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问题和父母的矛盾有关?

2018-12-25陈露编辑南溪

科学生活 2018年12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家庭

文/陈露 编辑/南溪

早在1931年,心理学家Towle的研究就指出父母不和与孩子的精神健康息息相关。父母冲突的本质不仅影响到夫妻关系,还会波及孩子。如果父母经常公开地发生冲突,将对儿童十分不利,因为儿童对家中的情绪气氛非常敏感,能辨别父母是否和善相处,并且容易感受到父母冲突的负面特质。即使父母以非言语的方式表现其愤怒,如瞪视对方,儿童也清楚地知道他们之间愤怒的互动,并产生恐惧、悲伤、痛苦等反应。相关研究证实,经常接触父母之间公开、激烈、含有敌意及肢体冲突的儿童,有较多适应不良的症状。

80年代以后,有更多的研究揭示,父母冲突比父母离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在完整的家庭中,由于存在激烈的父母争吵、冲突等问题,这同样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问题,例如攻击行为、行为障碍和焦虑等。

在过去二十年间,有大量研究探讨父母矛盾与孩子身心发展的重大关联,尤其是父母如何表达及处理相互间的矛盾问题。在此之前,我们以为只有家庭暴力或粗暴语言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健康,后来发现,孩子受影响之处,绝非仅限于此。因此,在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就加了一项名为“受父母关系影响困扰”的诊断项目。因为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任何瓜葛,无论有言或无言的表达,是否同居一室或分居,夫妻间的摩擦、暴力、敌意的离婚,或父母一方对另一方的不公平待遇,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短期或长期的精神困扰。而且不一定是强烈的争吵,冷漠而没有情感的夫妻关系,或无声的冷战,都会影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包括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社交自信等方面,甚至疾病丛生。当然,所有夫妻都有闹矛盾的时候,这里所指的是长期激烈而又无法解决的矛盾,那才是对孩子的发展最为不利,造成身心症、忧郁症、攻击性行为、暴力倾向、滥用药物、学业失败及自杀等问题。而孩子长大后,患上心脏病及癌症的概率也比其他人高。

▲ 实验研究 ▼

近几年,通过孩子心率的加速、手汗的分泌、皮下温度、大脑扫描,作为用来量度孩子面对父母关系反应的工具。2010年发表在国际性杂志《家庭过程》中的一项研究成果是让孩子观察父母对谈的模式,同时量度孩子的心跳和手汗反应,从而探讨孩子究竟对父母关系哪些环节特别关注。研究发现,不管父母争论的话题是什么,他们有80%的时间在相互抱怨;那么,孩子们有80%的时间都对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作出了反应,包括父母沉默时刻,比如说心跳指数从80上升到185等。并且,孩子的最大反应,就是当父母关系出现危机的时候,其实不单只是父母之间出现矛盾,父母本身的安危、身体健康问题、工作困扰、亲人离逝,父母心中隐藏的不安甚至秘密,孩子都会感同身受,即使口中没有说出来,他们的身体也会代为表达。

研究结果得出:孩子最大的焦虑,第一位的不是自己的人际学业问题,或者受父母的责骂,而是当他们发现父母的婚姻出现危机时,比如父母并不一定要是大吵大闹,夫妇间无言的不满,对孩子一样具有很大杀伤力。据这一研究建立的方案,包括冲突讨论和事后解说,都见证了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与父母冲突有关,并且成为干预父母冲突的有力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焦虑障碍是少年时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国外不同的研究显示少年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在3.8%—25%左右。国内的调查显示,少年群体发生焦虑情绪的情况在16%—27% 左右。有一项针对110名诊断为焦虑障碍的患者及149名正常人群的对照研究来探索少年焦虑障碍的家庭动力特征,结果显示,两组人群在家庭动力特征及其他家庭相关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焦虑障碍少年的家庭气氛倾向于沉闷、敌对。而且这些家庭成员更倾向于认为患者是缺乏自主和自我负责能力的患者,他们更愿意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很难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问题有很深的影响力。

▲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矛盾的反应 ▼

当父母冲突的内容与儿童有关时,儿童会因此而自责、难过,而且应对效能差。除了自责、忧郁、难过、适应不良等表现外,儿童也容易感到羞愧并害怕被卷入双亲的婚姻冲突当中。如果当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冲突负责,并有责任化解父母亲的冲突时,就可能介入进去。

华人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博士说,她20年来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见了100多个家庭,发现这些孩子都有若干共通之处。1.他们都是背负着父母的无限期待与盼望。2.他们背后都有一对矛盾重重的父母,长期无法解决彼此间的怨恨。3.他们的父母都认为,对彼此没有期望,只想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4.而这些孩子,也就忠心耿耿地扮演了维持父母关系的桥梁。上述单独一项都不足为患,但是四项条件加起来,就是制造孩子生病的方程式。

这100多个孩子当中,起码有一半人告诉我们:他们的病,具有一个特别功能,就是成功地把分歧的父母连结起来,逼着他们一起合作处理孩子的问题,又或者令父母紧张和生气,为冷漠的关系燃起一点火花。

这些孩子的病症不一样,发病的方式也不相同,但是归纳起来其实也只有两大类:有的是“内向性”,把情绪往内心压抑,成为身心症;有的是“外向性”,把情绪向外发作,造成行为失控等等。但是无论哪一类,如果留心观察,都是与父母亲互相牵引的一种舞蹈方式,并非单单属于个人的一种状况。Jenkins等人(1989)的研究发现:过度介入父母关系与儿童的困扰有关,当孩子觉得父母的幸福是自己的责任时,会与父母形成三角关系。

所以,孩子出现问题,除了本身理由外,也可以从父母关系及家庭环境气氛去理解。例如很多拒学的孩子,除了外界的压力,大部分家中有长年令人担心的父母,让他们有意无意地守护着。担心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个十岁男童,问起他为什么不肯上学,他说:“因为我的家人对我来说,比学校更为重要!”

除了学业,人的身体也会对父母关系产生反应。有个十二岁的男孩,患上头痛和肚子痛。后来发现,他的父母长年不合,正在打算离婚,他们以为在孩子面前掩饰得很好。孩子却说:“每晚都偷听到他们在争吵,怨气冲天,我却完全帮不上忙,只想他们离婚的话,不知要跟谁才好,想到头都痛了也想不通,只好一口把这股气吞下肚子!”

很多人不知道,孩子天生是要保护父母的,父母亲本身的安危,对孩子来说比一切都重要,即使他们行为上看来反叛。问题是大部分避免矛盾的家庭,都不愿处理夫妻间的怨气,说对彼此无所求,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不知不觉地让所有上一代的问题,都转移到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问题,都或多或少地与卡在这铁三角脚的位置有关。而孩子出现了问题,也会让这个家庭面临危机,让父母更加焦虑。彼此影响,循环往复。

解决孩子的问题,往往也是解决夫妻的问题。

▲ 父母间的矛盾解决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

没有哪个家庭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冲突的,只要有修复能力,就是一个够好的家庭。父母之间不同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研究显示夫妻双方如果以明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们(6—9岁)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则较小,解决得成功能给孩子提供积极的解决模式,以发展他们的社会能力和处理技巧。否则,只能加剧紧张和冲突。儿童的不良反应在冲突解决之后又回复正常,在他们1989年的后续研究中也发现,儿童对成人间冲突产生的愤怒及痛苦的反应,因后来的解决而有明显的改善。

儿童不只是对冲突是否解决有不同的反应,他们对冲突解决的细微变化也是很敏感的。Cummings、Simpson与Wilson等人研究“关起门解决”的影响,该研究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儿童先是看到生气的成人离开房间,而后看到成人愉悦地推门进来。冲突的解决并没有在儿童面前进行,即儿童并没有看到成人解决冲突的过程。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最后的反应与对两个相互友善(没有冲突)成人的反应一样,没有差异,都是正向的。由此可见,儿童对于冲突解决的敏感度是很高的,而且冲突的解决可以说是婚姻冲突的建设性因子。

一个正常的家庭关键并非在于父母有没有矛盾,而是他们解决矛盾的能力。如果夫妻保持互相尊重,理性并有效地处理彼此的分歧,孩子就不会受到坏影响,甚至因而增强社交能力和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家庭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