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
2018-12-24费秋惠
费秋惠
[摘要]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100例梅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RP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1年后随访RPR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RPR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均较好。 结论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对梅毒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梅毒治疗手段。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梅毒;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5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7-006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benzathine penicillin combined with ceftriax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yphili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syphilis admitted in our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nzathine penicillin and ceftriaxon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 and ceftriaxone. The efficacy, RPR at 1 year after follow-up,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PR negative rate at one year after follow-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t one year after follow-up, the RPR nega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 And the safety was good. Conclusion Benzathine penicillin combined with ceftriaxone ha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yphilis an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yphilis.
[Key words] Benzathine penicillin;Ceftriaxone;Syphilis; Safety
梅毒為强传染性疾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该病近年来在我国呈现蔓延的势态,并迅速成为报道病例数最多的性病[1]。梅毒感染者皮损及分泌物,血液中含有的梅毒病原体-梅毒螺旋体作为传染源通过性接触传染给其他人[2,3],另外,该病菌还可通过胎盘屏障由患梅毒孕妇传染给胎儿,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4,5]。目前,临床梅毒治疗仍以抗生素为主要手段,有研究[6]表明,不同类型抗生素对梅毒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探索治疗梅毒的最佳抗生素配伍,以迅速治疗梅毒症状,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与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三嗪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梅毒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差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100例梅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5~59岁,平均(38.4±4.3)岁,Ⅰ期潜伏梅毒13例、Ⅱ期梅毒37例;对照组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3~62岁,平均(37.3±5.1)岁,Ⅰ期潜伏梅毒16例、Ⅱ期梅毒34例。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273-2007》;②RPR、TPPA、CIA检测呈阳性;③有生殖器皮损等临床症状与不良性接触史;④患者了解治疗流程及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过敏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④参与其他研究者。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性别、年龄、诊断分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需进行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皮试。皮试合格后采用苄星青霉素(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291,规格:60万U)与头孢三嗪(北京恒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982,规格:按C18H18N8O7S3计10 g)联合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别于患者两侧臀部肌内注射,1次/7 d,视实际病情治疗3~5周;头孢三嗪500 mg/次,1次/d,肌注视实际病情治疗3~5周。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口服阿奇霉素250 mg/d,1次/d,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视病情治疗1~2疗程;头孢三嗪500 mg/次,1次/d,肌注,视实际病情治疗3~5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皮损处留下浅表瘢痕,3个月内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且连续3次随访RPR结果均转阴。②有效:临床症状或体征基本消失,3个月内RPR滴度下降2倍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轻微消失或恶化,RPR滴度1年内未下降甚至上升。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2)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RPR阳性、阴性情况。RPR滴度≥1:2则判定为RPR阳性,RPR滴度<1:2则判定为RPR阴性。(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设置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1年后随访结果比较
两组1年后随访,观察组RPR阴性44例,阳性6例,对照组RPR阴性36例,阳性14例,观察组RPR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皮疹2例,恶心呕吐3例,白细胞减少1例,无过敏反应;对照组出现皮疹3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3例,且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2.0%(6/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7/50),但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通常具有不良性接触史,通过被接触者皮损、血液、分泌物获得梅毒螺旋体,继而引发梅毒。此外,还有少部分先天性梅毒。梅毒患者诊治应遵循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按照疗程进行治疗,绝大多数病例可以临床治愈[7]。而梅毒发展到晚期病菌可侵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导致神经性梅毒[8]、心脉管炎等严重病症的发生,对患者造成极大健康伤害。目前,临床常用青霉素、多西环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三嗪等抗生素治疗梅毒,效果显著[9,10]。
本研究采用苄星青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梅毒患者,疗程3~5周,苄星青霉素为长效青霉素之一,肌肉注射后缓慢释放,故注射须两侧臀部注射,避免单侧用药过多引起肌肉硬结等不适症状,该药品使用简单,费用较低。苄星青霉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进而破坏螺旋体细胞壁完整性,从而失去细胞壁屏障的保护作用而杀灭病菌。苄星青霉素吸收与排泄均比较慢,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可达7 d,临床治疗作用突出。头孢三嗪属于β-内酰胺型抗生素药物,通过抑制梅毒螺旋体细胞壁合成产生抑制作用,该药对梅毒螺旋体中的β-内酰胺酶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药物活性与生物利用度均较高,在患者体内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可达7 h以上,是治疗梅毒最具潜力的药物之一。本研究中两组通过不同抗生素配伍治疗,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达到62.0%,显著高于对照组42.0%(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接近(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RPR转阴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张炼等[11]研究中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患者治愈率为70.73%,总有效率97.56%,末次随访RRR转阴率94.78%,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王松挺等[12]研究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结果显示,三组疗效并无统计学差异,但苄星青霉素组RPR转阴率显著高于两组(P<0.05)。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青霉素过敏患者并不适合本治疗手段,临床通常采用大环内酯、四环素类与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替代治疗。但因苄星青霉素显著疗效与经济性,仍作为临床治疗梅毒的重要抗生素选择[13-15]。综上,本研究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少,RPR转阴率高,可作为临床治疗梅毒的有效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千秋. 中外梅毒诊疗指南介绍[J]. 皮肤病与性病,2016, 38(3):165-169.
[2] 陈晨春,唐咸艳.近年来我国梅毒网络报告病例准确性核查状况[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4):412-414.
[3] Adegoke AO,Akanni OE. Survival of Treponema pallidum in banked blood for prevention of Syphilis transmission[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1,3(7):329.
[4] 王建,龚向东,吴敏智,等. 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5):364-367.
[5] 楊慧霞. 妊娠期感染性疾病诊治策略[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6):499-501.
[6] 林绍光,刘娟,张琳玲,等.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8):4246-4247.
[7] 杨燕芬,黄瑛.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8(3):94-95.
[8] 王娜,张馨月,张吴琼,等. 神经梅毒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7):397-403.
[9] 冯维勇.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10):1280-1282.
[10] 林维嘉,林燕琼. 三种常用驱梅药物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3):109-111.
[11] 张炼,何金,江阳,等.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J]. 中国性科学,2017,26(4):99-102.
[12] 王松挺,阮黎明,刘国英,等.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与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8):473-475.
[13] 付曼妮,解翠林,石年,等. 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硬下疳的效果及血清IL-27和IL-33水平影响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6,25(7):69-72.
[14] 贾亚利,刘珏,蔡莺莲,等. 梅毒治疗的系统回顾及进展[J]. 中国性科学,2016,25(6):93-96.
[15] 樊尚荣,梁丽芬.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续)——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7):3260-3264.
(收稿日期: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