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投资的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实践
2018-12-25陈识李庆云刘杰邓烨
陈识 李庆云 刘杰 邓烨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为先。高质量发展要求投资结构调整,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电网工程项目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必须实现精准投资。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湖北电力)为实现精准投资,充分落实审计署提出的“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数字化审计理念和方式,拓展“大数据”审计思维,创新基于精准投资的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模式,充分体现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
一、基于精准投资的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思路
(一)以标准建设流程为基础,构建关键数据体系
数字化审计就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审计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处理,建立“技术+ 人工”“现场+ 非现场”“实物+ 电子化”的立体审计。数字化审计要求进行全样审计,包含集成应用、信息整合、协同实时等技术特点,在海量数据中准确定位关键数据是开展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的根基。湖北电力充分分析业务信息系统运行现状,结合电网项目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模式,整合各系统中符合审计目标且能互相串联的关键数据,确立以项目模块、物资模块、财务模块、设备模块为基础,以项目计划规划管理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财务管控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为支撑的数据源体系。
关键数据是以精准投资审计为总体目标,将各个系统的数据有效衔接,便于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快速抽取。数据源按特性可分为三类:一是结构化数据,指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表示和存储,表现为二维形式的数据,可直接通过业务系统采集数据,并能进行穿透查询和数据追溯;二是半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是结构化数据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不同的属性组成,可用记录和字段分层,通常半结构化数据可以通过中间表格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三是非结构化数据,各种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都属于非结构化数据,可通过各业务管理系统收集,如运用基建管控管理系统获取工程过程资料,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获取招投标信息,运用经济法律系统获取合同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通常需要通过人工输入或者智能识别等手段转化为结构化数据,部分资料还需要将线上数据和线下实际相结合,甚至利用外部数据。依托各信息化系统数据源,湖北电力选取组织结构、项目编码、资产编码、采购订单、物料编码等关键数据,将来源分散的各系统原始数据进行衔接整合,构建关键数据系统,实现以关键数据为主、衍生数据为辅的集成数据库。
(二)以精准投资为导向,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指标
精准投资要求彻底转变以往投资预算“切块”和“分盘”等粗放的管理模式,为使投资建设项目与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相匹配,湖北电力将自身利益需求与现有水平分解,对项目事前、事中、事后需要控制的重要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并与审计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匹配,精准锁定审计数据分析指标。
指标必须包含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全样分析等特征。事前预警体现在规划项目执行情况、项目定位精准性、可研报告编制质量、新开工项目核准情况等指标;事中监测体现在项目投资估算偏差、物资管理质量、投资计划完成情况、止损措施履行情况等指标;全样分析体现在工程结决算分析、投资经济效益、投资社会效益等指标。确定分析指标的同时,明确指标定义和数据需求,数据归口部门和取数方式,梳理计算指标或数据所需要的最小颗粒度的源数据,具体到表、字段,梳理从最小颗粒度数据到所需要的指标或数据的计算逻辑,对跨系统的指标,则需要梳理各系统数据间的匹配关系。
(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制定数字化审计模型
湖北电力基于关键数据体系,针对每个电网项目审计数据分析指标,充分掌握被审计对象的特征,结合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经验积累,筛选符合精准投资目的并且能利用现有系统数据实现的分析方向,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目前已形成包括投资计划完成率、规划项目可研及时率、已批复项目开工及时率、可研报告编制方案合理率、投资估算偏差率、物资质量监督覆盖率、工程结算偏差率、项目成本入账率、新投设备发生问题率等数字化审计模型。
审计模型可以将不相互关联的数据和指标进行转化,实现计划、项目、财务、招投标、设备等数据源的融合,形成实时化、趋势化的审计分析结果,为审计人员提供违规风险的线索;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缺失、不同系统中数据不一致、各类数据逻辑关系矛盾,挖掘存在于内部控制失效风险和基础管理的漏洞。如通过在ERP系统中是否分级设定预算,判断概算是否分级管控;通过在基建管控系统中数据与ERP系统数据进行一致性比对,反映项目里程碑计划是否按节点推进;通过ERP系统中采购申请的关键数据信息,关联到电子商务平台,判断是否存在应招标未招标等情况。建立电网项目分析模型是数字化审计的“驾驶盘”,通过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全域数据的推进,最终可实现利用云分析工具自动取数和实时监控,真正达到审计无处不在。
二、基于精准投资的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应用
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关键数据体系、数据指标分析和数字化审计模型实现电网工程项目审计全覆盖,做到“全面把握、突出重点”。湖北电力分析整体情况和局部数据,分析异常数据和特定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和验证,清除冗余,建立模型,探索性的开展电网工程项目数字化审计三大方向实践,充分发现问题线索和風险隐患,提升审计质效。
(一)关键数据体系总体分析
关键数据体系总体分析应用于审计数据分析中的描述式挖掘。审计人员通过ERP审计系统和其他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从审计数据仓库直接获取数据,按审计分项数据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概化、分析提取、形成对审计项目的整体印象,这是“大数据”总量分析的常用方法。审计人员利用投资项目采购及执行审计分析模型。在分析“事中监测”→“物资管理质量”指标时,审计人员利用投资项目采购及执行审计分析模型,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项目审计→项目合同审计→结算金额与订单金额偏差分析功能点,获取项目采购订单的合同总金额和单项合同数据,计算实际结算金额与合同金额的偏差率,进而分析投资项目合同执行情况。另外,审计人员还可以利用物料编码,将物料计划供货时间和实际到货时间进行对比,判断物资是否按时到货;通过移动类型筛查物资退库和利库情况,判断物资是否按规定退库和利库。
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数据指标的量纲不同,且项目实施前与实施后数据变化程度的量纲也不同,因此为了使指标形成统一量纲以便于评价比较,通过归一化系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投资的效果。在分析“事中监测”→“投资计划完成情况”时,审计人员利用成本归集审计分项数据分析模型,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项目审计→项目成本审计→SAP标准(计划/实际/承诺)功能点,查询项目账面实际成本,计算成本入账率,分析成本入账比例偏差是否过大,进而评价电网工程投资效果。
(二)衍生数据关联对比分析
衍生数据关联对比分析应用于审计数据分析中的关联验证式挖掘。审计人员从不同系统不同数据项和相同系统数据项中挖掘出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之间联系,通过ERP 业务审计系统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将数据仓库的多系统维度数据筛选为可关联数据集,按照审计分项模块数据分析模型对不同系统同一数据进行比对匹配、交叉验证,找出“噪音”,从中挖掘隐藏的疑点和难点,合理确定审计关键点。
在统计“全样分析”→“投资经济效益”指标时,审计人员利用实际完成投资超计划、超规模,未履行审批手续模型,一是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项目审计→项目成本四大类费用查询功能点,导出ERP系统项目成本数;二是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业务查询→项目全过程竣工结算功能点,导出竣工结算金额;三是通过规划计划信息系统→计划下达功能点,导出核准文件、投资计划文件,查出投资计划金额;四是将三个不同维度业务系统导出的计划金额、实际成本、结算金额等数据进行关联,形成差异对比分析表,进一步分析实际完成投资超计划金额和超计划规模,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在统计“全样分析”→“工程结决算分析”指标时,审计人员分析结算审核不到位模型,一是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财务模块→项目审计→项目成本四大类费用查询功能点,导出项目实际成本;二是通过基建管理系统→造价模块→竣工结算功能点,导出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得出项目结算数据;三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导出招标工程量及投标综合单价,四是将三个不同维度业务系统导出的结算数据进行关联差异对比,分析结算中的工程量、综合单价与招标文件工程量、投标文件中的综合单价是否一致,进一步得出工程造价控制是否到位。
(三)全数据变量趋势分析
全数据变量趋势分析应用于审计数据分析中的“孤立点”式挖掘。审计人员通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ERP 业务审计系统,将具有类似特征的数据进行聚类分组,按照审计分项模块数据分析模型奇点检测算法发现异常偏差审计数据,进而分析异常数据和特定数据,寻求审计疑点。
在分析“事中监测”→“投资计划完成情况”指标时,审计人员利用分析四大类费用占比偏差分析模型,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项目审计→项目成本四大类费用查询功能点,采取类似项目对比分析法,确定项目实施的不同区域、同时期、同类型费用,计算四大类型费用占比,通过对同类型项目大数据的偏差分析,确定四大费用占比异常的项目以及距离平均水平的偏移度,确定重点风险目标。
审计人员利用利用设计变更种类趋势分析模型,通过基建管控和配网实时管控等业务系统,导出设计变更原始资料,对其设计变更原因要素进行智能扫描分析,将设计变更产生原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分年度进行重要系数排序,分析出近几年设计变更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同时,审计人员引入两个辅助指标,一是设计变更相对变化率,主要反映设计变更量的相对值,二是设计变更费用的变化率,主要反映设计变更对费用的影响程度,对改进设计、提升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三、基于精准投资的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成效
(一)拓展审计服务领域
湖北电力聚焦政府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投资领域,保证审计力量与投资任务之间的矛盾最小化,实现投资过程“五精准”:以问题为导向确定优质目标网架、从数据层面提升项目方案精度、强调闭环管理并加强流程管控、提升项目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严格考核项目准确率及项目可研完成率,切实提升投资审计质量和效果。随着基于精准投资的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实施,湖北电力可实现与公司相关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和业务集成,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及准确性,较传统手段开展的管理审计和事后审计,拓展了审计服务的领域,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大数据审计的精准、高效、全覆盖等目标,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管理平台。
(二)提升电网投资效果
电网建设面临内外部环境多重挑战。一是公司近年投资能力受限,政府对电网企业采用“先算价格、再投资”的事前监管,对投资规模提出了限额。二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大拆大建的惯性思维导致投资效率不高,因此提高投资精准性显得尤为迫切。数字化审计可通过对投资项目审应从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两个方面组织进行监督,查看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对资金全流程进行跟踪,保证投资使用成本的合理性;对项目实施前与实施后运行状态指标的变化程度,核实投资的精准性。湖北电力利用數字化审计,统筹电网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从过去的重“速度、规模”向重“质量、效益”转变,助力公司稳健经营、电网均衡协调发展。
(三)促成战略目标达成
结合动态环境的发展需求,湖北电力建立适应环境要求和企业战略目标的投资审计新模式,将可能影响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事项锁定为审计重点,发挥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作用,通过检查战略决策的执行情况,评估战略执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查找战略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供战略决策者使用。通过基于电网项目的数字化审计实践,工程项目投资数量、投资额、具体效益、审计费用、投入产出比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实现了对电网建设项目的科学评价,先后推出了深度审计管理政策、整合投资管理政策,提高电网投资策略制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保证电网投资效率,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达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