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实践对于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
2018-12-24吕天笑
吕天笑
摘要: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会实践;青少年学生;社会意义;事实分析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科技技术逐渐步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占据主要地位。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在教育方面愈发占主流,并逐渐取代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外界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切身感受。学生多使用电子技术来了解学校外的社会变化,而忽略了在其未来的社会生存中,实践的经验和阅历是必不可少的。
二、社会实践的概念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强自身独立性也有十分大的意义。
三、社会实践的内容与范围
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也有些学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积攒一份私房钱。
留校勤工俭学、家教、零工等更侧重经济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难学生的首要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选择做义工、支教、支农,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更多学生则出是倾向于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包括有偿和无偿),在中小学也有在实践基地或军训基地的活动,亦称"社会实践",主要是对于陶艺、手工、电脑、户外拓展等进行训练。
由学校组织的向外扩展学生的社会知识层面,以参观展览馆、拜访当地名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任务性质的集体出游为主,以及其他个人或集体的兴趣项目,对于扩大青少年的视野和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意义
1、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
实践活动一方面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交往活动,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即个体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而目的、计划的确立离不开思维。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学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而少了依赖性,学习活动的空间更大,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实践对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产生很大影响。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并且随着活动形态(游戏、学习、劳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学科课程主要是促进左脑的发展,而实践课主要是促进右脑的发展。左右脑协同活动,相互促进、合作互补,使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扩大学生的社会知识面。
2、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身体健康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现今电子高科技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愈发趋向于电子化、虚拟化,而学生的生活在这社会大趋势下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网络文化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流行,学生在高科技潮流的洗涤下渐渐忽视了对于自身身体的锻炼。社会实践活动在此体现了极大的重要性。学校、社会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激发兴趣,探究自然。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能力。
五、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的可用之才;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践行“实践出真知”的准则,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在生活中锻炼自主能力,减少“学习无用论”在社会上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规避了闭门造车的风险,增加社会经验。
六、社会实践对于社会未来发展
学校、社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现已在各大城市形成热潮,而在将来会随国家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普及而进入全国各地各所学校,社会实践将会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普及将会优化社会风气,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减少现学生“死读书”现象,让学生在良好社会环境中学习,扩大学生的社會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为将来社会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的融合创造更多条件,有利于社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彩云.浅谈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期.[N] .20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