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伴师生共成长

2018-12-24乐丽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亲子读书班级

乐丽英

一、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1997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农村小学教书。2004年,城区招考教师,我考进了一所颇负盛名的学校。可我“漫卷诗书喜欲狂”了没两天,就立刻“涕泪满衣裳”了。家长们对校长围追堵截,抗议乡下来的老师教他们的孩子。虽然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期中平均分还是倒数第一。当时我非常失落,也很迷茫。

后来,于永正老师讲的一个案例触动了我。在一次小升初统考中,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杨巧云老师班上的。她怎么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学生呢?原来六年来,她一直坚持引导学生大量地读课外书,坚持天天写日记。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在统考时才大放异彩!

杨老师的故事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让阅读帮助我们师生共同成长。从此《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文理导航》等书籍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日一读(看课外书)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获奖。2006年我还光荣地被评为鹰潭市“骨干教师”。学生也硕果累累。在一次全国小学语文读写大赛中,贵溪市共十名学生获奖,我班就有五人获奖,其中一人还夺得冠军,引起了轰动。小升初统考时,语文成绩已经成为年级第一名。

实践证明,阅读是教师最好的备课,是学生提高素养的最佳途径。从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让阅读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习惯。

二、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了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好的阅读就是悦读,让孩子自由读书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爱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不要强调认字理解,看快看慢也别管。总之,给孩子充分的读书自由,快乐地读书。

2.规范班级文化建设,创建“书香班级”

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之大。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有重要意义。

(1)创建班级“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这样也创造了读书条件,让学生可以畅游书海。

(2)善用教室宣传栏,展示读书成果。被展示的孩子有了成就感,阅读兴趣更加浓厚。

(3)上好阅读课,同读一本书。学生已经读了《弟子规》《三国演义》《草房子》等几十本书。这样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3.倡导“亲子阅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发出了“亲子阅读”的倡议,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去年我班开始读《三国演义》。家长们有的给孩子讲三国,有的和孩子读三国,有的一起品三国。黄宁儿同学还为诸葛亮题诗。《赞诸葛》:三国诸葛最聪明,帮助刘备做皇帝。火烧赤壁气周瑜,死后吓走司马懿。《贵溪报》还对我班的亲子阅读进行过报导。

4.鼓励孩子听书,拓展不同的阅读形式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中城市居民有听书的习惯。现在孩子学习任务繁重,近视的特别多。听书既解放了孩子疲劳的双眼,又能听到海量书籍,方便快捷。因此,我推荐了“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FM”等听书APP,很受家长孩子欢迎。

5.勇于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效果妙不可言。

(1)“读经典,诵经典”手抄报评比活动

一年级时,我开展了“读经典,诵经典”——《三字经》《弟子规》活动,做到人人都能熟练诵读。我还联系生活实际,给孩子们讲述相关的故事,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寒暑假时再开展“读经典,诵经典”手抄报评比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不但让孩子了解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变得格外懂事。家长们一个个都说,孩子在家会端茶倒水,洗衣做饭了,成了贴心“小棉袄”“军大衣”。

孩子们不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美德,而且能活学活用经典文化。“张清凊”(qìng)是张清宁同学给妹妹取的名字。取名的灵感来源于《弟子规》中黄香温席的典故——“冬则温,夏则凊”。她的父母非常为女儿的学识感到骄傲,更为名字中包含的孝心感动!

(2)开展“书香润泽心灵”亲子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古诗朗诵比赛

每次班级举行朗诵比赛,家长和孩子不但积极参与,而且水平很高,得到了专家(普通话测试员)的高度称赞。这些活动展示了亲子阅读的成果,增强了亲子之间交流沟通,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3)在文艺节目中融入朗诵,讓节目更添光彩

在舞蹈、合唱等节目中插入朗诵,让表演形式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加丰富,视听效果更震撼。

(4)善于利用微信朋友圈,搭建阅读交流平台

平时,我经常在朋友圈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诗歌、周记、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等。这样既鼓励了一批优秀学生,又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创作欲望,有了良性循环。一个深夜,一位家长发朋友圈说:“一觉醒来,发现儿子还坐在桌前苦思冥想,原来他诗兴大发,正在作诗呢!”

寒暑假时,学生时间非常充裕,是孩子读书的最佳时期。我开展了“每日一读微信打卡”活动,效果特别好。这样既有效地督促了孩子假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又搭建了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及交流的平台。大人们总会被孩子写的精彩读书笔记吸引。今年寒假我成了彭丁丁同学的粉丝,每天追他的读书笔记,和他一起看《红楼梦》,总是不由得赞叹“让我长知识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学生就像一棵小树苗,书籍则像温暖的阳光,滋润万物的雨水,使其长得更加高大挺秀。作为老师,应当想办法让孩子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使他们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亲子读书班级
班级“四小怪”
我爱读书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班级被扣分后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