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2018-12-25王灿明郭志明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0期
关键词:南通市名师成员

王灿明 郭志明

名师工作室是以某地区的名师(一般为“特级教师”)为领衔人,以名师成长为追求,以活动为载体,联合一批有共同追求、学科专业背景和业绩相近的优秀教师,一起开展创新型、建构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发展共同体。2006年,江苏省南通市启动了名师培养工程,历经五年一个周期的培养过程,由教育局组织考核评审,合格者将成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2011年和2015年,市教育局命名了两批共计36个“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几年来,南通市以这种教师专业发展新载体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优化区域教育品质,彰显教育之乡的文化底蕴。

一、常态优化,

做好名师工作室发展的基础工程

南通市不断夯实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基础工程,使名师工作室建设常态优化。

1.凝练教学主张,使之合学理、接地气,形意相契

名师工作室由领衔人担纲,其旗帜是领衔人的教学主张。为此,要求各名师工作室切实做好两件事。一是自洽其说,让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做深入的思考、论证,使教学主张更接近学理,更能自洽其说,更符合一线教学实际,让教师们感到有意思、好操作、有成效。二是形意相契,让旗号和路径有机统一。即教学主张与教学实践要吻合。比如,以“生态”冠名的语文或数学课堂教学应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而不是拘谨、形式化。

2.优化组织架构,使之结构优、活动频,活力四射

名师工作室的组织架构紧密,成员多层面。领衔人和成员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制度要健全,如学习制度、活动制度、研究制度等都要完善,领衔人和成员要遵守制度,按时、有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要正常开展,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如南通市有个品牌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校园行”,对于如何开展校园行活动,都有相应的规定。另外,名师工作室要经常发布活动信息,举办成果展示活动。

3.激发团队成员,使之情绪高、发展好,团结精进

名师工作室既要有凝聚力,又要有发展动力;团队成员要始终向上、向前,每一个成员都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擅长的领域,有自己独创的成果。成员管理要下达“任务书”,安排“进度表”,落实“汇总单”。如“董一红名师工作室”确立了“学生的发展比教师的发展更重要,成员的发展比领衔人的发展更重要”的理念,根据二十多个成员的年龄、需求、文化积淀、发展区,制订了个性化的引领策略,促进教师的发展。

4.提升活动品级,使之系列化、多样化,效果显著

活动以效果为出发点,讲究常态化、系列化、多样化。例如,读书讲书、会课辩课、演讲演教、研学研修、送教支教等活动搞得有生有色。“姜树华名师工作室”围绕“系列阅读、系列沙龙、系列展课、系列研讨、系列写作”五个“系列”,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每一个成员去“影响一群人,推动一所学校,形成一种风格”。

5.注重产品研发,使之应需求、有创新,形成精品

产品是名师工作室的生命力所在,所以名师工作室要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并获得一定的成果。如蔡宏圣带领团队深入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形成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弥补了小学数学教学中HPM研究不足的缺憾;“张淳名师工作室”适应教学需要,不断开发产品,完成了校本课程的系列构建。

二、创新驱动,

不断探索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更大空间

作为高端组织,名师工作室需要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发挥作用。

1.构筑坚实的发展支撑

名师工作室要做实走远,除了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大师的支撑,如依托高校或高校的教育专家等。如“李旭东名师工作室”依靠南通大学的周建忠教授,来提升工作室的品味;祝禧的“文化語文工作室”从教育哲学和美学中找到了支撑。还有不少名师工作室依靠学术刊物的支持,如与《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合作。同时,名师工作室要有时代特征,要准确把握时代的需求,呼应并引领时代。如“课时改革”时代、核心素养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都需要工作室融入其中。

2.确定长远的研发方向

名师工作室要有长远的研发方向。例如,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符永平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中学数学“再创造”的发现式系列课型研究,形成了优秀的课堂范例;在课程开发方面,“王笑梅名师工作室”以学校园林“蕊春学园”为阵地,努力开发兼具自然生态、史实社会、跨科跨界、实践操作的“蕊春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题研究方面,名师工作室申报的课题,均结合自己的教学主张设计并开展研究,如“张晓冰名师工作室”领衔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物理课堂文化的建构策略研究”,就代表了工作室的一种教学主张。

3.开拓辽阔的活动空间

无论活动的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能局限于名师工作室,而要开拓更大的空间。可以是活动共建,互动交流。如吴建英、姜树华、刘昕等教师就经常开展共建活动,并做了深度研发。也可以是联手打造,资源共享。有好几个初中数学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对当代教育名师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化其“三学”思想,取得了实效。还可以是网上拓展,打造更大的平台。如“王晓东名师工作室”联合风向标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网络教研活动,全国有一千多名教师参与并进行了分享,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术圈。

4.寻求实用的工作方式

名师工作室成员虽然都身在教学一线,但不一定在同一所学校,为此,可以采取一种深度共研的工作方式。例如,“许卫兵名师工作室”成员平时各忙各的,但只要一有课题就马上分工,合作研究;“沈世红名师工作室”定期举行“专业成长下午茶”网络研讨活动;“鞠九兵名师工作室”每天晚上都有固定一小时的交流时间。这样的活动形式很实用。《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杂志为南通名师工作室开辟了一个“展台”专栏,每期推荐一个名师工作室,发表一组2万字的文章,领衔人和成员按研究方向分别撰写论文,以展示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也给其他工作室提供借鉴。

5.开辟独特的创新路径

其一,活动由重形式向重内涵转化。如“刘昕名师工作室”开展的“校园行”送教活动,面向全员送教,由领衔人“个唱”变为工作室成员“群唱”,影响大、效果好。有的瞄准农村学校的“苗子”进行对口培养,由“送教”改为“种教”。其二,研究由零散向系统迈进。如“顾娟名师工作室”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并形成了系列,走向了深层,现已形成了“聚焦思维——逻辑性”“聚焦思维——批判性”两个专题。其三,成长由表象向深层挺进。名师工作室不仅关注团队成员获得的成果,更关注其心智的成熟、心灵的成长。有的工作室开展了别具一格的“成长叙事”活动,让其成员有意成长、回眸成长、感悟成长、加速成长,激发团队成员内驱力。

6.选择多样的展示窗口

“展示”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路径,各名师工作室均开展了团队会课、模拟上课、微报告等活动,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得到锻炼。例如,“黄美华音乐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千人万课”“现代与经典”“名师之路”等展示活动,大家都得到了锻炼;“王晓东名师工作室”加盟了“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协作体”和“数学写作联盟”,与全国32家名师工作室、24所学校建立了联系,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很好地展示并交流了各自的技能;还有很多工作室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江苏教育电视台“教学新时空”栏目的活动,使大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很多杂志都有“名师工作室”这个栏目,南通市鼓励各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走进”这一栏目。

三、品质锻造,

探索名师工作室发展的“南通路径”

几年来,南通教育人以满腔的教育情怀孜孜以求,探索出了一条名师工作室发展的“南通路径”。

1.追求管理精致,引导运作有序

精致管理是南通教育的传统,同样也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法宝。“做什么像什么”“做一样就创一流”,這是南通教育的基本原则。首先,遴选严格。如南通市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培养期满,考核合格后,才能挂“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的牌子。其次,管理有致。名师工作室直接受市教育局领导,由导师团管理并给其发放活动证书,教育局还专门出台了《南通市中小学中青年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给各名师工作室下达任务书。然后,考核严格。市教育局专门制定了《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考核细则》,严格按20条进行考核,其中10条考核工作室,10条考核领衔人。最后,经费发放规范。无论是工作经费还是奖励经费,市教育局都有专门的文件规定,有严格的审批制度,支出合理规范。

2.突显自主发展,鼓励自强不息

自主发展需要有完善的运转机制。首先,有计划。名师工作室有完整的发展规划,如学期活动计划,一切按序推进。其次,有载体。名师工作室自觉开展读书学习、会课展示、项目研究等活动,大家主动走出去,开展联合研究,不仅锻炼了自己,也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然后,有特色。开展什么活动,什么时候做怎样的展示,每个名师工作室都有相应的要求和办法。最后,有出口。名师工作室将走向哪里?对此,“祝禧名师工作室”给了很好的答复,即走向“名师研究所”。

3.体现立意高远,指向高端创新

南通的中青年名师工作室立意高远,志在努力锻造一支学有专长、教有风格、研有建树、师有魅力的教育专家团队,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发源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加速器、促进教育品牌建设的助推器。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方式不同凡响,如由于小学语文和小学音乐都有《忆江南》《长江之歌》这两课,故“刘昕工作室”与“黄美华名师工作室”一起组织同课异构活动,音乐元素融合文学元素,别有意趣;职教的“姜汉荣名师工作室”承办省级活动,如全省职教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全省职教名师成长论坛、全省职教名师工作室论坛。江苏省评过两届“教学成果奖”,参与的名师工作室都曾获得了重大奖项,使一批领衔人成为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成为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4.形成同在共行、多翼共生的成长

名师发展是一个人,工作室建设是一群人,影响的将是一批人。所以,衡量名师工作室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与工作室相关的那群人有没有获得更好的发展。如“王晓东工作室”领衔人成为教授级高级教师,成员全部成为启东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同时,名师工作室与所在学校的学科同步发展,与学生发展互为促进。如“陆军名师工作室”从学科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学科竞赛的辅导,造就了一大批“拔尖”获奖学生。导师在进行指导并参与工作室工作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如曹津源等导师还出版了专著。名师工作室还主动融入社区,如“邵云名师工作室”定期到社区送教上门。

5.走向跨界融通、多维互通的发展

南通主张跨段、跨界、跨域发展,目的是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董一红本是语文特级教师,但现在是一位思品教研员,她用语文“和润课堂”的思想带着她的团队进行思品研究,把一个小学科搞得风生水起;李凤的初中语文、陈铁梅的美术、潘雪峰的体育、姜树华的小学语文四个异质工作室结盟,开发“联合课程”,促进了工作室的发展和提升;“潘雪峰名师工作室”成员分别来自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其研究关注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成锦平名师工作室”“陆军名师工作室”来到了雪域高原西藏,开辟了别样的人生,开设了别样的课堂。

6.促进延伸带领、辐射引领的普惠

南通把辐射引领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重要内容。如“潘雪峰名师工作室”与港闸区的金海滨、如皋杨浩区的县级名师工作室两级联动,带动和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李凤、祝禧、丁卫军领衔的名师工作室都在建设自己的基地;鞠九兵院长既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又是省级乡村教师工作站领衔人,一担双挑,带动了更多一线教师的成长;“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校园行”支教送教活动走进偏远学校,送去优质课,也送去先进的教育思想。

7.营造各美其美、相映更美的生态

名师工作室以美好教育、美好人生为追求,享受研究的宁静,享受互助的温馨,享受生活的乐趣,大家在“家”里交流思想,互助成长。各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学科不同,学段有异,身份不同,各扬其长。如“陈杰名师工作室”以教科研中心的身份立足区域,把区域内的名师组织起来;成锦平、张晓冰、滕玉英、朱爱华等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以学校行政身份立足本校,聚焦各科精英,开发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校本性;教师则立足本学科,不断精进,如“李旭东名师工作室”坚持做好朗读作品系列和散文系列。大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成就了南通名师工作室的优美群像。

8.迈向敢为人先、敢于担纲的先锋

特级教师邵云来自特殊教育战线,她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主动担纲,把南通市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都带起来,引领全市的特殊教育学校迈向更好的未来;丁卫军联合王君,牵头成立了“全国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引领全国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建设;江苏省将修订职教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工作标准的工作由“姜汉荣名师工作室”牵头,这标志着名师工作室已经迈入“出标准”时代。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南通市名师成员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两只挂钟
浅议"名师"
我家的新成员
好办法
小小展台
课题组成员
名师读意林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