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8-12-25陈长征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陈长征

摘 要: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创建新型的高职院校内部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该文基于所在学校实施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管理的实践,分析了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精细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132-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共识,同样也符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在积极落实二级管理制度的同时,实训室的管理也必须适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以二级管理、重心下移为原则,进一步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精细化管理。

1 高职院校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管理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下的实训室,在归属上基本是由学院主管资产管理的部门负责实训室财务及资产管理;系部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包括人(实验员)和物(仪器设备)的管理。由于实训室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呈现出多头管理的特征,实训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员的管理是由多个部门一同行使管理职责,难免会出现管理效能低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多都有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背景,在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了许多中专时期的管理模式,且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具有多年的中专管理经验,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也成为制约实训室二级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隐性阻碍。

2 二级管理体制下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立项与撤并缺乏论证与管控 目前,对于实训室的立项与建立,多数高职院校均按照二级管理的模式,由系(部)组织专人(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项目申报,经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申报立项实训室进行审核,在符合条件后,确认立项建设。但该基地的建立是否与专业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岗位发展需求,却很难通过简单的评审环节得出结论。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实践教学管理的实验实训中心并未充分参与。同时,实训室的退出机制没有建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上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系(部)实际使用实训室和资产管理部门掌握的资料并不相吻合。一些老旧实训室已与专业发展方向脱节,且设备已没有投入使用或处于报废状态,但在资产管理部门的账面上仍然存在。

2.2 仪器设备日常管理权责不明 与实训室立项与撤并相辅相成的工作,便是实验设备仪器采购管理。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的建立是由系(部) 按照专业面向的实际岗位操作要求向采购部门提出设备需求及项目立项申请,设备采购部门和监审部门一道根据设备参数制作招标文件,并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发布招标公告,经过比价、议价、2次比价、签订订货合同等流程最终购买到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之后,设备的配送、安装、调试等工作则按照相关采购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设备的日常管理也由各系指定的负责人和实验人员进行管理。但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实训室中的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应由采购部门负责还是使用部门负责?在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方面,一般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使用单位负责维护。但不管是司职实验资产管理的系部负责人,或是担任实训室日常管理的实验员,他们与教师同属于教学层面的工作人员,其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在于设备的功能与利用方面,远不能胜任设备维护者的角色。

2.3 运行管理随意性大 在院系二级管理的模式下,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室的运行基本由系部自行负责。一般情况下,系部会指定专人负责所属实训室的管理,每个独立的基地又由系部安排的实验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如果系部期初没有制定固定的实训室课表,会导致实验员无法确认本学期内到底何时何班级何项目在何实训室进行,故而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任课教师隔天就要到基地上课,当天才到实训室找实验员安排;或者直接电话联系实验员确定隔天的实验实训项目;或者直到开课当天才临时将该门课程的实践内容调整到实训室等随意性大、不可控的情况发生。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实训室管理系统内的管理结构、层次划分、隶属关系、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 实验实训中心等行政职能部门应会同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对实训室立项的前期调研工作进行跟踪,侧重以岗位实际需要为目标的建设原则,以保证该实训室确对本系本专业某一知识点或关键技能存在演示性、验证性或操作性、设计性方面的价值,避免重复建设或建设滞后。同时,应建立一套实训室的退出机制,可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将实训室资产报表详细罗列成册,财务部门、实验实训中心、监审部门、总务与后勤部门以及基地所属系(部)共同参与对资产状态的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网络建立一套动态化的管理流程,以便对实训室的资产进行实时的管控。

3.2 对实验仪器设备做到统一调配和管理 在设备保修期内,系部资产负责人可与供货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条款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在保修期过后,可依托社会化服务机构,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与之签订具体的设备维护合同,將实训室资产的维护工作外包给有相关设备维护经验和资质的公司或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也利于把系(部)从设备维护这类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教学及教研科研工作。

3.3 制度实训课表,加强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个完整的项目,应该是有计划、组织、控制的。实训课表其实就是个计划模板,而实际上实训室的课表在每学期期初就可以根据教学计划中本学期所开设课程(含实践课时)的授课计划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表确定下来。实训室课表在安排过程中,系部要提前考虑到学生校内独立实践课程的安排,课表上也可针对某门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注明起止周数。如短期内无法制定有效的,具有长久时效性的实训室课表,可以参考实训中心的弹性排课模式,例如:每周周三前,由下周需要使用实训室的任课教师向所在系部提出使用申请,各系部安排指定人员负责在收齐申请后,进行统一汇总(汇总时须参考下一周申请教师的理论课安排来确定排课时间)。之后,各系在周四将下一周实训室课表予以公示,并及时通知各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地点,且向实验员下发下周运行的各实训室课表,同时将课表发送至教务部门备案。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方便实验员在实验开始前就可根据课表,将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和零配件耗材准备好,便于实验实训的顺利开展;二是有利于学院和系部掌握实训室的实际运行情况,以便于落实授课计划的执行,使实训室利用达到良好的可控状态。可在实训室外悬挂统一制作的课表白板,方便师生了解实训室的开课情况。白板上可增加该实训室所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做到一目了然。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院实训室实行二级管理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规范合理的管理体系,摆脱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二级管理的重要原则是重心下移,也就是说涉及实训室管理的各个方面(人、财、物),都需要系部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根本目的就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将专业建设与实训室管理相结合,提升实训室服务于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友舜,解洪伟,周军,等.高校实训室分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233.

[2]孙富伟.浅谈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教学管理思路的转变[J].魅力中国,2010,17:21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