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远县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药效对比试验

2018-12-25王同岁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药剂

王同岁

摘 要:通过对征集的18个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进一步明确市场上登记用于小麦赤霉病的不同农药品种之间的防效差异,为科学指导小麦赤霉病防控提供可靠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氰烯菌酯·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其施用量288~432 ai.g/hm2的防效达87.75%~91.90%;防效相对不错的药剂是17%唑醚·氟环唑SC和15%丙硫·戊唑醇SC,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9.98%~85.45%和79.09%~84.23%。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055-0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试验安排在怀远县龙亢镇一种粮大户的麦田中,前茬为水稻。2015年12月15日整地播种,供试小麦品种为烟农19,采用机械播种,播种量450kg/hm2。基施45%复合肥525kg/hm2,尿素375kg/hm2,中后期没有追肥。

1.2 试验药剂及处理设计 本次试验共征集到药剂18个,加上2个对照药剂(80%多菌灵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粉剂),共20个药剂(表1)。每个试验药剂根据其登记使用剂量的上、下限,分别设最高剂量和最低剂量2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333m2,另根据试验田实际情况共设4个空白对照处理,每个面积133m2。整个试验区总面积接近1.5hm2。为了便于不同药剂间防效进行观察对比,试验设计把所有药剂的高剂量处理放在一组,低剂量处理放在一组。试验用水量为450kg/hm2。

1.3 试验时间和施药方法 试验共分2次用药。第1次用药时间为4月28日,小麦正处于齐穗后的扬花初期;5d后(5月3日)第2次用药,2次用药剂量相同。试验前根据各药剂处理剂量和小区面积称量好试验药剂,施药器械统一采用华辉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2次用药均于下午3:30开始用药,先进行高剂量处理区的施药,全部完成后接著进行低剂量处理区的施药。整个工作大约在下午4:30结束,总共用时约1h。

1.4 试验期间的气象条件 第1次用药时间是4月28日下午,晴天,当天气温为13.7~24.1℃,施药时西北风2~3级。第2次用药是5月3日下午,晴天,当天气温为14.1~24.4℃,施药时偏西风3~4级。从第1次用药到5月23日调查结束,期间平均气温在15.1~25.4℃,日最高气温只有5月12日达到30.3℃,其余都在30℃以下。期间共发生8次降水,总降水量71.4mm。总体上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光照明显少,降水偏多,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极为有利,导致2016年怀远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

1.5 调查分析 从5月16日开始,陆续进行田间观察,对各种试验药剂的防效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记录。5月20日对所有处理进行拍照,23日再次进行拍照,同时按照试验准则对每个处理进行细致的田间病情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从总体上看(表2),在2016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情况下,除少数几个药剂外,大部分试验药剂的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不管是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防治2次的情况下,能达到80%以上的防效药剂很少,说明在赤霉病大发生的年份,大部分试验药剂的登记剂量已经不能有效保证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几个复配制剂如下:

2.1.1 氰烯菌酯·戊唑醇 本试验中防效特别突出的是氰烯菌酯和戊唑醇这一复配组合,对赤霉病的防效最好,48%氰烯·戊唑醇SC288~432ai.g/hm2的防效达87.75%~91.90%;而同一厂家生产的25%氰烯菌酯SC单剂,用量在375~750ai.g/hm2的情况下,防效只有74.68%~77.79%。

2.1.2 唑醚·氟环唑和丙硫·戊唑醇 防效相对不错的是17%唑醚·氟环唑SC和15%丙硫·戊唑醇SC,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9.98%~85.45%和79.09%~84.23%。

2.1.3 井冈·蜡芽菌 试验中2%8亿个/g井冈·蜡芽菌SC的表现也很不错,制剂用量在1500~2250g/hm2时防效达76.80%~82.82%,排名靠前,与近年来我站的试验结果相比,防效明显增加。究其原因,可能与2016年试验期间雨水多、光照少,比较适合生物制剂发挥作用。

2.1.4 戊唑·咪鲜胺 其他表现不错且性价比较高的是戊唑·咪鲜胺这一组合,从试验统计结果来看,正常年份处理剂量150ai.g/hm2以上,重发年份225ai.g/hm2以上,在赤霉病初花期及其后5d左右分别防治1次,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2.2 保叶功能 由于2016年怀远县稻茬麦白粉病发生特别重,同时有锈病发生,试验期间雨水又多,导致后期功能叶衰败严重,这为调查试验药剂的保叶功能提供了机会。调查发现,有些药剂不仅对赤霉病防效好,而且对白粉病和锈病兼治效果也好,具有很好的保叶功能。特别是17%唑醚·氟环唑SC保叶功能最好,所在处理区最终熟相最好;其次是15%丙硫·戊唑醇SC和35%戊唑·福美双SC,保叶功能也较好;其他凡是含有戊唑醇的复配制剂,对白粉病和锈病也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只有25%氰烯菌酯SC保叶功能最差,由于氰烯菌酯单剂对白粉病和锈病基本上没有防治效果,导致后期2种叶部病害发生较重,不仅熟相差,而且对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建议在白粉病或锈病发生较重的地区,不宜单独使用氰烯菌酯,尽量与戊唑醇等药剂配合使用,以加强对锈病和白粉病的兼治作用。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药剂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