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水库安全管理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8-12-26门洪春
门洪春
(无棣县芦家河子水库管理所,山东无棣,251900)
引言
中小水库在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带动区域发展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其在发展中的安全管理隐患。我国大部分的中小水库建于20世纪中后期,由于缺乏先进技术的投入,以及随着环境与社会的变化,使得这部分的中小水库施工条件差、质量不高,中小水库的安全管理状况不到位。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水库垮坝事故,这一安全隐患必须通过可靠的整治才能更好地让中小水库带动地区发展。以下对中小水库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案。
1 水利工程的特点
1.1 系统性和综合性
水利工程通常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各服务目标之间紧密联系却又相互矛盾。然而,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整体,他和国家经济的其他部分也有关联。规划设计水利工程必须考虑全局,系统的综合性的从全局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到最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
1.2 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庞大,耗时长,但是其日后的效益胜过投入资金百倍,为人民和国家生产生活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水利工程会对江河、湖泊以及邻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区域气候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也有弊。
2 水库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水库管理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建成大型水库453座、中小水库近3000座、中小水库约8.3万座。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采取分级责任制,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要任务的水库一般由水利部门管理。为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多年来我国不断修订完善关于加强水库大坝建设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程序和组织形式,明确了大坝安全鉴定包括大坝安全评价、大坝安全鉴定技术审查和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审定3个基本程序。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库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很多水库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不够,只负责水库汛期的安全管理,而忽视了非汛期期间的安全管理。部分中小水库的运行管理主要以所属乡镇来代为管理,导致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加上部分病险水库在完成除险加固后,对安全管理工作掉以轻心。
(2)水库设施破损、落后,缺乏维护
现在我国的大部分水库都是计划经济时代修建的,历经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后,部分设施和配套设备都已经破损,并且很多设施比较落后,跟不上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的需求。部分水库缺少先进的监测、通讯设备,面对洪涝灾等紧急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应对,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伤。
(3)水资源利用率低,经费不足,自主盈利低
水库是公益性工程,原来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后来随着体制的改革,政府资助资金逐渐减少,水库需要自主盈利来维持水库的各项支出,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大,自主盈利不足,难以维持水库正常的运行管理,一些水库的经济收益只有基本的水费,根本不能满足水库运行管理以及设施维修等资金要求。
(4)水库运行管理模式单一
大部分水库,尤其是偏远地区水库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弊端,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很多水库只是简单重复每日的管理操作,整体水平未得到任何提升。管理机制中缺乏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导致水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从而出现水库管理能力下降。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库运行管理需要更专业的管理队伍,目前,水库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水库现代化管理要求。
(5)水资源遭到破坏,水库可持续发展建设受到阻碍
一旦水源遭到污染,供水的安全性便得不到保障,可见水质管理是水库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我国很多水库都存在水资源不同程度污染的问题,如不及时处理,一旦污水过多,水库自身的净化能力有限,导致水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用水质量。
3 提高水库运行能力的有效对策
3.1 排查危险,保证水库的本身安全
对中小水库的排险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仔细的检查管理,规划整治安全隐患。对大坝要合理加固,除沙排泥,保证水库的正常水位标准,以防洪灾、塌陷的发生。要根据中小水库的特点进行评估规划,对中小水库的安全管理做一个有效的保障。可因地制宜地管理水库,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3.2 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安排资金投入
要形成严密的机构管理,加强监督。工作人员要尽责任做好管理工作,不能懈怠。如有发现安全管理隐患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使之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减少灾害的发生。政府适当投入资金支持,是保证中小水库安全管理的物质基础。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库大坝个别路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降低这部分路段的安全性,应对其进行针对性加固,并注重联系实际情况,根据加固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加高设计和加宽设计,必要时还可以雇佣专家亲临指导,雇佣专业施工团队前来示范,确保安全问题及时解决。与此同时,还应做好安全知识渗透工作,进而员工能够在安全意识引导下规范工作行为,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主动承担责任,为安全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争取在短时间内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由于中小水库存在排水不及时、大坝裂缝现象,因此应事先挖掘排水渠,引导水顺利排出。例如,某地水库大坝受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影响,极易受到风浪侵袭、破坏,进而会缩短大坝的使用时间,影响大坝的使用性能,对此应进行加固处理,做好防御准备工作,这也是继续增加该区域大坝经济效益的基本表现。
3.4 创新管理体制
中小水库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制定符合运行实际的管理体制,进而工作人员能够参照管理体制明确工作方向,并对自我行为严格约束,以免水库管理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有利于充分彰显水库建设价值,充分发挥公益性优势。①建立中小水库专门管理团队,并对团队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责任推卸现象。②与时俱进的补充、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奖励机制,即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前提下,增强员工工作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员工能够同心协力的拥护水库建设,主动配合水库管理。③鼓励员工参与水库管理制度制定,有利于管理制度公平性、公开性应用,这对水库稳定运行有促进作用。
3.5 强化日常运行管理
中小水库运行管理的内容较多,通过轮流管理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问题排查,能够降低水库运行期间出现的安全风险几率,同时,还能为水库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与此同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确保员工了解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并鼓励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互相帮助,这不仅能够缩小水库安全问题发生的范围,而且还能增进员工间的友谊,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优化水库运行管理效果。除此之外,拓宽大坝管理费用筹集渠道,并全面监督费用使用方向,并聘请专业人员规定供水价格,适当创新费用计算方式,这对水库经济效益维护有重要作用,以便为水库有序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合理控制水库管理成本。
3.6 组织员工培训
要想优化水库运行管理效果,大大提高水库运行能力,应做好员工系统化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增加员工对水库安全运行的认识,并积累员工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员工处理水库安全问题的技能。员工不仅会提高安全意识,而且还能充分挖掘水库内在潜力,尽可能的发挥水库运行优势,大大提高水库运行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员工的综合素质也能相应提高,做好水库的日常管理、及时养护等工作,确保潜在的安全问题得到合理控制,以免水库运行期间受到不利影响。员工参加培训后,能够短时间内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具体掌握工作内容,同时,员工的业务能力会相应提高,并且能够掌握水库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参与系统化培训的员工还会创造并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借此丰富自身工作经验,锻炼并提高自我能力,确保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全面提高水库运行效果,这不仅能够提高实际管理水平,而且还能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小水库工程对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中小水库众多且分布广泛,其管理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这些中小水库工程安全管理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水库在周边的发展。要从中小水库本身和外部因素检查,全面整治管理其安全与发展。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基础设施的技术投入。从全方面来管理中小水库,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与损失,并使得可以更充分地促进社会建设发展,充分发挥中小水库的积极作用。
[1]崔世彬, 张庆华, 马静, 等.小型农田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评价[J].人民黄河, 2011, 33(8): 146-148.
[2]李雷, 卢云秋.我国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J].中国水利, 2003, (21): 59-62.
[3]覃永杰.关于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3).
[4]房利挺.中小水库安全管理建设思考[J].经济师, 2012(8):291-292.
[5]马文.浅谈中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思考[J].大科技, 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