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蜱虫形态学鉴定报告
2018-12-25李静胡广卫赵全邦
李静 胡广卫 赵全邦
摘要:为了解青海省湟源县主要家畜蜱虫流行情况,2017年4~7月在湟源县城关镇采用布旗法和宿主体表捕捉法采集蜱238只,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为青海血蜱和草原革蜱,隶属于1个科2个属,其中青海血蜱在该地区属优势蜱种。
关键词:湟源县;蜱;形态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Q95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10-0013-02
蜱(Tick)俗称“扁虱”“草豆子”,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eari)、寄螨目(Parasitiformes)、蜱总科(lxodnidea),为专性体外吸血的节肢动物,是一类陆生脊椎动物身上的非永久性体外寄生虫,可传播多种传染病,在昆虫学、寄生虫学、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至今我国己发现的蜱类有2科11属共有120余种,硬蜱科约10属119种[1]。
蜱作为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体外寄生虫,除了可通过直接叮咬家畜和分泌毒素,对家畜的皮质造成损害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是许多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能传播许多传染病、血液原虫病及某些人畜共患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危害很大,极大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危害着公共卫生安全。湟源县位于西宁市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海拔在2 470~4 898 m之间,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 ℃,年无霜期27~71 d。畜牧业是该地区赖以发展的主体产业,也是广大牧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加强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对增加农牧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可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对湟源县主要家畜蜱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类鉴定,现将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调查地点 湟源县城关镇。
1.1.2 试验用品 眼科镊子,显微镜,平皿,生理盐水,乙醇等。
1.1.3 调查时间 2017年4月。
1.1.4 蜱的采集 从青海湟源县城关镇放牧的绵羊群和山羊群中随机抽取10~20只羊,随机采集其体表寄生的蜱,将每个单位采集的蜱类做好记录;在城关镇羊群经常放牧的草场,采用布旗法在草地上采集蜱虫并计数,采集好的蜱虫保存于昆虫标本瓶里带回实验室。
1.1.5 标本处理 将采集的蜱标本用蒸馏水冲洗,放入75%的乙醇中待检。
1.2 方法
用解剖显微镜,参照《兽医寄生虫学》[2]和《中国畜禽寄生虫形态分类图谱》[3]以及邓国藩《中国经济昆虫志》[4]中的“中国蜱类分属检索表”,观察所采集到的蜱标本假头部基部形状、躯体背面覆盖有无几丁质盾板、肛沟的位置、气门板形状、有无眼等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形态学鉴定,整理并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蜱的形态特征
2.1.1 草原革蜱 雄蜱:呈卵圆形,大小约为6.2 mm×4.4 mm,假头基位于躯体前端,躯体背面覆盖有几丁质盾板,肛沟围绕肛门之后,假头基矩形,躯体窄长,呈卵圆形,须肢粗短;有眼,足基节I有2个发达的距,内距粗短,基节II、III、IV均有粗短外距,盾板有银白色珐琅斑,有缘垛。刻点小,分布大致均匀;须肢第二节背面后缘有短刺,侧沟长而明显,盾板珐琅彩较多而且较浓;背突较直而短;气门板前端较宽,后端较窄,呈前端有凸起的卵圆形。
雌蜱:假头基位于躯体前端,躯体背面前端有几丁质盾板,大概覆盖未饱血成蜱背部体积的1/3,肛沟围绕肛门之后,较浅,假头基呈矩形,体形窄长,呈长卵形,须肢粗短;有眼,足基节I有2发达的内距,内距粗短,基节II、III、IV均有粗短外距;转节I背距钝圆,盾板有白色珐琅斑。背突极短而钝。
2.1.2 青海血蜱 雄蜱:假头短,假头基位于躯体前端,躯体背面覆盖有几丁质盾板,肛沟围绕肛门之后,假头基矩形,躯体窄长,呈卵圆形,须肢粗短;无眼,足基节只有一个距;须肢第二节后外角轻度突出,两侧须肢外缘相合呈亚梯形;须肢第三节背面后缘无刺;颈沟较長而明显;须肢第二节腹面內缘刚毛较细,毛状,排列不紧密,基节I、II、III、IV均有粗短内距,末端钝,略微超出该节后缘,各附节较粗短,口下板齿式5/5,压舌板形,气门板呈长逗点形。
雌蜱:假头短基位于躯体前端,躯体背面覆盖有几丁质盾板,肛沟围绕肛门之后,假头基矩形,躯体窄长,呈卵圆形,须肢粗短;无眼,足基节只有一个距;须肢第二节后外角轻度突出,两侧须肢外缘相合呈亚梯形;须肢第三节背面后缘无刺;须肢第二节腹面內缘刚毛较细,毛状,排列不紧密;后缘平直;肩突钝短;刻点较粗;气门板呈椭圆形。
2.2 分类及数量
经鉴定,确定采自湟源县城关镇放牧羊体表和草场的蜱有两种,即草原革蜱和青海血蜱,其中青海血蜱199个,草原革蜱39个(表1、图1、图2)。
3 讨论与结论
(1)本次调查结果中,所有调查地点羊群中寄生的蜱种均有草原革蜱和青海血蜱,多数为青海血蜱,说明青海血蜱是青海湟源地区的优势蜱种,应加强对青海血蜱的防治[5]。
(2)本次调查鉴定结果草原革蜱的数量比青海血蜱少,并且草场中抓取的比羊体表采集的少,说明青海血蜱的分布有很明显的地理特征。
(3)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外寄生虫综合防控措施仍然需要加强。
(4)青海血蜱为青海放牧羊群体表寄生的广布蜱种,而草原革蜱在青海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5)本地区要加强对蜱和蜱传病的防控[6],以免造成畜牧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陈 泽.中国蜱类的系统分类及两种硬蜱的生物学特性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2] 汪 明.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黄 兵,沈 杰.中国畜禽寄生虫形态分类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邓国藩.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九册,蜱螨亚纲,硬蜱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5] 王金会,黄新海,黄 芳.对家畜蜱虫的认知与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5,36(7):25-27.
[6] 汪才侠,胡方成,雷呈祥,等.蜱虫和蜱传疾病的预防[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