定、项目展示发布、风险投资、国际交流、人员培训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园区。

生命园留创园主任李一平强调,园区借助“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海外引才计划平台,成功引进多名海外人才入园创办企业,不少企业发展成为独角兽、瞪羚、金种子等高成长力企业,亦不乏成功上市的优秀企业,一些甚至已经逐渐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引领和带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记者:请介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脉络、运营理念和重点扶持产业。

李一平:2000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的高科技专业化特色,对发展首都知识经济,调整北京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亦有重大意义。

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园区形成了科研资源集中、顶尖人才汇聚、高科技企业集聚、科研与产业服务平台丰富、科研成果突出的发展态势,建成了集生命科学研究、企业孵化、中试与生产、成果评价鉴定、项目展示发布、风险投资、国际交流、人员培训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园区。

目前园区建成了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为基础支撑平台,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为临床试验平台,依托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工程化产业项目和瑞士先正达、丹麦诺和诺德等8家国际著名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重点扶持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和一类新药等新兴产业。

2004年3月25日,生命园留创园揭牌成立。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第十一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中关村最早一批留创园之一,生命园留创园优先配置空间资源,建设绿色通道,保障留创项目享受园区各项优惠政策,并根据科学家和创业团队需求提供定制化创业孵化服务,不断完善园区公共平台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了由企业初创孵化到产业聚集发展的蜕变,成为生物医药领军人才的聚集地,并获得政府及业界的高度认可,先后取得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20多项政府授牌与奖励。

记者:园区已经累计吸引了多少位海外人才?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多大比例,他们热衷于在哪些领域创新创业?

李一平:截至2017年底,累计吸引了500余名留学人员入园创新创业,培养和引进北京“海聚工程”、北京市特聘专家88人,中关村“高聚工程”专家15人。在创新药研发、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领域积累了众多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储备了源头供给,为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添瓦助力。截至2017年底,园区企业累计申请知识产权数量6699项。2017年度生命园留创园在园企业创造产值1979.06亿元,总利润为76.84亿元。

记者:就海外“引才”而言,园区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海外人才引进来后,园区开展了哪些服务来“留住”人才的?

李一平: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科技资源是海外引才的动力引擎。园区内入驻500多家企业,行业涉及生物及化学药物研发、新型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生物农业、健康环保、医疗保健、研发外包服务、科研设备及试剂生产销售等各个门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上下游配套服务。同时园区拥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除此之外,园区临近清华、北大等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汇集,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大动能。

丰富的配套政策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支撑。除了北京市各部门每年针对留创人才及企业制定的扶持政策外,自2013年,昌平区出台“高端人才发展政策”,为生命园留创园、留创企业和人才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舒适的职住环境是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基础保障,园区加快推进总占地4.7平方公里的三期建设工作,为海外人才提供商、住、行、居一体的高标准园区氛围。

生命园留创园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具备自身特色、完善的服务体系,助推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一是创业服务体系。生命园留创园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人力资源、财务等创业孵化服务及培训,同时积极组织留创人才和企业申报政府扶持政策,成功协助多位留创人才获得“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荣誉,2017年协助企业获得资助2000多万元。二是技术平台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园区累计投入6000万元购置了260套(台)设备,建立了药物分析检测平台、药物制剂技术平台等10个技术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实验方案,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费减免50%的优惠措施。三是推出“孵化+创投”投融资服务体系。生命园留创园每年定期举办“留学人员精品项目推介会”,推荐优秀留创企业进行项目路演、产品展示,会后持续跟踪调研,促进初创企业完成融资。

为进一步提升生命园留创园“双创”服务质量,打造生命园留创园双创服务品牌效应,生命园留创园于2017年9月成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技金融超市,专注于打造实体和互联网双方向、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截止至2018年6月30日,入驻资方数量达到 120家,组织5场路演活动,累计到场资方超过 330 家,实际协助企业融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

此外,园区还针对专业化特色,搭建了生命科学计量-标准创新支撑平台,创建检验检疫国检试验区,共建中关村生物医药科技信息交流中心,积极开展开放实验室技术服务。

今年10月,园区在建的集“科技创新孵化服务、科技金融创投服务、政府机构驻场服务、科技人员生活和交流服务”于一体的双创服务中心也将正式运营。建成后的双创服务中心将积极带动政府和社会服务资源,合力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如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工商年检等。

记者:请以生动的故事为例,讲述划、北京“海聚工程”专家回国创新创业的成绩、对行业的贡献,以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

李一平:201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从全球3000多个针对糖尿病的研究项目中选出300个在年会上以口头形式报告,其中有6个研究项目被遴选为主席特选大会报告,严海和他的团队所专研的REMD-477即是其中重要一项。严海,北京“海聚工程”专家,199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获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工作使得严海成为抗癌药索坦专利的受益人之一。其后,严海进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安进工作,启动和领导了16个科研项目,创立了领先世界的G蛋白偶联受体抗体平台。严海在安进公司工作了18年,是安进研究项目AMG477四个发明人之一。2011年,严海离开安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创建了美国瑞美德生物制药公司,并2014年创建其分公司——北京科信美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科信美德正在推进全球第一个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药REMD-477的临床试验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糖尿病治疗机制,或将提供一个糖尿病的全新临床治疗方案,大大降低胰岛素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当前,REMD-477已获中国、美国、德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根据严海的规划,REMD-477在美国的Ⅱ期临床试验将在2018年年底完成。

记者:为了发展我国生命科学事业,园区是如何朝着“国际生命科学产业高地”的方向迈进的?

李一平:园区的目标是打造世界领先的生命科学研究与创新高地。这要求我们,一是全力推动创新孵化和临床资源的集聚,建立专业化孵化器集群,在拓展自营孵化器服务的基础上,引进不同层次、方向和专业度的市场化孵化器,组建孵化器协同集群;同时加强临床资源集聚效应,园区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共建临床科研与转化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资源丰富、与各大医院联系紧密等优势,为有意向进行临床试验的入园企业提供咨询对接服务,帮助企业对接具备相关资质的临床试验医院,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研究、临床检测试剂的对照研究和医疗器械的临床研究等方面合作。二是促进创新社区建设,根据美国高校、科研院所等工作、生活环境设计园区环境,打造国际高端人才公寓、加大国际学校建设,健全国际人才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的“类海外”工作、生活环境。三是推动国家级重大项目落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重点布局一批关键共性、前瞻引领、颠覆性技术项目和平台,推动产生一批全球引领性原创成果。汇聚科研中心和研发总部,形成集聚首都,辐射全国的研发格局。着力提高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开放和聚集能力,补齐优质创新要素,促进不同创新群体深度融合,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记者:“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海外引才计划的实施对园区引进海外人才发挥了哪些作用?您对北京的人才国际化政策,有哪些建议?

李一平:“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海外引才计划的实施,为高端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提供了针对性政策支持,激发了大量海外人才回京创新创业的热情。园区借助“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海外引才计划平台,成功引进多名海外人才入园创办企业,不少企业发展成为独角兽、瞪羚、金种子等高成长力企业,亦不乏成功上市的优秀企业,一些甚至已经逐渐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引领和带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力探索、持续奋进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响应北京的人才国际化政策,园区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部门政策,充分激发海外归国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吸引海外归国人员入园创业,更好地将园区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第二,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园区在波士顿、硅谷建设了“国际创业孵化基地”,为园区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园区企业“走出去”搭建桥梁,同时实施“引进来”战略部署,利用波士顿、硅谷当地科研人才优势,为园区输送优秀项目团队,不仅为园区注入国际化高端要素,更重要的是,帮助优秀的创业项目落地,并在中国找到市场、合作伙伴及投资人。

猜你喜欢

创园留学人员中关村
山西农谷青创园次第花开迎春天
难忘的麦可将文创园游记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赴美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