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北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8-12-25杨什布加才让卓玛

湖北畜牧兽医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杨什布加 才让卓玛

摘要:主要介绍了海北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包括自然资源、养殖情况及屠宰加工方式,同时还分析了其商业运作模式和发展潜力,提出了后期发展的技术需求。

关键词:海北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S823.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10-0030-02

牦牛、企鹅、北极熊,是世界上仅存的三种源种动物,牦牛以超强的抗缺氧抗紫外线和免疫力而著称,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仅次于黄牛、水牛而居第三位。牦牛自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区的优势种家畜和当家畜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牛属动物中,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珍稀畜种资源,是世界动物中地理分布很有限的少数家畜之一。全世界现有牦牛1 400多万头,大都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其周围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除中国外,与我国毗邻的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均有少量分布。

中国是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被称为“牦牛之都”。

1 牦牛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区域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北簏,辖祁连、刚察、海晏、门源四县和青海湖农场,总面积3.47万km2。草原总面积264.81万h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7.73%。在草原面积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32.83万hm2,草原类型以高寒草甸类草场为主,面积201.77万hm2,占全州草原总面积的76.19%。人工种草面积1.47万hm2,每667 m2产鲜草3 t左右,主要种植燕麦和豌豆。

境内祁连山系组成了高原地貌特征,地势高峻,最高海拔5 287 m,最低海拔2 180 m,辽阔的祁连山区和海拔3 300 m以上地区是经营草原畜牧业的主要基地,也是牦牛主产区。大陆性气候牧征明显,其特点是: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间2 155~3 138 h);太阳辐射强(年辐射量602.76~740.90 kJ/cm2);气温低(年均气温-5.7~2.3 ℃);降水量少(年均降水量270~590 mm);冷季漫长(长达7~8个月);无绝对无霜期,干旱、霜冻、冰雹、风沙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尤以冬春季大风、沙尘暴对畜牧业危害特别严重。

1.2 牦牛养殖情况

海北州2016年年底牦牛存栏64.33万头,繁殖母畜数量39.24万头,母畜比例达到61%。年出栏23.28万头,出栏率为36%, 出栏的牦牛主要以成年犍牛、淘汰母牛为主。出栏方式包括自食、屠宰场、交易市场、贩运户收购等;年产牦牛犊牛数量23.94万头,产犊间隔一年或二年,成年牛和犊牛死亡极低,死亡主要原因是天气干冷,冬春季节缺乏保温避风棚、饲草料缺少造成营养匮乏、体质下降;养殖方式主要是草场自然放牧,没有暖棚和补饲;养殖效益低下。

全州以养殖场(养殖小区)为主,合计231处,单独养殖大户较少、约计31户。草场面积各县及各乡按草质和水源,山丘等的不同,人均冬春草场10~20 hm2,夏秋13.3 hm2左右,人工种草面积约0.67 hm2左右。种牛来源于每年良种畜串换,利用年限3年。养殖成本较小,收入主要以出售成年牛为主,大部分是秋季草膘牛,少部分是集中育肥牛。约占总收入的30%。

1.3 屠宰加工企业

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以“公司+基地+农牧户”的方式与县内五个牧业乡镇签订了绿色牛羊肉收购协议,通过提高收购价格、解决运费等方式,使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二是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根据建设有机畜牧业发展基地的总要求,对车间进行加工升级改造。四是重视环境保护,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目前已开始运行。五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活畜收购、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促进该地区经济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中起到了作用,真正让消费者通过产品了解和认识优质的畜产品。六是为了加快产品的直销速度,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

2 牦牛产业商业化运作模式和发展潜力

从事原种开发利用及推广、休闲旅游、牦牛产品深加工产品推广、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服务(牧家乐)等,依托地方牦牛养殖优势,带动牦牛产业纵深发展及周边群众致富。通过牦牛协会、公司、合作社进行周边牧户草场长期租赁、整合、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省级畜产品推介洽谈会、旅游文化节、网络平台等契机和载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牦牛品牌和牦牛肉深加工品牌。

该地牦牛养殖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主要有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少而小,科技含量低,精深分割不足,牦牛肉产品没有国家认证的等级划分标准,与其他牛肉同价,产品優质不优价,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

3 牦牛产业发展技术需求

全州发展生态畜牧业总体布署,饲草料种植以现有允许耕种的土地为基础,加大引进高产牧草,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来增加和提高牲畜所需的饲草贮备,购进牧草高效利用加工技术、机器设备、科学方法加工和调制。在牧区因地适宜设计建设高标准抗大风抗高寒可避暑的高质量牦牛用大棚。开发牦牛四季饲养管理技术,达到四季均衡出栏,全年提供牦牛乳制品。

积极引进现代养殖技术、通过与高等院所合作开发饲料的有效利用技术、通过科学管理,有效饲喂,争取在全州实现牦牛一年一胎饲养技术。研发低毒高效的常规病防治药物,提高药物有效性,减少药物毒性和残留,做好牦牛肉食用卫生安全。做好重大疫病防制措施。加快有机绿色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做好牦牛肉品牌。院所及畜牧行政业务研究制定牦牛肉的等级划分,实现优质优价。

积极实施畜牧业“走出去”战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牦牛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对牦牛养殖的引导和扶持,通过贷款贴息、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扶持措施,带动更多牧户养殖牦牛,以产业化经营带动牦牛产业品质提升。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