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收获的不是金银而是成长
2018-12-26秋谧
秋谧
38年前,由日本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创作的漫画《哆啦A梦》改编的系列动画电影首次上映。38年来,每年一部,从不缺席。今年,它的名字叫《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说起来,《哆啦A梦》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观众,最早接触“机器猫”的“75后”“80后”现已为人父母,相信两代“粉丝”一同观影,必定是一种绝佳的体验。
经典形象的成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被称为日本动漫的“空气时代”,这一时期,动漫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这一时代登场的《哆啦A梦》,至今仍旧延续着巨大的形象生命力,比如主人公大雄遇到危险时马上喊“哆啦A梦”,而关键时刻哆啦A梦的道具又“掉链子”等既是笑点,也是影迷们的童年回忆。
近些年,除了保持一贯风格,创作者也积极寻求突破,向新时代小影迷靠拢。今年的哆啦A梦就有了创新。它取材自长篇冒险小说《金银岛》,讲述了一个少年智斗海盗、平息叛变、取得宝藏的故事。电影中,大雄和他的小伙伴们开始了前途未卜的寻宝之旅 —— 寻宝地图道具在太平洋中心发现了一座新的岛屿,大家乘坐着巨船朝着目的地出发,但出乎他们预料的是,遭遇的海盗拥有比哆啦A梦更先进的科技设备,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一轮的冒险征程也就正式开启了。
成长总有爱的支持
任意门、竹蜻蜓、放大手电筒、空气炮……对该系列作品稍有了解的人都明白哆啦A梦这些道具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也是主人公大雄面对挑战的依靠。尽管这些道具经常让人觉得是“帮倒忙”,但和哈利.波特的魔法一样,它们都很容易燃起大观众、小观众们的神奇幻想。
不过,在“金银岛”的故事中,哆啦A梦也会有黔驴技穷的一刻,找不到合适的道具,这下终于轮到大雄成长了。一直以来的大雄呈现的都是懦弱、不够上进的形象,不过这一次他变得勇敢、智慧。也许是他从以前的诸多失败中总结了教训,又或许是创作者借大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道具只能借给你恰当的力量,关键还是自身的成长。
危急时刻,哆啦A梦跳进那个阻止地球能量被吸走的装置,大雄鼓起勇气跳下旋涡去救哆啦A梦,最终成功阻止了反派人物科学狂人的行为。这就像很多冒险故事里表现的那样,主人公为了重要的人,冒着可能无法生还的危险,深入险境,最终得救,获得预料不到的宝物。如果没有那样的爱和勇气,就不会有主人公的成长,一切当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另外,原作《金银岛》也设定了这样一个情节:贪婪的、想要占有宝藏的海盗都葬身于此,而在金银岛收获了亲情、友情的人成了最后的赢家。原著与电影在主题上巧妙的对应也是一大看点。
不可不知的能源危机
众所周知,能源危机是当今全世界面对的问题。《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将“能源可能才是未来的财富”这一观点明确传达给了观众。
当然,剧情中有些细节并不严谨,比如“将地核中吸收的热能直接扔回大海”的行为非常不科学,但是本质上对于能源节约与环保的宣传却十分到位。另外一个小细节十分值得中国小观众关注—— 中国的风力发电机技术是世界前列的,当你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大风扇”,相信大家都会觉得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