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的实施

2018-12-24陈燕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研活动集团化小学教育

摘要:现代教育发展中,集团化的办学理念逐渐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发展理念。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关系着学生以后教育历程的发展,所以学校要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集团化背景下多各种教研活动的实施,提出了更加详细的指导,当然所有的发展机遇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在小学教育中,将集团化的理念实施到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探讨性。本文就小学教育中集团化发展背景的教研活动实施方法做相应的探讨,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团化;教研活动;小学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怎样将自身的教学优点全部展现出来是一个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在集团化教育发展背景下,将一个教学团队进行整合,对教学课题进行研究性规划,发展各种有探究性的教研活动对于集团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有很大的探讨价值。

一、基于互联网模式,实现集体化的备课模式

集体化的教学理念中,呈现很多的教学现象。首先,老师人数多,教学人力资源雄厚,这样使得学校各种教研活动多样化,而且现代发达的网络技术,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教育资源更加多样,比如微课程、习题辅导资料、公开视频课等;其次,老师团队中精英人才众多,这样使得教育质量得到更大保证,教育提升空间较大;再者,学生人数多,地域差异大,这样使得教育实现统一,有利于学生融为一个团结的集体[1]。

集体化的备课方法主要有:

第一,集中型备课,这样的备课模式,更加适用于新课程起始阶段的小学低年级课程备课,因为新课程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在实施过程中参考经验有限,教学过程中问题比较集中,所以,学校在学期教育发展中,可以规定三个时期进行集体备课活动,首先是学期起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备课,主要是让所有教研组的老师透彻分析教材内容,所有老师分配承担教材中一个教学内容的分析任务,对于教学资料的分析和安排,可以通过网络教学信息搜索,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安排和信息补充;其次,学期中段的学习情况总结分析。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将学生学期中段的学习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实现全面的分析探讨,将学生的学习问题汇总,提出改善措施,并且用网络信息传递的方式,确保将教学信息准确传递给每位代课教师;再者,一个学期结束后,组织教学总结和讲学方案的修改,为后续教育过程提供更好的发展策略。

第二,具有分散性的备课方式。这样的备课方式主要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过程,因为高年级的教学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共享经验和成熟的课件案例。在时间上一般选择时间跨度长的寒暑假,各个教研组将学科课件制作,教学任务的规划落实到每位老师的身上,利用假期研究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资料。例如:就某市的数学教研组,将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程教学备课内容,平均分配给教研组管理的各学校语文老师身上,每个人承担一定课时的课件制作,对于课件的制作,老师借助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制作内容丰富的PPT课件,录制教学小视频等方式,充实教学内容。

二、实行集团化教学磨课

磨课是指老师将日常教学总结出的经验在教学团体以公开探討观摩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推敲的过程。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是所有老师经过反复的总结和探索得出的教学经验,所以组织磨课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老师的共同发展,优点的借鉴以及缺点的指正探讨。磨课的教学方式,对于个体教师而言,是一种激励和促进,对于教学团体来说,是一次思想与策略的交流融合,提升团队发展素养[2]。

集团化的教育发展,使得骨干教师突出,但是优秀的教师通常分布于各个学校,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理念存在差异,所以要互相借鉴和探讨,多教学过程不断揣摩。单一的教研组老师交流,经验和模式都有限,但是优秀教师团队的培养需要的时间较长,为了能在短期内就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所以采用了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利用不同的教学团队,进行磨课,使得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获得更大的探讨性,可以通过录制教学视频,进行广泛的网络评比,通过网络评比的方式,让大家给出相对的评判意见,从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评比标准。例如:针对小学英语中的语法教学,通过不同学区之间组成的教研小组,进行磨课交流,通过各个教研组讲解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思想宗旨,进行实际的公开课堂,录制相关教学视频,让不同区域的所有老师能了解到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的教研组之间的团队交流。

三、专题性探讨以及代表性课堂教学分享

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经验丰富,懂得把握教学节奏和带动学生学习心理,所以教学出色,这样的教师在某些方面发展经验丰富,课堂教学经典,可以将这些老师的课程录制成优秀教学视频,可以作为老师的教学参考资料,而且通过学生对视频课程的试听,倾听学生的意见,老师从自身教学方式采取改变措施,完善教学过程。例如:某小学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几乎全班的同学举手,甚至很多同学抢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小学生都能快乐的学习并思考,全班成绩良好,老师也得到同学的喜爱,这样一位老师,懂得抓住学生的心,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教学方法具有代表性,教学经验丰富,这样的教学课堂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可以组织教研组内所有老师进行经验分享,录制微课程视频,利用网络化的手段,实现课程信息传递,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通过观摩和学习,做出相应的改变,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集团化背景下的各种教研活动方式的实施,有很大的探讨价值,在集团教育的发展下,利用互联网教育公开评比,还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产生竞争性,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集团化的教学背景,能实现各区域老师之间的考题命题探讨,使教育呈现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芳芳.集团化办园模式下园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J].动漫界:幼教365,2016(24):36-37.

[2]许小娟.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的实施[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3(Z1):14-16.

作者简介:

陈燕(出生年月:1978.05.2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西北流,职称:小教高级,学历:本科,单位: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教研活动集团化小学教育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