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美术教学静物素描的方法
2018-12-25钱红曼
钱红曼
静物素描是学习素描的初步课程,也是学好素描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静物素描是根据静物轮廓用铅笔进行绘画,它不如简笔画那样便于操作,也不如蜡笔画色彩斑斓,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静物素描,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掌握静物素描。
一、欣赏图片,解析线性结构
要想让学生学会画图,首先要培养他们对线性结构的认知。所谓线性结构,就是用线条的方式表达物象的结构。对于小学生而言,初学习美术时不能自主分析,因此,我们在教学时采取图片赏析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分析方法。如此一来,学生们可以观察事物的线条关系,为今后的素描绘画打好基础。
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第14课“桥”一节时,笔者在课下提前搜集准备好桥的图片,课上用多媒体进行投影,带领学生们进行赏析。首先分析赵州桥:“同学们,大家观察赵州桥的图片,你能发现什么特点?”有同学回答:“它与我们之前画的桥不同,桥面不再是弯曲的,但桥底是弯曲的,而且桥下面还有好几个小洞。”“桥上还有栏杆。”“对,大家说的都很好,赵州桥是由直线曲线构成,桥面是平直的线性结构,但是在桥的下方有一个大拱,大拱的肩上又有四个小拱,且呈对称形状。因此,我们在绘画时要注意在结构上表现其特点。”在讲解了赵州桥以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其他桥的线性结构特点,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异同点?对其进行明显的区分体验。
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接受能力有限,对于繁杂的线条关系要加以剖析,因此,教师先用线条清晰、交叉较少的物象图片来教授学生什么是线性结构,如何分析物体的线性结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拔高,找到合适的图片赏析,对复杂的线性结构进行逐步解析。
二、练习线条,掌握手腕力度
在学生们学习了解析线性结构以后,就要逐步开始动手绘画。对于静物素描而言,线条是构成它的基本元素,学生们要想画好素描,必须对线条的轻重、粗细等把握准确,首当其冲的就是掌握好手腕的力度。但是小学生这方面的感知并不是十分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辅助练习,及时作出指导和修改。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第8课“鸟的纹样”一节时,笔者选取了鹦鹉作为练习对象。在课堂上,先给出鹦鹉的素描图样,其花纹的深浅、粗细等略有不同。学生们需要简单地画出鹦鹉的轮廓,对它身上的花纹进行模仿练习。同学们会发现,鹦鹉身上的花纹有深有浅,但是他们所画出来的线条很难区分。“同学们,这是因为你们对手腕的力度掌握不够。画画就像我们平时写字一样,是依靠手腕发力的,当我们手腕用力时,所画出来的线条往往颜色深且较为粗一些;当我们放松时,所画出来的线条颜色较浅且细。那么,大家自己尝试感受什么样的力度画出什么样的线条效果。”同学们在纸上勾勾画画,体会手腕的力度,再经过重复练习之后,根据所给鹦鹉的纹样线条,可以进行初步的线条区分绘画。
学生在课堂上跟随着老师的指导,体会手腕力度对线条的影响。但是这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我们无法将其量化成为多大的力度画出什么样的线条,于是练习和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尝试临摹,了解明暗关系
学生把握了素描基础以后,就要开始进行物象整体的绘画,也就是静物整体素描。如何使物体在一种颜色中体现不同的层次感?这就需要凸显其明暗关系。在素描中,以物体的明暗色调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现物体的轮廓形状,可以采取临摹的方法,让学生们仿照别人的优秀作品尝试绘画。
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上册第1课“我种的植物”一节时,首先在課堂上教授学生关于明暗关系的概念知识,使学生对绘画的明暗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学生们自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临摹,体会该植物的明暗如何体现。班上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仙人掌,但是临摹出来的作品并不生动,笔者发现是他们的明暗关系没有把握好。于是对原作品进行分析:仙人掌在素描时,细细的针叶部分颜色较为暗沉,这样才能凸显出它存在于仙人掌的表层,但是根部需要稍微明亮一些。同时,在素描时不添加颜色的涂抹,就需要以明暗区分图画中仙人掌的前部和后部,学生们再次尝试临摹,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临摹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原图的明暗区分上。看看我们所临摹的作品明亮部分如何勾画,暗影部分又是如何加以区分的,什么角度需要用什么样的明暗关系才能使得作品活灵活现。这个过程相对而言更为枯燥,因此,我们尽量选取学生们感兴趣的物件进行临摹,增强临摹品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们学会静物素描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诱导的过程。在课堂上,要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对构图有思路以后再进行基础功底的夯实,然后一步一步拔高训练。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坎南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