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航行(二)
2018-12-25李佩宁
李佩宁
帆船行进时会遇到三种情况:顺风、横风和逆风。顺风情况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横风和逆风情况,就需要运用一些力的分解知识来具体进行分析。
一、课程重点
本节课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力的分解的知识,并灵活运用于帆船的设计中。
【涉及领域】物理、工程、数学
【建议年级】小学高年级
【建议时间】120分钟
【材料】空牛奶盒子、黏土、手工棒、线、胶带、织物、剪刀、台扇、水容器、秒表
二、课程任务
首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如何对力进行分解。然后,各组设计帆船并制作。最后,教师模拟不同的风向,让各组通过分析后自选船帆角度,测试并记录小船行进的速度。
三、课程步骤
1.导入(10分钟)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视频,或者利用帆船模型向学生讲解帆船行进的原理。教师除了准备单桅帆船模型外,还可以准备多桅帆船模型,并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当顺风时,怎么摆放船身和船帆的角度,使船行驶得最快?
(2)在船上有不止一个帆的时候,怎么摆放船身和船帆的角度?
学生很容易发现,调整船帆角度和船身角度很有必要。对于双桅杆帆船,如果船身顺风向前,学生会发现有一个帆是吹不到风的,顺风直行向前反而不是速度最快的解决办法。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1)把双帆船的船身侧过来的时候,船不能直行向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在风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船是直行还是走Z字型的速度更快?为什么?
2.宣布任务及评价量规(5分钟)
【宣布任务】各组需要制作一个可调节船帆方向的小船,然后在教師模拟的三种风向下,自主调节帆船角度,以提高船只行驶速度。宣布任务后,呈现评价量规(见表1)。
3.探究风向、帆船方向和船帆方向的关系(2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船、风向和船帆的示意图,并用箭头标出三者的受力情况。
顺风。当风从船只正后方吹过来的时候,船只头部向前,所受力的分解如图1(左)所示。在风向有一些改变时,风给船帆施加的力会有一个分力,如图1(右)所示。
横风。让学生拿出两个三角板和直尺,对横风情况进行模拟。直尺代表船行进的方向,三角板的一条斜边代表船帆的角度,另一条斜边靠在直尺上,如图2(左)所示。不同迎角下,船帆所受推力的情况见图2(右)。当风从一侧吹过来时,学生用笔推代表船帆的斜边,可以发现代表船的三角板同样会向前行驶。学生可以选择30度、45度和60度三种船帆角度,猜测哪种角度的船帆在横风下受力最大。
教师将三种情况画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将三种情况绘制出来,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然后比较在哪种情况下船帆受力最大。学生会发现,在横风为90度的情况下,45度的船帆受力最大。教师可以总结:在风向为正向的情况下,船帆角度最合理的值应该是风向的角度除以二。
逆风。在逆风情况下,帆船所受力的分解如图3(左)所示。逆风时,怎么才能让帆船向前行驶?给各组试验的时间,教师进行巡视,并引导各组思考。学生很快会发现,将船只方向摆一个角度,使船帆角度小于船只于风向的角度时,帆船可以斜向行驶。在实际运用中,小船可以通过Z字型的路线,逆着风向行驶,如图3(右)所示。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影片,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这一知识点。
4.设计帆船并制作(40分钟)
各组进行设计,要求设计图完整,有材料使用标注和分工名单。小组设计图完成后,交由教师检查并领取材料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各组将组名标注在船身上,统一收集进行测试。
5.帆船测试(20分钟)
教师宣布测试方案,限定风向分别为0度、30度和60度,要求各组按照顺序依次测试。几轮测试期间,各组可以改变船帆角度。教师在黑板上呈现表2,记录每一组的成绩。
6.展示和总结(20分钟)
所有小组完成后,给每个组至少5分钟的时间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设计思路、问题和解决方案、具体分工、作品应用。将速度快的、质量好的、设计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全班讨论这些设计中的优秀之处,以及有待改进之处。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