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

2018-12-24许淑芳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许淑芳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新增运算能力为数学课程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能力。因此,加强培养的小学生运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先明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学习等特点,提出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是这样定义的: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1]运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数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能力,对促进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先明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学习等特点,最后提出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运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比如,通过例题讲解就让学生做题练习,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仅是为了计算而计算,未能领略其中的奥妙。

第二,重练习题量,轻练习质量。教师多采用以题促学、以题促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然而,过多的计算习题量容易导致学生的疲倦感,缺乏对计算题的理解。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针对性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学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二、小学生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和身理尚未成熟。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学习等特点,小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数学运算缺乏信心、耐心

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多采用以题促学、以题促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然而,过多的计算习题量容易导致学生的信心不足,缺乏对计算题的理解,这表现为:为了计算而计算,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其次,过多的计算习题量会让学生缺乏耐心。对题目往往是一扫而过,不够细心,这导致在学生在抄写数字或者运算符号时出现错误,从而降低运算的准确率。长此以往,学生会厌倦数学运算,会反感数学这一门学科。这限制了学生运算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基础运算缺乏正确的认识。[2]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数学法则与数学公式,然后再结合具体的题目套入计算。若学生对这些数学公式、法则掌握不牢固,将直接影响学生运算能力。因此,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效果。

(三)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

小学生普遍具有喜欢游戏、贪玩心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且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部分小学生在数学运算中接触计算器,使他们对计算器产生依赖,限制了自身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相关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基于小学生课堂上专注力不集中等问题,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握好给出计算得时机,才能使小学生是“在状态、在思维”的情况。思维的活动水平和课堂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营造宽松自在的课堂氛围,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促成学生处于正准备接受新知的状态。

(二)提升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首先,可以采用故事主题提问模式。小学生对动画片、听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将动画故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对小学生进行提问,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为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可采用抢答模式。

(三)加强教学中数学运算的训练

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数学计算锻炼。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卡片计算、听算、小黑板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在笔算训练环节,注重学生对基本定律、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数学运算中。第三,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呈现形式要多样化。形式包括整体提问式、填空式、表格式、動态式(动画演示、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等。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针对性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学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

小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粗心、马虎出错,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书写规范,字迹工整,避免在运算中由于数字模糊出错。其次,要鼓励学生养成审题、检验的习惯。在完成一题后,不仅要再次审题,而且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进而提升数学运算正确率。

(五)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数学文化

数学不是只有数字、符号和运算。运算只是数学微不足道的方面,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都蕴藏着无比深刻的内涵,渗透到科学的每个角落。因此,扎根于文化土壤的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目前十分需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利于小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作用等,让学生在体验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其存在意义和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剑飞.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7(29):74.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