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边疆地区中学生3V3篮球损伤预防策略

2018-12-24王丽坤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韧带身体素质

王丽坤

摘要:三对三篮球由于其高密集、强对抗、竞争氛围浓烈等基本对抗性特点,决定了篮球运动损伤率发生相对较高,文章根据三对三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了边疆地区中学生三对三篮球运动中几种常见损伤发生的原因、部位、机理及处理方法,旨在探讨引起损伤的原因以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与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为保障边疆地区中学生科学参与篮球运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边疆地区中学生;3V3篮球损伤;预防策略

1.前言

三对三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普及和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文章旨在引导中学生认识篮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规律,对篮球运动损伤中常见部位予以了解、重视,并掌握各种预防措施,以期能够科学锻炼,减少篮球运动各类损伤的发生,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

2.三对三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

2.1关节韧带的扭伤

扭伤是三对三篮球运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运动损伤,即关节的韧带损伤。这主要是由于三对三篮球运动在半场范围内具有运行快速、跑跳动作频繁,高空拼抢激烈,且攻守换防转换快,急停、跳投等动作较多,使运动者由于用力过猛、幅度过大、防御性及灵敏性迟钝(动作僵硬)或对方球员的冲撞等原因致关节韧带受过分牵拉导致的关节活动超出其生理范围而引起的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2.2关节损伤

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为膝关节损伤。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损伤极易造成半月板撕裂等严重损伤。产生原因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此时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半月板向后方伸移,此时突然的过力扭转、膝盖向内或外翻转导致半月板内外侧撕裂。

2.3拉伤

拉伤是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由于天气寒冷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合理、肌群协调性较差等自身原因所致的主要运动性损伤,一般是肌肉和肌腱的损伤。常见的有股二头肌拉伤、跟腱断裂。

2.4手掌、指关节挫伤

挫伤是三人制篮球比赛中由外部暴力致伤的主要运动性损伤之一。主要是掌指及指间关节的损伤,发生率仅次于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其造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比赛中双方队员的频繁身体接触、冲撞或接球时的动作不正确或断球时手指过于紧张伸直、球气过硬,还有来自对方队员的伤害性行为(如用膝、肘部顶撞)等原因。

2.5骨折和脱位

骨折和脱位类损伤常发生在三对三篮球比赛和训练过程中,主要多发于运动员在移动中突然蹬地跳起做抢篮板球或投篮等腾空动作后,因落地发生意外(踩在他人脚上或被踩所致的第五趾骨结节骨折)或落地自我保护动作不合理(失去平衡落地时前臂后撑所致的肘关节脱位)等情况下发生骨折、韧带断裂、肌肉拉伤。

3.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

3.1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動和整理活动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准备活动的不足或忽视是造成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因为学生在身体的各项机能未能达到良好的状态下,就急于进行剧烈运动,致使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等部位发生损伤。另外,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运动后放松的习惯,在进行完激烈的篮球运动或比赛后不进行整理放松练习,导致疲劳、僵硬的肌肉未充分放松而损伤。

3.2锻炼者身体、心理状态不良生理方面的影响

篮球运动对参加者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都比较高,然而某些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十分出色,却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想去尝试漂亮但难度较高的篮球技术,加之缺乏系统的训练,就往往使较高难度的篮球技术难以正常完成,大大增加了损伤的机会。

3.3课外活动是三类群体损伤发生的最常见的活动类型

根据分析调查表明,不论是哪类群体的学生,受伤最常见的活动类型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时,常常是几个人凑合起来就开始比赛,而且队与队之间竞争意识强烈,为了赢得比赛使得对抗性加强再加上超负荷运动,使损伤极易发生。

3.5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

最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和学生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技术错误、身体素质差、体能跟不上,和运动者各自的身体素质及参与的活动特点关系密切。

4.三对三篮球损伤预防策略

4.1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

明确“友谊第一”的方针,树立“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的思想。在比赛中应做到遵守规则、尊重对方、尊重裁判,杜绝有意伤人现象,杜绝粗野动作,维护球场秩序。

4.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技能的专门训练

应将自我保护意识和动作(技巧)的训练,作为篮球技术训练课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来抓。运动员要有对对方队员可能使用的伤害性动作的预见和对其他情况的估计能力,在思想上始终应有一根自我保护的“弦”。

4.3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注意对跨关节小肌群和韧带的专门训练

加强对队员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强化大肌群的力量、耐力、柔韧等训练,尤其是要特别注意对跨关节小肌群的训练,加强膝关节、踝关节、腰背部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有效预防篮球运动损伤。

4.4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准备活动中除采用动力性辅助练习外,还应特别提倡使用静力性牵张练习,应注意缓慢牵拉,逐步到位。动力性准备活动练习中的瞬时(短暂)生理负荷强度应适当提高,最好接近比赛时的负荷强度,以使机体内脏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快速动员起来。

4.5 加强医务监督,防止过度训练

对于边疆地区的学校来说,医务监督的缺失也就潜在的影响受伤学生对伤病的及时治疗和恢复。因此,应在日常的教学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自我医务监督意识,督促和检查运动员坚持进行常规的自我检查,使他们养成自测晨脉和体温、书写训练日记的良好习惯,从而使运动员的自我医务监督习惯化和制度化。

4.6经常使用保护支持带

对于曾经受过伤的关节部位应在确信已完全康复,且肌肉、韧带的抗牵拉、扭转的力量已足够强大之前,在训练和比赛时经常使用保护支持带(如使用胶布带、弹性绷带)等,以防止重复受伤,拖延病程,影响训练和比赛。

参考文献:

[1]三对三篮球实战教程.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

[2]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2.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韧带身体素质
幼儿篮球运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