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研究

2018-12-24张微娜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教育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辅导员、学院、学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

作者简介:张微娜,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093

大学生属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年龄处于18-25岁,一方面他们年轻而具有活力、创造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又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力都相对较弱。步入校园后面对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部分学生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大学期间,学生都面临来自于学习、交友、就业、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据统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英格兰和威尔士发生95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心理疾病成为自杀首要原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由诸多原因所导致的。第一,新生的适应性障碍。部分大学一年级新生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适应性障碍。初来大学,一方面学生会对全新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产生极度的不适应。另一方面,现实的大学生活会同学生理想中建构的大学生活相差甚大,从而他们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适应性障碍是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之一。第二,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在大学里,老师的授课容量大、授课速度快、授课方式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为主,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大量的自主性的预习与巩固。若学生未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那其将面临巨大的学习与应试压力,精神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外,随着近些年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导致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有部分学生毕业就失业。学业与就业压力是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第三,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原生家庭将对人的性格特质与心理状况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若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中,或者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与认可,抑或是童年时期经历过创伤性事件都会对一个人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若不及时的发现与疏解,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第四,人际交往的困难。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当他们在大学中开始以宿舍为单位的群居生活后,会发生各种矛盾。当矛盾集聚较多而无法调和时,会给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由此可见,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已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行详细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形势下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然途径。高校可开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掌握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等,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此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月活动。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阳光自信乐观的心态,缓解学生学业及生活压力。通过心理健康宣传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小窍门、自我心理调节术以及心理咨询的原则等。通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使得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预防、治疗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对于心理健康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与老师和同学广泛接触,通过团体讨论、集体游戏、经验分享等,可消除过去的疑惑和戒心,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增强自信心。 同时,在充满安全、支持、信任的团体氛围中,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引导学生建立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一支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方面,聘用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老师,提供一系列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教育服务。设立校心理咨询中心,安排心理咨询老师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预约,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及早发现及疏解问题。另一方面,将有心理学教育背景和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辅导员发展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承担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每年秋季开学季,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评估显示的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使该项工作常态化。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一系列专业化的干预。除此之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要定期深度走访宿舍,通过与学生的深度访谈及时发现苗头,了解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业、情感、生活、就业中的困惑。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业务、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对加强和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三、联合家长力量发挥合力作用

父母是学生最亲密的人,同时也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因此联合父母一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首先,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环境压抑、家长教育方式错误等,若要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必须从源头上使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给学生多一点关爱。 其次,对于测评出有心理隐患但仍可继续上课的学生,辅导员需要将该情况告知父母,同父母建立紧密联系机制,将该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变化及时告知其家长,并要求父母配合学校一起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最后,若检测出有重度心理问题无法正常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辅导员应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建议家长将该生带往医院进行专业的医学治疗,并帮助学生办理好请假手续。同时,校方应与家长签订知情告知书,告知家长严重心理疾病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希望家长在学生治疗期间可全程陪护,家长要叮嘱学生遵循医生嘱托定时定量用藥,在患病期间防止学生出现自伤行为等。待学生治愈后,可重新返校学习,但需要家人陪同度过返校后的适应期与过渡期。联合家长力量,校方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发挥合力作用。

四、 形成心理危机干预上下联动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上下联动机制涉及到寝室、班级、学院、学校各个层面。在寝室层面,每个宿舍选取一名宿舍长,密切关注寝室成员的心理动态与情绪状况,若发现室友有任何异常行为必须及时向辅导员反映。在班级层面,每班选取一名认真负责、踏实细心的心理委员。心理委员要认真学习并积极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在班级内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与团体辅导活动。通过宿舍走访方式掌握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若发现有心理异常学生,主动给予相应的帮助,并第一时间向老师反映。 此外,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前往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在学院层面,一方面,辅导员要每周召集宿舍长及心理委员召开例会,了解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制定有效解决方案。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数据库,对该部分学生持续重点关注。另外,辅导员还需定期对寝室长与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与同学的谈心谈话技巧、洞察力,以及对于突发危机事件的解决能力等。另一方面,学院需要选取一名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老师兼任心理信息联络员,在学工处的每周例会上,将本学院心理重点关注学生情况上报,以便学校可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在学校层面,首先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学校给予一定的人员与财力支持,设立专业化心理咨询中心,使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可以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其次,学工处设立专门学生心理健康办公室,聘用有经验的专业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每年秋季组织新生进行心理测评,并分析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库,将需重点关注学生名单发至相应辅导员,针对这部分学生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此外,校医院与保卫处也应积极配合学工处及学院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注释:

安红丽.英国大学生心理疾病人数攀升 为自杀首要原因.http://health.cnr.cn/jkgdxw/20180701/t20180701_524287427.shtml.2018-07-01.

舒悦.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现状和对策.新课程研究.2012(261).177-183.

张旭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106-108.

谢云.家校联合共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教资料.2009(26).227-229.

梅花.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赤峰學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0-2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