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新生
2018-12-24韩璐
韩璐
2012年,胶卷生产商柯达申请破产,在很多人心中,以柯达、富士为代表的传统胶片行业走向没落。可当富士胶片带着自己的影像产品、X射线诊断系统、超声图像诊断装置、生物医药、化妆品等齐齐亮相在2018年首届中国进博会上,大家才意识到,这家昔日的胶片巨头,已经实现了技术跨界。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武冨博信亲自到场介绍富士家族。
创立于1934年的富士胶片,今年已经84岁了,却像一个二次创业者,不断在健康护理、印艺系统、数码影像、文件处理、光学元器件和高性能材料领域尝试着新产品,并且在挥别传统胶片业务后,又创造了一个过万亿日元营收、千亿日元利润的技术巨头。截至2018年3月,整个富士胶片集团营业额达24334亿日元(约合1436.44亿人民币),营业利润达1307亿日元(约合77.15亿人民币)。
2018年,富士胶片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NEVER STOP”(创无止境)的品牌推广活动,预示着转型与创新脚步不会停歇。
21CBR:2000年是胶片行业的巅峰,随后急转直下,对富士胶片而言,能渡过危机、转型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我们认为下力气培育中国籍干部人才非常重要。”
武冨博信:富士胶片的主力——胶卷业务销售在2000年达到顶峰以后就大幅度下滑,我们不得不对胶片业务进行彻底的结构改革,比如整理流通渠道、关闭工厂生产设施、缩小生产规模等。可如果我们只做这些,结局就会和柯达一样。
我们同时把胶片生产领域常年积累下来的高性能技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盘点,研究这些技术能不能跨界应用到新的領域,找到新的应用模式。于是,就看到富士胶片诞生了高性能材料、化妆品等业务,以及从预防、诊断到治疗的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当然,其中也通过兼并收购完成了很多转型所需要的整合工作。
外界经常性地把我们与柯达公司做比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式和日本式公司经营理念与思路的不同,美国企业可能追求短期利润,日本企业则更习惯于耐着性子慢慢摸索。我们当初为了今后到底朝哪些方向转型,把公司所有事业的技术全都研究透了,才有了今天的诸多创新。
21CBR:目前中国市场在业务中占比如何?哪些领域会在中国重点布局?
武冨博信:目前富士胶片的中国销售额占到集团全球销售比例的12.2%,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市场,是我们全球排名第三的单体国家市场。其中,在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销售额中,医疗健康业务约占37%。我们特别关注中国市场的两大领域,一是健康医疗;二是高性能材料。
这与中国当前两大重要的产业政策息息相关——“健康中国2030”与“中国制造2025”,我们在这两个领域里都有非常核心的技术,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在这两大领域加大推进力度。
21CBR:医疗在中国属于政策壁垒较高的领域,业务推进过程中,最大阻力是什么?
武冨博信:在中国开展医疗业务,最大的问题可能在注册上。医疗相关类产品在中国都会面临注册问题,富士胶片经营的产品种类繁多,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取得各类注册资质。因为事关生命健康,政策严管是必须的,我们很理解,平时也会密切地与中国食药监局进行沟通。我们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批流程和标准的透明度和效率,帮助我们更迅速地完成注册。
21CBR:富士胶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不少产品,都选择了与国内企业合作研发或者销售,这是富士胶片医疗板块在中国落地的主要商业模式?
武冨博信:富士胶片集团拥有很好的技术和产品,可我们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政策等的理解和把握不如国内优秀企业这么充分。富士胶片有技术“种子”(seeds),但首先需要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needs),才能把好的技术“种子”运用到合适的需求上。因此,我们很清楚如何寻找合作伙伴,以及在合作关系中双方的定位。如果不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要大力开拓中国市场是很困难的。
目前我们已经宣布与华润凤凰合作,10月还与海正制药、中日友好医院以及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我们有精湛的技术,可技术不是唯一,还需要协同其他功能。我们要在医疗健康产业中大力向前推进和发展,就要在中国找到优秀的合作伙伴。我们过去有过合作失败的经验,现在更懂得起初就明确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把市场做好,建立双赢的关系。
21CBR:2017年赴中国就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
武冨博信:我感触特别深的是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模式。企业在中国很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并且传递给海外总部,动员总部一同针对中国打造产品、方案,这种模式很理想。例如一些日资企业,他们不是简单地把日本的东西拷贝到中国市场,而是建立了一个中国独有的业务开展模式,使得中国管理者能充分发挥出领导力,独自开拓市场。或者像欧美一些化学品厂商很早开始建立在中国的研发机构,深耕中国,直接研发和解决问题。这些经营模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值得学习。
21CBR:这会成为富士胶片未来的方向吗?
武冨博信:我们确实在往该方向走,当然不是所有事业部都完全做到这点,已经有一部分事业部在中国能很好地把握住市场需求、中国特有的招投标条件等,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产品的开发。或者能成为与总部的桥梁,实现良好的沟通,导入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产品。
同时我们认为下力气培育中国籍干部人才非常重要,他/她能够首先准确地把握住中国市场需求,然后传达给总部的开发部门,并完成从开发、市场到销售的整个产品生产循环。目前部分事业部正在强化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