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中的古代生活画卷

2018-12-26宋艳丽

学与玩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牙刷帽子走路

宋艳丽

冠是帽子吗?

“喂,小明不要跑,天冷了,赶紧带上你的头衣!”刚下时光列车,我们就看到一位母亲在追赶一个小男孩,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头衣是什么东西?”听到这句话,你是不是一下子就懵了?接着就看到那位妈妈将一个类似帽子的东西戴在孩子头上,难道“头衣”就是帽子?

没错。帽子的雏形就是原始人盖在头上的兽皮树叶,用来保护头部,所以当时的帽子被叫做头衣,而“帽子”这个称呼出现比较晚。实际上,古人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统称为头衣,到了秦汉时期,头衣还没有定名为帽。

聪明的你可能发现问题了,成语中出现更多的字是“冠”,比如说“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张冠李戴”,是不是在古代冠就是帽子呢?

冠冕

可以说,冠是帽子的一种,但不是谁都能戴,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除了冠,还有冕,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大夫的礼仪用帽。而一般百姓戴的是头巾。它们都属于头衣,也就是帽子。

委貌冠 远游冠

我们来了解一个关于“冠”的成语故事吧!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人头上,这叫“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或者弄错了事实。可为什么非得拿姓张、姓李的人来说事呢?

据《朝野佥载》一书说,武则天当政时,在举办的宴会上,得宠的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喝得兴高采烈,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独自一人闷闷不乐,怀着无限心事,闷着头喝酒,喝着喝着就醉了,于是就有了“张公吃酒李公醉”的说法,后来又从这个含义演化出另一个俗语,叫“张公帽子李公戴”,就是现在的张冠李戴了。

古代鞋子不分左右脚?

时光列车的第二站,我们来到郑国。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们拿着买到的货物往家走。突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跑来,说:“我的履还没买呢,等等我,别走啊。”可是集市已经散了,他要找的人早走了。“你怎么了?这么晚才过来买东西。”一个路过的人问他。

“我其实早就来了。我今天想买履,在家量了自己的脚,结果出门太匆忙,把尺码落在了家里。到这儿一看,觉得一双履很合适,想看看尺寸对不对的时候,才想起忘了带尺码,就赶紧回去取。回来的时候集市散了,怎么办呢?今天是买不到了。”这个人懊丧地说。

“那你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呢?”“不行,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那人斩钉截铁地说。听了他的话,路人摇着头走开了。

看到这一幕,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哦,我知道,这是‘郑人买履’,它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你说的没错,这正是成语“郑人买履”的来历。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这个人买的明明就是鞋子,为什么叫履呢?

其实“鞋”也是很晚才有的说法。上文说过,最早的帽子叫头衣,鞋子是穿在脚上的,古时把脚称为“足”,所以穿在脚上的鞋袜就是“足衣”啦。足上穿的内衣是袜子,外衣就是鞋子。汉以后鞋子统称为“履”,履是鞋子最早的名字。跟履相关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让我们再回到郑人买履的故事中去。给大家提一个有趣的小问题,你猜路人让郑人试鞋子,会提议他用哪只脚试?

这个问题看似无聊,其实是有历史背景的。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同学们是不是有过穿错鞋的经历?把左脚的鞋穿在右脚上,走路非常别扭,而古代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在我国,1876年才生产出第一双分左右脚的皮鞋,由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可见穿鞋分左右的历史很短。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也许会想,左右不分的鞋子岂不是很难穿?也不是啦,古代制造鞋的材料大部分都非常柔软,如草、麻等,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鞋子里的空间也相对较大,不会出现穿不上或是磨脚的问题。不过,虽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买鞋还是讲左右的。试鞋时,一般会先伸左脚,只要左脚能穿下,右脚就不用试了。这是因为人的左脚一般比右脚稍长一些,这与手刚好相反。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吧?郑国人会用左脚试鞋子。

古人 怎么走路?

第三站是赵国都城邯郸。只见大街上人来人往,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优雅从容。然而有个人看起来和周围很不协调,他四肢健全,却不是直立走路,而是一点点地爬行,路过的人对他指指点点:“这个来自燕国寿陵的人想学我们走路,看到谁走的好看都要学,可是学一样忘一样,最后连自己的走路方法都忘了,只能这么爬回去。”

邯郸学步

一看就知道,这是“邯郸学步”的故事在上演。它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走路那么简单,摆动双臂,迈开双腿就行,还要学习吗?这个燕国人是不是多此一举?其实,古人在不同场合行走姿势是不一样的,还真有学习的必要。

古人走路的姿势主要有四种,在古书《释名》里就有说明:行,两脚慢慢行进;步,是比行稍微慢一点走路;趋,比行稍微快一点;走呢,就是比趋更快地跑起来。现代的散步,相当于古人的步;当时的行,才是今天的走;而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这就像“走马观花”这个成语,原本就是说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走马”就是骑着马跑。

什么时候该行,什么时候该走,古人是有严格讲究的。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行走礼仪”,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走法。《后汉书》记载,有个人去见上司,因为没有快走而惹得上司很不高兴,最终被免官。

怎么样?不会走路后果很严重吧?所以古人很注重训练孩子学习“走路”。在古代,孩子一生要学两次走路。一次是一两岁时,自然学会走路;另一次是到了入学年龄,学走路礼仪。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做书训诫孩子,走路要从容、规范,平时不要手舞足蹈,更不宜慌慌张张,而要稳稳当当地走。即使在家里,也不要一纵一跳的,只有在长辈喊你的情况下,才可以在家跑着走。

作为新时代的儿童,现在我们虽然不用考虑古时那些过于严苛的行走礼仪了,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在公共场合不要追跑打闹,比如在家里也不要疯跑,以免影响到他人。

古人的牙刷长啥样?

现在,我们的时光列车停靠在盛唐时期的一间小草屋旁,只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什么在嘴里刷来刷去。

古代牙刷

难道他在刷牙?那时候就已经有牙刷了吗?没错,在长安(今西安)、成都等地出土的盛唐文物中,就已经有牙刷的身影了。据说早在十世纪前我国就有了牙刷,比欧洲牙刷文明史早了800多年。当然,那时候的牙刷用起来还很不舒服,它的毛不是柔软的纤维毛,而是用马尾巴、猪鬃做成的,那么硬的毛在嘴里刷来刷去,小朋友不疼得龇牙咧嘴才怪呢!

然而就是这样不完美的小牙刷,也是经历了很多年才演变成这样的。很早以前,人们主要用温水、茶水等漱口,后来有人用木棍儿来清洁牙齿,这个木棍儿叫“齿木”,用得最多的是杨树枝。为什么呢?这跟佛教的一个故事有关。传说有一个小和尚有口臭,每次和师傅说话都很遭嫌弃。他很苦恼,就向佛陀求助,佛陀让他用杨树枝刷牙,他回去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人们听说后也学习他用杨树枝刷牙。当然了,材料的选择因地制宜,除了杨树枝,还有槐树、桃树枝等。慢慢地,人们发现,把树枝的一端咬扁,出现了木纤维,用它当刷子更能清洁牙齿,这就是牙刷的雏形。到了唐朝,正式的牙刷出现了,而牙刷这个芳名的诞生则要等到元朝。

小小牙刷,发明出来也需要智慧。有了牙刷,人们才能保持洁白健康的牙齿,这有多重要,看看那些与牙齿有关的成语就知道了。“牙白口清”比喻一个人说话清晰,而“明眸皓齿”则是形容人长得清秀好看。看来牙齿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哦!

可以说自从有了牙刷,人类牙齿健康有了很大保证,而动物没有牙刷清洁牙齿,牙疼了怎么办?只能拔去啦!我们就说说“虎口拔牙”这个成语吧。这个成语出自马钰《玩丹砂.赠阎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齿,骊龙颔下夺神珠。”其释义是:从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另外,这个成语背后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从前有一只老虎,得了很厉害的牙痛病,四处请人给他拔牙,可谁敢在老虎嘴里动刀呢?有一只善良的小白兔,不忍心看到老虎疼得龇牙咧嘴,就同意给它拔牙。坏牙拔出后,老虎不疼了,露出了狰狞面目说:“你这么爱做好事,那就再做一件好事吧,我快饿死了,你就当我的早餐让我吃掉吧。”说完一口吞下了小白兔。所以说,虎口拔牙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做一件极其危险的事,而我们不能像小白兔那样对坏人仁慈。

古人有涂改液吗?

咱们看到的这个唐朝小朋友可是很用功的,刷完牙,他端坐在书桌前,开始读起书来。听,“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完书,他开始练字,写着写着,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一不小心写错字了。怎么办?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旁边端出一个小盒,里边是柠檬黄色的东西,他用小刷子刷了一些,涂到刚才写错的地方,等了一会儿又接着写下去。

难道这种黄色的东西是他的涂改液?是的。我们知道最早的字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后来人们发现了更容易刻、材料也更多的木头和竹片,就把字刻在这些东西上面,于是有了竹简和木牍。如果刻错了怎么办?那就用刻刀把它刮下去,再重新刻。

东汉蔡伦改良了纸,纸更轻便好写,所以慢慢普及起来。在纸上写错了,如果再用刀刮肯定会刮坏,后来人们就发现了一种涂改液。它其实是一种矿物,叫雌黄,成分主要是三硫化二砷,多为细粒状,有着珍珠的光泽。古人写字多用黄纸,这种矿物也是黄色的,涂上去不容易看出来,就成了普遍使用的涂改液了。

说到雌黄,你会不会想到成语“信口雌黄”呢?它说的是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为什么这个成语会和这种涂改液联系在一起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著名的东晋史学家孙盛在他的著作《晋阳秋》中这样描述一位叫王衍的人:“ 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这句话讲述了王衍在和朋友高谈阔论时,说的话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了他的话有错误,或者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像用雌黄改错别字一样容易,随口就改正,所以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这就是这个成语的来源。与信口雌黄意义相近的成语还有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等。

一个人如果常常信口雌黄,就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也不会受到欢迎,所以我们可不要做王衍这样的人。

信口雌黄

成语故事 猜看猜

好啦,今天的穿越之旅到此结束。经过这趟旅行,大家是否对成语有了更新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

下面,编辑姐姐就给大家出两道与成语相关的小题,看看聪明的你能否答对。

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最初是描写什么的?悄悄提示你,这个故事跟一位大书法家有关哦!

2.“日上三竿”这个成语跟古人生活密切相关,包含着科学原理,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大揭秘

猜你喜欢

牙刷帽子走路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会走路的蛋
宝宝学走路
会走路的树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牙刷牙膏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