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018-12-25柳杨李君付宇涵
柳杨 李君 付宇涵
当前,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正处于创新突破可期和掉队风险亦存的重要关口,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梳理分析该行业企业在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可为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两化融合提供有益借鉴。
一、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意义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深圳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产业规模高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作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深圳市拥有华为、中兴等大批国际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和优越生态。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旨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渗透、循环提升,最终达到和谐共生、均衡发展的状态。两化融合既承担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导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主体中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前阶段,深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着区域发展空间趋紧,资源与能源制约加强,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处于创新突破可期和掉队风险亦存的重要关口,有必要以两化融合作为驱动电子信息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中生产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管理等各个层面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单位资本产出,加快实现行业发展向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和技术变革转变。
二、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
(一)传统产业优势持续保持高位
長期以来,深圳市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地位,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外设产业、通信产业、软件产业、数字视听产业、光电机一体化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和电池产业,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2016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7%,较1992年产业发展初期增长411倍,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为439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1%。2017年,深圳市以电子信息为主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四成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夯实巩固。
(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深圳市持续推动电子信息行业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品结构的高品质化、高端化、高附加值化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随着行业企业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提速发展,根据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的统计测算,2017年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为64.4,远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56.6,其中49.6%的企业实现了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行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58.1%、46.5%,17.1%的企业已具备了探索智能制造的条件,远高于全国9.6%的行业平均水平。
(三)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完整的产业链特征,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机,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讯产业群;从配件、部件,到整机的计算机产业群;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到系统集成软件的软件产业群。2018年,深圳市19家企业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华为、比亚迪、中兴、腾讯、创维、康佳、华强、大疆、天马、普联、华讯、金蝶等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迅速崛起,以龙头企业凝聚产业价值链升级。多年来,深圳市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化建设,形成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电子科技产业园、深圳南山科技园、深圳福田科技广场等百余个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同时配套留仙洞、大学城、深圳湾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的园区,推动产学研用能在园区内快速融合,园区式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三、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两化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先行国家或企业常利用垄断优势以及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制造的关键部分设置一些难以破解的障碍,进行技术垄断。深圳市企业目前由于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长期以来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低端,难以获取高附加值产业的核心技术。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数字化研发能力薄弱,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二维CAD进行设计和绘图工作,难以发挥CAD/CAM一体化的优势;二是设计规范、经验和知识无法沉淀,无法有效实现相关产品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企业产品技术资源的安全性缺乏保障;三是传统“串行”的产品研发模式,无法发挥团队优势,与客户就产品研发环节的沟通不足,难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及变更。为解决以上问题,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提升数字化研发能力,构建协同研发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传统供应链无法满足柔性生产要求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高度分工化特征,对于深圳市的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来说,加强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在已经建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上形成优秀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不可或缺。而电子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加上产品生产线复杂,生产周期短等因素,电子信息企业为了解决生产产品的质量与速度提高、成本价格上涨、产品更新换代需求等难题,也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响应速度更快的供应链体系。目前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普遍缺乏实时对接,产品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物流信息化发展欠佳,易造成热销产品的库存不足、滞销品的库存积压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成本价格控制与客户定制化产品的变化需求。
(三)产品质量追溯能力欠缺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品高质量成为企业最有力的战略竞争武器,也是企业提高效益、求得生存的关键。产品质量涉及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起源于市场,由设计决定,通过制造实现,并在使用中得以体现。为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电子信息企业需要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监控整个制造流程中的每一个工序,快速识别并纠正影响产品质量的制造问题。然而,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规模的扩张,造成成本压力增大、设备日益复杂、生产信息缺少透明度等问题,大部分企业无法做出及时准确可追溯性监控及物资精细化管理。未来,建立可视化、全透明制造系统就成为深圳市电子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
四、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立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平台
通过建立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平台,提升行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实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加速渗透和深度应用,为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实现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着力提升研发设计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方法和平台。一批信息技术服务领先企业,例如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公司已通过提供电子产品制造自动加工、CAD/CAM/CAE集成及信息化管理技术和云平台服务,帮助企业在现有硬件设备基础上大幅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益,低成本完成产业升级,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对电子信息行业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弹性计算、云存储、工业软件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提供研发设计软件服务和App服务、数据管理、知识资源库等服务,强化平台的支撑服务功能,电子信息企业可构建以创新设计能力和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互联网+电子研发设计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
云服务平台主要实现如下功能:一是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在平台上展现设计、制造、检测、工程服务等能力,信息聚合后即可呈现为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综合能力;二是平台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提升能力所需的、成本低廉的正版化SaaS工具和资源庫,包括二维CAD设计、三维CAD设计、CAE分析、切割和雕刻等CAM软件、CAPP、支持企业和产品展示、项目协作的移动App、手机微站等服务;三是在企业集聚基础上,平台提供电子信息行业动态、政策、区域活动、新技术等信息发布,技能培训、人才服务,以及工业设计、检测、企业认证等;四是基于产业链各种能力、智力资源整合及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等,帮助电子信息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互联网型企业,实现更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专业加工能力,以及更好的个性化订单支撑能力。
(二)打造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
通过打造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产品订单快速响应。敏捷供应链是指适应生产柔性化、实时化、透明化的要求,构建比传统的供应链体系更敏捷、响应订单变化更加快速的供应链体系,连接ERP系统以及生产和物流的各个环节,以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演进经验,深圳市企业可通过敏捷供应链协调来提高内外部组织效率,减少交易成本,带来经济性,扩大企业的话语权,在产业链下游环节中建立起优势地位,促进区域企业集群的整体跃升。
在敏捷供应链网络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促进共同目标快速而高效地发展。企业在敏捷供应链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在整个敏捷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要确立各自主体地位并且取得互相信任;二是需要建设可靠的信息平台与共享平台以取得关键信息的实时共享;三是需要提供精准的运营数据做分析与预测。具体的供应链业务模式流程如图2所示。
企业通过实施敏捷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及应用,在全面、迅速地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对其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促成企业与其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销售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一体化快速反应。基于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稳定而快速的运行,实现生产、采购、库存、销售、质量和进出口业务的统一管理,达到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协调通畅,提高业务流程的可视化程度,确保决策命令准确下达,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经营风险,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可视化、全透明信息平台监控。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应通过打造可视化管理及全透明生产功能,实现产品和料件的可追溯性和全生产过程的监控,开发基于MES系统的自适应、专业化生产执行系统,监控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的入库的全部生产过程,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产品检测的数据和结果,以及制造产品在每个工序上的时间、人员等信息。然后通过MES系统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数字化报表来实时呈现生产现场的生产进度、目标达成、产品品质等状况,从而让整个生产现场完全透明化,基于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架构流程如图3所示。
基于MES系统,应用RFID技术、条码扫描技术、数字连接终端、设备芯片存储等自动化数据采集手段,可为企业构建集成的生产现场控制与品质管理平台和完备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数据库,实时获取生产现场在制品、物料与制造过程中各方面的生产信息,实现电子信息企业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全生产过程质量追溯。
五、总结
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从单一产线开始、到一个车间乃至整个工厂、再到产业集群的整个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应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嵌入式传感器缩小信息与物理之间的界限,使传统的信息系统如ERP、CRM、CAD与工厂里的硬件物理系统、生产线、生产设备互相渗透,使工业生产从以往信息系统对物理系统的单向控制转变为双向的互动,促进自动化、信息化向横纵集成、工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推进深圳市整个电子信息行业两化融合的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