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kV SF6罐式断路器绝缘拉杆放电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8-12-25熊婧江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闸耐压拉杆

杨 东,熊婧江

(1.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雅安市 625000;2.国电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610094)

0 引言

作为断路器的主要部件,绝缘拉杆是GIS设备的绝缘重要组成部件和传动部件,在机械和电气性能方面均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一般绝缘拉杆很少发生故障,但是绝缘拉杆一旦发生故障,对于断路器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

某电站550kV断路器为单断口卧式布置,型号为550SR-K,液压操作机构,开断能力63kA,额定电压550kV,额定电流4000A,额定开断电流63kA,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1675kV,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1300kV,额定工频耐受电压740kV,断路器绝缘杆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15mm,宽度40mm,密度为1.1~1.25g/cm3。

1 故障过程

某水电站准备对其4号主变压器进行恢复送电操作,电站主接线如图1所示。上位机先拉开5032断路器,再拉开5031断路器,上位机报“TV断线报警”“5031断路器保护装置异常”信号。现场检查5031断路器保护装置、安控装置均有TV断线报警。上位机检查发现5032、5031断路器 T区处的电压互感器Uab=0,Uca=306kV,Ubc=305kV。现场实际检查5032、5031断路器均显示为分闸。

图1 电站主接线图Fig.1 Main wiring diagram of power station

维护人员在5032、5031断路器T区处的电压互感器本体端子箱处测得C相二次绕组电压为55V,A相、B相二次绕组电压为0V,初步判断为5031断路器C相故障。

2 现场检查情况

故障发生后,电站立即现场查找故障点及开展故障原因分析,并联系省调将5031断路器转检修。断路器厂家人员赶赴现场后,再次对5031断路器操作机构进行检查,发现机构操作杆位置处于正常的“分闸”,未发现机构异常,如图2所示,初步判定故障原因为断路器内部故障。

图2 C相操动机构位置图Fig.2 Position diagram of C phase operation mechanism

考虑到断路器合闸电阻远小于接地电阻,若断路器内部实际状态为合闸,该相断路器接地电阻将远小于其余两相。在未拉开断路器两侧接地隔离开关情况下对5031三相断路器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A相 273.3uΩ,B相 245.8uΩ,C相 256.0uΩ,未发现C相数据异常。

5031断路器转检修后,开始对5031C相断路器进行气体回收,准备进行开盖检查。吊开5031C相断路器上部法兰盘。检查发现该断路器动、静触头处于正常的分闸状态,断路器整体结构正常,未发现异物、明显放电痕迹[2]。用万用表测量断路器动、静触头接触电阻为0.6Ω(属正常状态),动、静触头与绝缘拉杆未导通,如图3所示。

图3 C相断路器内部结构图Fig.3 Internal structure diagram of C phase circuit breaker

再次吊开断路器上部法兰盘及下部进人孔后进行检查,发现该气室存在明显焦臭味,气室底部及底部防爆膜处有棕黑色粉末物质,如图4、图5所示。

图4 C相断路器防爆膜图Fig.4 Explosion proof membrane diagram of C phase circuit breaker

图5 C相断路器气室底部图Fig.5 Bottom diagram of C phase circuit breaker

对5031C相断路器进行了手动慢合试验,合闸正常,未发现异常现象。手动慢合完成后,再次对断路器本体进行了外观检查,检查发现断路器绝缘拉杆有两处放电痕迹,其中一处明显裂开,如图6所示。绝缘拉杆表面有爬电痕迹,且该痕迹贯穿整个绝缘拉杆。

图6 绝缘拉杆放电图Fig.6 Discharge diagram of insulated rod

检查绝缘拉杆未发现新增放电点后,对5031C相断路器进行了手动慢分试验,分闸正常。分闸完成后再次对绝缘拉杆进行检查,检查仍未发现新增放电点,使用内窥镜对断路器内部进行彻底检查,未发现其他异常现象[3]。

3 故障原因分析

对故障绝缘拉杆取下后观察测量,该拉杆长度570mm,宽40mm,厚15mm。整个绝缘拉杆共有两处明显的放电灼烧点,距离端部分别为182mm和315mm,其中一处有约53mm长的裂纹。整个绝缘拉杆表面有明显的爬电通道的痕迹,贯通拉杆两端靠内侧孔口。

测量故障绝缘拉杆绝缘,用万用表测量,端部相邻两孔之间绝缘正常,两端靠内侧的两孔间绝缘为1.583MΩ。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阻值为643kΩ(电压为1010V),两端靠外侧的两孔间绝缘为1.52TΩ(电压为5259V),对正常绝缘拉杆测量两端靠内侧的两孔间绝缘大于5.26TΩ(电压为5259V)。

由以上检查情况可以确定,5031C相断路器绝缘拉杆绝缘已被击穿,在较低电压情况下已呈现导通性。

将5031C相断路器绝缘拉杆锯开检查发现,除拉杆端部未见气孔,拉杆内部沿爬电通道存在较长的气孔,如图7所示。

图7 绝缘拉杆气孔图Fig.7 Hole diagram of insulated tie rod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分析,5031C相断路器绝缘拉杆绝缘被击穿是本次事件是直接原因。故障原因为:一是绝缘拉杆内部存在气泡,气泡在强电场作用下不断放电,致使绝缘杆内气泡连成一片,最终导致绝缘拉杆被整体击穿;二是绝缘拉杆材料的配比或固化时间不满足相关要求,致使绝缘拉杆的各部分绝缘强度不均匀,在强电场下,低绝缘处首先被击穿,然后次低绝缘再被击穿,最终导致绝缘拉杆被整体击穿[4]。

4 处理情况

4.1 总体处理情况

5031C相断路器故障原因确定后,电站安排开展C相断路器绝缘拉杆更换工作,更换完成后,对气室抽真空,充气至额定压力0.45MPa,静置24h,进行常规试验(气室微水、合闸电阻、特性试验、气体检漏等)。常规试验合格后,开展分、合闸情况5031断路器交流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附件恢复安装,申请恢复送电[5]。

4.2 交流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

从备用线3E处施加试验电压,试验前,将5031断路器两侧所有TA、5032断路器两侧所有TA上三相二次回路在本体短接接地,备用线路3E上所有TA二次回路在本体短路接地;拆除试验范围内的电压互感器。在5031断路器合闸和分闸状态下分别进行交流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6]。

电站500kV GIS设备最高运行电压Um=550kV,相电压出厂试验电压为Uc=740kV,现场耐压最高值为Uf=Uc×80%=592kV,时间为t=60s[7]。

图8 合闸耐压及局部放电测量试验加压时间顺序图Fig.8 Sequence diagram of pressurization time for closing voltage and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

如图9所示,分闸耐压及局部放电测量试验程序:均匀的将试验电压升至Uf=592kV,持续耐压时间60s,耐压完成后迅速将电压迅速降为Ur=381kV,测试5031断路器气室局部放电量,测试完毕后迅速将电压降为0kV[9]。

图9 分闸耐压及局部放电测量试验加压时间顺序图Fig.9 Sequence diagram of pressurization time and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 test

5 结束语

500kV SF6罐式断路器绝缘拉杆的质量对断路器安全性和电网安全性非常重要,设备厂家应严格把关,设备组装前应对绝缘拉杆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必要时可采用探伤等手段进行材质检查。断路器投入运行后应定期开展断路器的特高频法、超声法等带电局放检测工作,同时结合断路器检修进行离线局放带电检测,对于局部放电量异常的断路器,可以同时进行SF6气体分解物分析,及早诊断SF6断路器绝缘的健康状况,避免发生设备事故,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10]。

猜你喜欢

分闸耐压拉杆
环肋对耐压圆柱壳碰撞响应的影响
6 kV断路器分闸拒动原因及解决方法
机械压力机拉杆预紧分析
基于PLC三工位隔离开关的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高压开关柜分闸线圈烧毁原因及解决措施
耐压软管在埋地管道腐蚀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装卸软管耐压试验方法探讨
桥墩无拉杆模板施工技术
三节点单拉杆式轴箱定位刚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