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生死
2018-12-24流沙
流沙
在英国北爱尔兰,有位65岁的退休医生布雷登,早早地就买下了一块双人墓地,他原先的想法是与妻子百年之后长眠于此。不料想,他与妻子离异了。于是,他在媒体上登了一则征求同葬者的广告,广告云:免费提供在天堂的住宿,空间宽敞,征有幽默感且保证不吸烟、不食蒜者同眠。
谁都认为这是一个笑话。岂料启事刊出后,有23位女性前来应征。其中5人还和他交往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医生选中了一位性情相投的女子并与她结了婚。
英国人的幽默感好像是天生的。对于死法,也可以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如果能从容面对死亡,他就接近了神。这可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出世”。
一个人活着,很难谈到死,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禁区。生是喜事,死就是它的反面,死意味着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消失。
人类的“死”很难,也很张扬。但奇怪的是,动物界除了人类,都死得悄无声息。美国一位生物学家齐易斯·托马斯就关注到这个问题,他发现院子里的松鼠很多,天天在树上窜来窜去,但是每年却看不到一只死松鼠。通过观察,松鼠并不是长生不老,而是其死法和人类不同,它们都是独自静静地死去,不会被同類发现,更不会被人类轻易找到。
不仅仅是松鼠,还有野兔、蛇等等,我们很难发现它们的尸体,它们的死法真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有时真奇怪,对于这种现象,为什么少有人去发现并解释它。
人死时往往大悲大恸,如果是个名人,更是搞得尽人皆知。有人说那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但我却认为,除了感情之外,大悲恸的根源可能在于对死的恐惧,如果死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意味着消失,那么谁会为死悲哀呢?
动物往往会按照大自然的禀性来生活,包括如何选择死亡,但人类不同,因为人类自诩是大自然的主宰,包括怎样死亡。但在死亡面前,又是那么力不从心。古书上许多寻求长生不老的幻想,无论哪一个都是一场闹剧。于是,人类可以涉猎关于生活的种种话题,却没人能很轻松地涉足死亡的空间。因为,死亡太可怕了,太令人困惑了,一个人死了,那是大事,不仅是自己的事,还是大家的事。
死是一种自然轮回,动物能做到坦然面对,人类却难以洒脱。这样的格局,将持续到久远。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不要轻信自己很伟大,至少对待死亡是这样。
(摘自《联谊报》 图/子依)