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兴科技撞击当代艺术
2018-12-24赵玉国
赵玉国
依旧是在凉爽的秋季,常青藤计划2018年展日前又如约而至。本次展览地点选在了天津滨海美术馆,在这个庞大且极为现代化的建筑内,一场探讨“科技、艺术、生活”交叉与融合的体验式展览吸来众多观众前来一窥究竟。
据了解,今年是常青藤计划五周年,总策展人之一康剑飞在现场分享了“常青藤计划”五年来的发展之路,并直言让艺术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也是常青藤计划展览的初衷。而据另一位总策展人盛葳介绍,今年年展主题定为“永生市”,他觉得面对新兴科技对未来的再造,“永生”这一概念不但显现为生理层面的理想,同时也表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正是对永生乐此不疲地求索,人类才衍生出形态多样的图文表征与思想创造,而有助于实现永恒的对象逐渐让位于全新的技术媒介,此次展览正是探讨了在此背景下对于主题的全新定义。
本次展览分为“奶嘴乐园”“神祗重装”“乡关何处”三个展览主题板块,并以板块间的有趣关联,抛出人类前景中对于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三个平行预想。三个主题板块则由青年策展人王麟、宋振熙、苏磊分别策展。策展作品通过邀请与征集的方式,策展团队最终评选出43位/组艺术家的共150余件/组作品参与展览,作品涵盖架上绘画、摄影、动态影像、交互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声音视觉、网络艺术、综合媒介等各种形态。
进入一层展厅,“奶嘴乐园”粉红色的霓虹灯标识首先进入人们的视野,其映射着娱乐化的人间乐园,该板块的艺术家作品集中呈现出我们被无形之手所支配的欲望以及临时性消费的过度刺激。二层展厅报刊架上随手可取的“神祗重装”则令人联想到人造神话散播的启蒙。该板块的艺术家作品多为沉浸式影像艺术,也有描绘娱乐、景观、古典等图景的传统架上作品,旨在通过对原始文化的回溯与审美标准的探讨,找到解决当下问题的路径。来到展厅三层,用投影机直接投射到墙体的“乡关何处”赫然诠释着未来技术替代传统人工的科技性。这个板块的艺术家们将知觉作为材料,他们基于根性的直接书写将我们拉到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我们如何技术地、文化地在网状的系统中共存,如何以同根性的态度应对处于变化中的科技、经济的和人文的世界。
据介绍,这三条策展线索交织进行,视觉导览及作品形态的区分依次对应着“当下”“过去”和“未来”。在艺术生产的感官制幻体验上,展览更倾向于与观众的互涉共感,同时也试图寻找学术与大众审美间的平衡,构造一种在平行的虚拟中追问自我、重塑身份的路径。
与往年相比,常青藤计划的本届年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加侧重多元混合化、公共体验、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凸显出以艺术创作为媒,拓展艺术与跨领域研究方向自然衔接的可能性。这或许可以为青年艺术家群展找到一条与时代声音共振共鸣的新策略,用艺术的语言向技术引领的社会变迁持续发问。
据悉,以“永生:从古代艺术到人工智能”為主题的常青藤计划2018学术论坛将于10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