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融入设计之中的创新模式研究

2018-12-26许通陆

数码设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代智能用户

许通陆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引言

“互联网+”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更是一种新的产业革命[1],伴随着DT(Data Technology)技术的成熟,信息2.0时代已经到来。在信息2.0时代,“互联网+内容”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重点。在设计行业,设计师不仅要关注设计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要更加关注互联网与设计行业的融合,尤其是DT技术与设计思维、设计方法、产品设计服务的融合与创新。

1 互联网背景下的设计创新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设计者的思维方向不再是简单的直线型或发散型,思维的形式也不再是简单的直观思维、联想思维[2]。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世界,设计师应该变换设计的思维方式,补充新的设计方法,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增强信息间的关联性,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

1.1 万物互联思维

互联网背景下的“万物互联(ROT)”已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万物互联有一个“六度分离理论”。六度分离理论指的是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只有六个人,通过各种关系网,最少通过六个人就可以与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尤为明显。相对于社交圈,世界万物也都可以通过各种关系网联系起来,人们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获取信息、综合分析运用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设计过程也要充分考虑“万物互联”。宏观上来说,任何一件产品,都会与周围产生各种联系,包括人、环境、周围其他产品,甚至与政治、文化、经济等都能够产生千丝万屡的关系,比如设计的经济性、文化性、可持续发展等。微观上说,设计任何一件产品都要考虑与周边产品的关系。这种互联关系最明显的就是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家居系统内部元素与元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联系。智能家居经过近四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带领下又一次走进大众视野,格力、海尔等企业也开始了智能家电产品的竞争,但智能家电也只是智能家居系统终端[1],这些企业尝试从家电单品的智能化切入真正的智能家居系统,利用万物互联思维,建立家居系统信息处理中心或者系统平台,同时使智能家电单品模块化、标准化,增强系统内部的智能设备间的兼容性、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甚至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关联性。

1.2 智能设计思维

新时代必然会出现革命性的创新思维,在设计领域,要用“智能设计”思维去思考产品设计过程的智能化(智能设计)与产品的智能化。

智能设计也可以说是“泛标准化设计”。例如美图秀秀的滤镜功能,美化图片时,用户不再考虑混合什么颜色达到特定效果,而是点击特定图标,软件自动调整对比度、亮度、混合色彩等达到特定效果,这是建立在将一些基础性参数设置成标准的基础上,需要时直接调用,从而达到专业效果。在设计界,ARKie智能设计平台也是建立在“泛标准化设计”基础上的一位智能设计师,可以设计包括 Banner、海报等在内的平面设计,它是为没有设计知识的用户而设计,输入需求后平台自动挑选素材,通过算法生成各种风格的设计,用户只需要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大大降低了设计门槛,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也提高了一般需求设计的速度。此类设计平台之所以能够完成设计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将一些基础性的操作标准化,从而完成标准的设计。另一方面,智能设计也包括产品的智能化。为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产品的交互方式变得多样化智能化,由之前的直接接触逐渐变为近距离感应、语音交流、面部识别等。在此基础上,会对产品的内部结构、外观造型产生影响,如物理按键的较少,使得产品外观更加简洁大方。

2 互联网背景下的用户研究模式

用户研究方法也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研究。在过去,研究用户行为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调研周期长,并且由于用户的主观性导致调研数据准确度不够等问题。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大部分数据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并且收集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在用户画像这一块,企业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的浏览内容与单个用户的浏览次数的分析获得用户的喜好与潜在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信息数据变得透明,通过 DT技术很容易产生典型用户画像,从而针对不同用户进行设计。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也更加关注用户对产品的实际体验,通过眼动仪、脑电波传感器等科技手段实际观测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变化,从数据中分析科学数据,指导产品的迭代更新。

3 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设计服务平台建设

在信息时代,产品的设计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设计服务模式是简单的定向服务,是生产方主导的,用户需要什么,到市场上选购自己需要的产品。而在信息时代,这种供需关系正在被打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供需双方发生了角色互换。设计生产方成了需方,用户成了供方,提供什么?需求。用户俨然成了市场的主导,企业只有不断得到用户的需求反馈,才能生产出畅销产品。我国的海尔家电在这方面已经做出探索——海尔创客实验室。海尔的创客实验室建立在开放、共享交互的平台基础上,与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高校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创意分享,海尔在采用方案的基础上会支付一定报酬,如此便集中广大设计专业学生的智慧。海尔的创客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适应了新的产品设计服务模式。

就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我们已进入了全民设计时代。用户分享自己的设计创意,设计师通过专业知识来实现设计,从而实现共赢。有点类似于私人订制模式,不同的是私人订制是通过易实现的制造工艺(如3D打印),实现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目的,而共享设计还是建立在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设计共享,就要发挥设计平台的作用,用户、消费者、设计师甚至生产者都可以发布创意与设计需求,专业设计师通过平台搜集创意、需求,利用专业知识来提高产品的普适性。如今信息2.0时代最典型的经济模式就是平台经济。在设计行业可以依此建立设计服务平台,不仅搜集广大群众的创新创意,也可以让用户参与其中,鼓励用户分享需求,增加创新机会。

4 互联网融入设计的创新体现

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价值重点在于“信息流”的发掘与应用。所谓信息流,广义上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过程中的一组信息,它们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的接收者。狭义指信息的传递运动,这种传递运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条件中,信息按照一定要求通过一定渠道进行的。

简单的说信息流应用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传输、整理、分析与应用输出,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把握设计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尤其在信息2.0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各项新技术的应用都是围绕数据信息展开的,如何快速有效的捕捉与转化信息,对设计发展的过程也有着重要作用。不论是在产品设计前的调研研究阶段、产品的售后反馈阶段还是产品的迭代升级,数据信息的搜集分析称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甚至关系到新一代产品的成败。互联网时代下的设计发展,不仅要利用各种互联网技术辅助设计、更要通过万物互联概念改变设计师的传统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与可靠性,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已达到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1]腾讯研究院,TechWeb编辑部.互联网前沿[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4.

[2]郑建启,李翔.设计方法学[M].第2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9.

[3]天津市统计局.2009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2010-03-01.

[4]吕飞,许庆瑞.服务创新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

[5]金周英,任林.服务创新与社会资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时代智能用户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HANDS OFF THE WHEEL
关注用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