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甜玉米秋季密度试验
2018-12-25王俊良胡侦华朱运峰朱晋徐长城
王俊良,胡侦华,朱运峰,朱晋,徐长城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430065)
甜玉米,别称水果玉米或蔬菜玉米,为玉米属甜质型亚种,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以及独特口感而深受各阶层消费者青睐。不同甜玉米品种的株型、生长势不同,不同的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的播种季节,其种植密度也各不相同。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才可兼顾产量和果穗商品性状,获得较好的效益。因此,选择2个玉米品种,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果穗的性状及产量等变化趋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博宝(82 号,代号 A1,下同)、博珍(6 号,代号A2,下同),均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业生态园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试验基地进行,海拔28 m,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以潮砂土为主,土质疏松,有机质缺乏,酸碱性适中。试验设置3个密度,其中处理1株距 30 cm(667 m2约 3 700 株,B1);处理 2 株距35 cm(667 m2约 3 200 株,B2);处理 3 株距 40 cm(667 m2约2 800株,B3)。试验采取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
2016年8月6日直播。畦宽1.2 m,小区面积为3.36 m2(小区长2.8 m),小区间距40 cm,双行种植,行距60 cm,四周设保护行。结合整地施入底肥,每667 m2施复合肥50 kg、生物有机肥120 kg、腐熟饼肥150 kg。追肥分3个时期进行,在定苗时,结合灌水每667 m2施尿素5 kg和复合肥10 kg;7片叶露出时每667 m2穴施尿素10 kg和复合肥30 kg;10片叶展开时,每667 m2穴施尿素15 kg和复合肥40 kg。
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大田一致。
1.3 试验调查方法和指标
记录不同的栽培密度对甜玉米各个生育期(播种期、出苗期、吐丝期、采收期)的影响;观测甜玉米植株长势、病虫为害程度;在鲜穗采收时,每小区按5点取样法随机选10株调查株型、株高、穗位高、穗上叶数量等,随机取10个鲜穗调查其穗长、穗粗、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单穗毛质量、单穗净质量、空秆率等性状以及小区产量,做好数据的采集。
田间病害调查记载及分级标准:在玉米进入乳熟后期进行调查。调查时目测每份鉴定材料群体的发病情况按以下标准记载并进行抗性分级,表现抗病的材料次年以同样方法进行重复鉴定。
高抗(HR):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零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5%;抗病(R):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5%~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中抗(MR):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0%~30%,穗位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感病(S):穗位下部叶片和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 30%~70%;高感(HS):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病斑占叶面积≥70%,叶片枯死。
相关数据采用Excel 2007等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发现,武汉地区不同的栽培密度对82号和6号2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没有影响。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本试验范围内,随着栽培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单穗质量降低,相对而言6号品种的减产幅度小于82号。
82号:与株距 30 cm(处理 A1B1)比较,株距35、40 cm(处理 A1B2、A1B3)的产量极显著减少,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6号:与株距30 cm(处理A2B1)比较,株距35 cm(处理A2B2)的产量显著减少,株距40 cm(处理 A2B3)的产量极显著减少,35、40 cm 处理(A2B2、A2B3)间产量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得知,种植密度对株高、穗位和穗上叶数的影响不大;随着密度的增加,双穗率呈下降趋势、空秆率呈上升趋势。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表2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表3 不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表4 不同种植密度对果穗性状的影响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果穗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看出,不同栽培密度下,供试品种的穗形、籽粒横排和籽粒颜色无变化,穗轴粗缺乏变化规律;但随密度变小,参试品种的纵径、横径和籽粒竖排有逐渐增大趋势,秃尖程度出现变轻趋势。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田间病害发生的影响
从表5可以发现,随着密度变小,参试品种植株的抗病能力出现增强的趋势。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栽种植度对2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株型、株高、穗上叶数、穗形、穗轴粗、籽粒横排和籽粒颜色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栽培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单穗质量减小,2个品种变化趋势相同,产量方面82号品种的变化幅度小于6号,单穗质量则相反。随着密度变小,参试品种的纵径、横径和籽粒竖排逐渐增大,秃尖程度变轻,抗病能力增强。随着密度的增加,双穗率呈下降趋势、空秆率呈上升趋势。
表5 不同密度种植对田间病害发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武汉地区秋季种植博宝或博珍为获得较好的综合产量和外观商品性,建议若以产量交易结算,宜采取行距60 cm、株距30 cm的种植密度;若以单穗数量交易结算,博宝宜采取行距60 cm、株距35 cm或40 cm的种植密度,博珍宜采取行距60 cm、株距35 cm的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