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8-12-25鲜杰李海鹏

党政干部学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会展业供给侧改革

鲜杰 李海鹏

[摘 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会展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辽宁省发展会展业的对策建议,对辽宁会展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探索,为加快打造会展强省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经济;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7-0065-06

辽宁省会展业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会展经济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与我国会展业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7年以来,辽宁省会展业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15 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会展资源的作用,推动会展供给存量的结构调整,注重提高会展供给增量的质量和效能,营造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旨在通过对辽宁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辽宁会展业发展对策建议,为辽宁发展会展经济从而促进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遼宁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2017年,我国境内办展数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分别是上海市、广东省和北京市,展览面积排名前三位的是上海市、广东省和山东省,辽宁省办展数量和展览面积均位列第9位,与2016年基本持平。2017年,展馆数量最多的省份分别为山东省、广东省和浙江省,辽宁省位列第6位,约占全国展馆数量的5%。

(一)规模与效益稳中有进

1.展会总体规模呈集约化发展。2017年全省展会数量达1127个,展览面积达853.7万平方米,与2016年相比稳中略降。2017年共举办2-3(不含)万平方米展会活动40个;3-5(不含)万平方米展会活动23个,较上年呈上升趋势,5万平方米以上展会活动27个,其中10万平以上的大型展会7个,数量基本保持稳定。2012年至2017年辽宁省会展规模情况见图1。

2.会展场馆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辽宁省共有专业用于展览的会展场馆9个,可供展览总面积27.6万平方米。其中,沈阳3个,大连3个,锦州、盘锦、葫芦岛各1个。在建会展场馆4个,建成后可新增展览面积6.9万平方米。全省专业会展场馆情况见表1。

3.品牌展会特色鲜明。辽宁省自主培育的品牌展会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软件及信息服务交易会、东北公共安全防范产品博览会、中国(沈阳)国际家具及建筑装饰展览会、锦州农业科技博览会、东北口腔器材展览会、北方美容美发产业博览会等品牌展会已成为辽宁省专业特色展会的品牌名片,部分展会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品牌展会。

4.县域会展业蓬勃发展。近年来,辽宁省内各县依托人文、经济、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会展主题品牌,把发展县域会展业作为一县一业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会展打造品牌吸引投资,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法库航空展、陶瓷展、岫岩玉石展、海城北派服饰节、宽甸桃花节、西丰鹿业大会、昌图换热器展、喀左紫砂展、凌源食品节等展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

5.展会品牌推广功能不断增强。2015年和2016年“铭品大辽”系列活动借助辽宁特色产品订货会的绝佳平台举办了“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评选”活动,对辽宁品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7年,为进一步推进商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辽宁特色品牌知名度,“铭品大辽”抓住辽宁特色产品订货会这一省内知名品牌展会的有利契机,举办了“辽宁礼物”评选活动,将辽宁的“老字号”“地理标识”“辽宁名牌”等特色产品进行整体宣传,进一步激发了展会的品牌推广功能。

6.会展企业及机构发展壮大。辽宁省现有注册登记的会展公司及会展业服务企业200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占4%,民营企业占96%。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佳胜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先后于新三板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上市,进一步带动辽宁省会展企业提升水平。辽宁省先后成立了辽宁省展览行业协会,沈阳、大连、本溪、丹东等市级会展行业协会组织。

(二)结构与分布日趋合理

辽宁省会展业发展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辽宁省区位优势及各地区产业和资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北地区、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地区以及以锦州、盘锦、葫芦岛三市为支撑的辽西地区三个会展经济圈。

1.辽中北地区——沈阳中心城市作用突显。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沈阳市跻身全国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十强城市的第6位,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东北国际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展览会,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等5个展会在全国同类展会中跻身三甲,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6届,“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全国优秀会展城市”“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以及“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新锐城市”等荣誉已基本奠定沈阳“东北区域会展中心”地位。

2.辽南地区——大连老牌会展城市持续发力。20世纪90年代初,大连首先以“大连国际服装节”为突破口,相继开发了一系列会展活动。1996年兴建星海会展中心并在全国最早成立了会展工作领导小组,1999年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大连市展览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举措,使大连成为国内较早因展会而发展和繁荣的城市之一,由会议、展览、文娱、商务等活动构成的会展经济使大连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东北亚国际会展中心,铸就了中国会展业管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大连市展会规模发展稳定,多次荣获“中国十大会展名城”奖项,大连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大连国际汽车展览会等国家级品牌展会也多次荣获“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的奖项。

3.辽西地区——三足鼎立发展特色展会。近年来,锦州、盘锦、葫芦岛三市相继建成专业会展场馆,逐步提升了专业化程度,特色品牌展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锦州不断培育壮大地方展会,已成为辽宁省继沈阳、大连后,举办国家级展会最多的城市;盘锦大力推进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以展促游,以游带展”的发展新路;葫芦岛以打造龙头展会为发展思路,带动了葫芦岛市泳装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三市的会展业发展,对辽宁省二三线城市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会展场馆运营稳中有忧

辽宁省绝大多数会展场馆出租率在30%以下,低于会展场馆经营盈亏平衡点,处于经营亏损状态。由于辽宁省气候特点,绝大多数场馆在冬季无法使用,处于“冬眠”状态,更加剧了运营难度。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为辽宁省展览面积最大的专业会展场馆。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馆租率只在20%左右。辽宁工业展览馆和大连星海会展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由于展览面积较小,无法承接大型专业展会。沈阳新世界博览馆是2017年投入使用的新场馆,其管理团队拥有多年成功管理和运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先进经验,将大大提升辽宁省会展场馆的现代化程度。

为突破展馆发展的困境,展馆往往增加服务内容来谋求新的发展。锦州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专业会展场馆,其运营模式值得借鉴。展馆一层为展厅,二层是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场馆,三层为会议厅,实施展、会、演、赛等多样化经营,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弥补展会数量不足和冬季展会淡季对展馆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辽宁省会展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省会展业与发达会展区域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会展业运营管理体系、会展业政策支持体系、会展业办展水平、会展市场主体竞争力和行业协会作用弱化等方面。

(一)管理体系建设尚需继续完善

目前,辽宁省会展业仍存在管理体系不顺畅的问题。在省级层面,贸促会系统及商务、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对相关领域的展会进行行政管理,公安、消防、工商、城管等部门参与展会运营职能监管,由于缺乏统一的沟通协调,造成“批、管脱节”及“以批代管”。广东、四川、云南、江西等省建立的会展业联席会议制度经验显示,统筹协调是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而辽宁省目前还没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约了辽宁省会展业的发展。在各市层面,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商务、经合、贸促会系统等多头并管,资源分散的问题仍较突出。

(二)未设省级会展业专项资金

沈阳、大连设立市级会展业专项资金,省级未设立会展业专项资金。2013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免征会展企业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公告〔2012〕2号),从2013年1月1日起,对于新运营的会展场馆经营企业享受免征三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该政策的出台,对于新建会展场馆减轻税收负担起了关键的作用,目前该政策也已过时效。从省级层面来看,在会展场馆建设及运营、国家级展会引进、自主品牌展会培育、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政策。

(三)办展水平有待提升

辽宁省会展经济起步晚,会展业对外开放程度低。一方面,辽宁省展会规模与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相比相对较小,另一方面辽宁省会展业未能真正步入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唱主角、行政色彩较浓。此外,辽宁省会展缺乏像“广交会”一样“重量级”的国际展会品牌,截至2017年6月,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中国会员达到了104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29个,上海市24个,深圳市10个。辽宁省只有沈阳市有1家UFI会员,国际化程度较差。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与国际接轨应列上议事日程,会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任迫在眉睫。同时,重复办展现象比较严重,存在盲目办展的倾向,出现主题雷同,时间相近的展会。

(四)市场主体竞争力弱

当前,辽宁省会展企业数量规模稳中有进,但政府在会展资源配置中仍起主要作用,大型展會对行政依赖度过高,社会化、市场化办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权威的围绕展览、会议提供配套服务的服务公司,会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任迫在眉睫,会展市场主体竞争力亟待提升。

(五)行业协会没有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辽宁省目前成立了辽宁省展览行业协会,沈阳、大连、本溪、丹东等市级行业协会组织。设立了辽宁会展网和《辽宁会展》刊物,宣传辽宁会展企业,发布辽宁会展信息。但在调研分析、政策建议、宣传推广、数据统计、项目评估、准入审核、资质认证、市场监测、行业自律、合作交流等众多方面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三、推进辽宁省会展业发展的思路

2017年,辽宁省会展业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会展资源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会展行业的服务和规范,推动会展供给存量的结构调整,科学合理地建设和运营场馆设施,注重提高会展供给增量的质量和效能,营造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环境。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展会活动管理系列文件精神,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党政机关境内举办展会活动实施细则》(辽委办发〔2016〕51号),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推进会展业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建议各市及有关部门领导要重视会展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立由商务、贸促会、交通、宣传、外事公安、城建、质监、卫生、工商、边防、消防、海关、商检、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全省会展业发展,定期研究协调全省会展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省商务厅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职能,负责制定辽宁省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审定年度会展计划,审核展会名称和内容,核查展会经营者能力和信誉,对会展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监督展会各项服务,整顿和维护会展市场秩序,引进国际先进品牌展会,打造地方龙头品牌展会,调查统计发布会展业成果和信息等。进一步探索成立博览事务局的可行性。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精神,辽宁省已经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发〔2017〕5号),提出要将辽宁省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会展中心的发展目标,并提出未来一段时期辽宁省展览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具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会展业重点扶持方向,细化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设立会展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办展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构建支撑会展活动的畅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引导支持围绕优势产业的专业化展会和代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辽宁省战略新兴产业展会,发挥产业会展对经济转型、产品升级和产业优化的杠杆作用;支持引导会展主体企业在服务专业化和标准化上与国际先进模式接轨,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完善财税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给予信贷支持,对纳税确有困难的会展场馆实行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深化区域交流合作

着眼于国际化和全球化,进一步增强与会展业发达地区、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沟通交流,广泛开展对外招展引会工作,积极争取知名会展企业和大型会展项目在辽宁省落地。鼓励和推进辽宁省会展企业与国内外同行务实合作,学习引进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不断开拓国内外会展业市场,通过合作发展、跨界整合打开会展业的新局面。

(四)多渠道助力企业壮大

构建公平有序的行业发展秩序,推动实施政府举办的展会项目服务外包,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会展企业积极创新、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会展集团;引导中小型会展企业专业化发展,形成行业内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推动互联网企业、组展企业、场馆运营企业和会展服务企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广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佳胜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和辽宁中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发展模式,鼓励会展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做大做强。

(五)加快会展人才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辽宁省教育优势,引导本科高校和大专院校开设会展业相关专业或会展业技能培训,鼓励相关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与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培训会展专门管理、技术、服务和设计方面人才,首先,通过理论培训、案例操作、资格认证、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辽宁省会展业从业人员技能。其次,积极引进会展策划、设计、项目经理等会展高端人才,建立辽宁省会展业人才引进机制。最后,建立人才使用和人才储备机制,逐步形成选择进修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会展人才培养体系。

(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针对辽宁省会展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辽宁省先后制定了《展览工程企业资质等级划分》《会展租赁服务规范》《会展广告服务规范》《会展物流服务规范》《展馆物业服务规范》和《展览会主场服务规范》等项行业标准,对促进会展行业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管理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辽宁可以借鉴会展业发达国家及省市的经验,积极发挥会展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行业协会有组织开展辽宁省会展行业调查研究,组织以行业建设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和主题会议,组织专业智库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服务标准体系,为政府会展主管机构和会展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和发展良方;协助政府会展主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会员的自律行为和行业的制裁措施,建立起会展业的正常秩序;提供会展信息和咨询服务、组织行业培训、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沟通协调。

参考文献:

[1]浅谈市场化运作套路:专访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J].中外会展,2017,(1).

[2]中國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7[EB/OL].http?押//www.docin.com/p-2070807635.html.

[3]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2016[EB/OL].https?押//wenku.baidu.com/view/fcc9e8e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8.html.

[4]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2016中国展览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EB/OL].http?押//www.360doc.com/content/17/0530/22/37788672_658556410.shtml.

[5]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全国会展产业政策法规白皮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6]辽宁省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责任编辑 魏亚男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会展业供给侧改革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会展业
广西会展经济与东盟主题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